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时间:2022-09-19 10:24:56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作文教学一直是令广大语文教师头疼的难题,在农村小学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学生能写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新感受,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真缔。但小学生不会观察,作文时无话可说,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对我校部分学生的作文现状作了一番调查,以便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寻找作文教学的新路,同时,也为有关课题研究工作明确方向。

一、龙山中心小学学生写作现状

从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发现作文教学问题有许多:

(一)作文离开了本来的目的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作文的目的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但写作动机调查显示,认为写文章是完成功课的需要,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的占30%,认为写文章是为了将来工作有作用的占30%,想把有趣的事写下来,想把心里话告诉大家的占40%。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分数的高低比自身的发展和交流的需要占有更高地位。这样为作文而作文的练习离开了习作的根本目的,使学生只是围绕着”写什么”“怎样写”,失去了独立人格上的作文权利,难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作文用大话、空话、假话来搪塞老师就不可避免。

(二)缺乏应有的创作自由

调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希望老师“放手让自己用喜爱的方式写自己想写的内容”。然而,在现实中,教师过于注重怎么描写,如何注意详略得当,怎样紧扣中心等表达技巧的训练。甚至部分教师给小学生命题后,唯恐学生写不好,就提供所谓“优美句段”或“作文提纲”。同时一般的作文课有规定的时间、字数、结构、文章体裁等,使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地位,导致学生难以跳出教师给予的作文框框,不敢标新立异。不是从自身生活体验出发萌发表达愿望,而是带着教师给的题目要求找合适的材料。作文不是“情动而辞发”,而是“主题先行”,诸多限制,抑制了学生的创作自由,导致学生失去了作文的内部动力。

(三)阅读量少,知识面窄

学生的“积累”包括语言、作文经验的积累,更包括学生生活情感体验的积累,而这些都是学生所缺乏的。第一阅读量少,调查显示“学生能自觉阅读课外读物”的仅占24%,这说明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条件,更缺少课外阅读的习惯。另外,语文阅读也存在重思想内容分析与概括,轻诵读的状况,一学期下来就读二三十篇文章,学生阅读明显偏少。第二不重感悟、不重消化。调查显示学生“阅读时能自觉写读后感”的仅占12%。而根据教师布置要求在课外读物上摘抄优美句段的却占24%。

二、原因分析

(一)缺乏浓厚的兴趣

万事开头,兴趣为先,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有了兴趣,一个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对观察不感兴趣,在观察中,自然敷衍了事,有“眼”无“心”,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在大脑上留下的图象只是简单的轮廓而已,有时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印象,以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到作文时,当然头脑空空,没有内容可写。

(二)没有掌握好正确的观察方法

1.观察没有目的性。大多数学生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

2.观察没有一定的顺序。观察人、事、景物都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远到近,或自上而下,或由局部到整体。一般而言,有观察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从空间角度来说,是静态的观察;从时间角度来说,是动态的观察。当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实际观察中,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往往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结果造成作文时思绪混乱,无从下笔,以致于没有条理。

3.观察没有重点。在对事物的全貌有了了解之后,要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中往往是“捡到篮里就是菜”,根本不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深入、反复地观察。

三、解决对策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小学生的观察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直观观察。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勾起学生的观察动机,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观察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多媒体提供的素材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画面,能帮助学生选择材料,能使瞬间现象长时间固定,细节反复呈现,能帮助学生及时将观察到的素材,在头脑中加以整理。运用音响、投影、电视、录像等媒体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生熟悉的与不熟悉的,未来的或现实的事物生动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准确地获取所需的写作材料。

(三)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习惯的培养,主要是观察顺序和观察细致的培养。例如观察大自然的景物,要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观察一件事情,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观察。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使他们养成观察习惯。

另外,还可以运用课文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形象再造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生活与课文形象的接近性、相似性或相反性,积极诱发他们的联想活动,进行情意充沛、有感而发的即兴练笔。

上一篇:关注实习,关注就业 下一篇:浅议说明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