问,在“课文”之外

时间:2022-09-19 10:51:54

前不久,一位中学同学来看我。他做比较文学研究,我教语文,因此共同话题也多。谈了许久之后,好友说:“我来听听你怎么上语文课吧。”惊讶之余,我同意了。

他听了我给五年级学生上的一堂语文课,讲的是《诺贝尔》。课后,他说:“小学语文教学我不太懂,但是看得出,你对课文理解很深刻,学生学习也很投入。只是……”他欲言又止,我催他有话直说,他说:“只是觉得总是在课文里转来转去,没有什么话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打不开。”

听了他的话,我笑了笑说:“小学语文就是这样,从一篇篇课文里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背后的东西,学习表达,为将来打好基础。”朋友听了我的话,未置可否,临走对我说:“要是在国外,《诺贝尔》这样的课文肯定不这样教。”他推荐我读一本书——《美国语文》。

说实话,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也一直心存疑惑。做了这么多年语文老师,虽然认识到语文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是具体到一篇篇被列为课文的文章,到底要教些什么,孩子要得到什么,还是说不清楚的。我在想,我们的语文课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要问?把这些问题一个个解决了,是不是这篇课文就教好了?要是语文课不问那么多问题又该怎么进行?那一个个的问题,有多少思维的含量、文化的传承?有多少智慧的启迪、意义的探究?我甚至还想,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翻来覆去,感受品味,让学生浸润到文本的情感世界中,这就是语文吗?

做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老师,听过那么多的语文课,我总是觉得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却总是说不清。

我听从了朋友的话,找到了这本《美国语文》。仔细读来,忽然有些明白:我们语文课原来仅仅是在教语文,把一篇篇文章放在教材这个外延中教语文,而实质上,语文的外延是社会、国家、自然、思想、自我,然而我们的问题却很少指向这些。我们的语文之问,外延太窄,太缺少“语文”之外的思考。

我们的老师,总认为教好课文,将目标定位在一篇篇课文里,是最大的任务。

我们的问题,总在一篇课文上绕圈圈,总在语言文字上折腾,却总跳不出语文的圈子。因此,总显得狭窄。

我们的练习,总是在字词句段篇上绕来绕去,一篇短小的文章,能设计出十多个练习,学生做得迷惘,老师改得昏昏。

我们的学生,被这一个个问题,一项项练习,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了对文本之外的联想,没有了学习的热情,没有了思维的创造,更没有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究。

我们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鞋匠的儿子》,美国课本里也有这一课。我们教这节课,大多数老师会这样问:一个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为什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然后引领孩子解读课文,品味林肯的宽容、智慧等高尚的人格,领悟文章的写法。《美国语文》则这样问:假如林肯出身富贵之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你觉得他的人生道路会改写吗?请想象并描述“富”林肯的一生。

我们教《诺贝尔》也许会这样问:诺贝尔是怎么发明炸药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美国语文》这样问: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动力之源是什么?炸药推进了社会进步,但是在战争中也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你认为炸药的发明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们教《埃及的金字塔》也许会这样问:从哪儿看出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或者问课文是怎么写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的呢?《美国语文》里问:金字塔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规模庞大的墓葬,请举例说明它们的庞大和壮观。发挥你的想象,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时的场景会是怎样的呢?

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不仅仅是因为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语文”观念的差异、“语文”定位的差异。这种差异要追溯起来,恐怕要从我们的老祖宗说起。“文”在我们的历史上扮演了太重要的角色,先秦百家争鸣,“诸子”莫不能“文”。魏晋时期虽“上品无寒士”,但寒士却以“文”特立独行,流芳百世。再后来,但凡想“入仕”,没有靠山,就要能“文”,隋以来便有科举考试,明代更是八股“文”盛行。究其原因,因为统治阶级看重的是“文”能载道,符合他们的意愿。但是没想到的是“文以载道”却也成了语文最根深蒂固的观念。

不是说“文以载道”这种观念错了,但是如果过于看重“文以载道”就有些偏颇了,它只会导致我们过分地去分析“文”如何“载道”,把“文”看成“独立的、封闭的特种行业”(叶开语)。

“文”走到今天,它的外延只会越来越丰富,它所含的信息量已经无法和以前相比,它所承载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道”的范畴。“文”的外延如此丰富,我们在读“文”的同时,势必会接触更多其所包含的信息。而区区几十篇课文所涵盖的信息根本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如果教语文,仅仅局限在课文的小天地中品味、赏析,学语言、学表达,而置广阔的语文外延于不顾,孩子所得的信息必然有限,视野必然狭窄,思维必然僵化,这样的“语文”必然是没有生机和出路的。

那么,我们的语文之“问”除了指向范文的“文”之外,是不是应该更多地打通课内与课外?将我们的问更多地指向课外,指向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在社会、历史、自然和自我的广阔背景中学习语文?

如是,我们的语文将另有一番天地。

推荐理由: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逐渐认识到语文并不是一块自娱自乐的自耕地。但我们相信,很多人对于这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不知道语文的大世界有多大。这篇博文从“问”这个小小的角度。做了一些有价值的探讨。语文教师们读之当深思。

上一篇: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下一篇:有效利用孩子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