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城市精神

时间:2022-09-19 10:15:15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城市精神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zc85)。

作者简介:刘勇(1962-),男,湖南株洲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和体育心理学。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校园体育文化与城市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内容广泛、系统开放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城市精神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指出高校是一个浓缩了的小社会,是人们跨进社会的第一步,它在通过具体的体育文化生活,培养、展示着人们精神的同时,也代表着所在社区的精神面貌,更是一座城市精神活力的体现。校园体育文化借助校园强大的辐射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市民人文精神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城市精神;辐射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8-03

1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从教育学意义上理解校园体育文化,即是学校体育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是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在学校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并非某单一的体育文化,而是诸多关联的体育文化成分各要素,如体育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文化、服饰文化、场馆器材文化、竞技文化、艺术文化、娱乐文化和健康文化等[1]。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一切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塑造着学生。

2 校园体育文化对城市精神的作用与意义

高校是一个浓缩了的小社会,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高等教育活动使生活于校园的人群有着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别的共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以及思想观念。一种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价值体系,校园文化的形成引导生活在校园内的每一个人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且在高等学校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中,完成每个人价值观的实现。然而,校园文化环境不是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社会文化大环境息息相通,必然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没有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适应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没有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超越,校园文化便没有生命力。因此,校园文化始终是在与社会主流文化的相互整合中互相促进、发展的。校园文化以社区文化的形态出现,与社区内的居民在交流中带动着社区文化水平的提升;在与社会互动中引领着城市文化的提高。

作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是展示城市精神的重要方式。首先,高等学校具有教育、社会两重性。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不论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上都已具有较高的要求,是高标准的。造就的是具有广博而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身心健康,独立而崇高的人格,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崇高感、有特殊的工作能力的人。在人才成长过程中与教育相辅相成的环境条件,始终被视为重要因素。校园体育文化的完善,就是充分发挥教育导向、开发创造、竞争娱乐、强身健心、激励凝聚等功能,为育人营造了最优化的环境,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培训目标。此外,经过校园文化及校园体育文化洗礼的、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在社会互动和日常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高素质,必然是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的展示。校园体育文化在与社会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的同时,也代表着所在社区的精神面貌,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活力的体现。校园体育文化与城市精神的相关性内涵

3.1 和谐性内涵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丹阐明:“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一个人的体魄,他同心理学的关系与其它生理关系一样,能够影响人的悟性、性格和良心,因而,它是一副社会、道德的改良剂”,[2]日本学者前川峰雄在《体育理论》一书中写道:“运动目的是培养他们恰当地进行生活应有的态度和能力,求得人全面协调发展,培养民主的个性、个人独立性,对自己行为责任感,对别人的协作性,以及在生活中有良好心情、公正、信任感、承认规则和规定”。[3]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最高的生存境界,中国古代哲学及儒学思想体系中,“和”是个基本范畴。“和”是事物的对立统一,既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人的美德,使人与人、人与社会达到和谐。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三中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本质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渐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突出强调“和谐”思想,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达到和谐一致,共同发展,实现祖国富强的目的。因此,和谐性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是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体育文化同样强调和谐性内涵,一方面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倡导和培育科学理性精神,追求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关注人类自身的命运。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范围内,体育道德精神是学生追求的核心内容,通过修身养性来传播体育和运动文化,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合作精神、顽强毅力和体育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体育文化各要素也突出和谐性原则,如:体育服饰文化,运动装及运动休闲装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人们的穿着不仅讲究自身的和谐,也讲究市民着装与城市环境的和谐;体育建筑文化,场馆建筑风格与城市风格的和谐;健康文化,市民(师生)的健身理念与城市休闲广场及运动场馆发展的和谐等。和谐是一种美,是人与城市、动态美与静态美结合的一种境界。

3.2 包容性内涵 凡是优秀的文化都具有包容性,它是开放性、选择性、多元性、融合性的统一。包容性内涵作为城市精神的内涵之一,这是由各个城市不同的地域文化、地理位置和现代开放程度所决定的,如东北文化板块,雪原、大山与黑土地孕育出粗犷、豪放、胸怀博大的文化人格[4]。而在吴越文化底蕴上的上海,中西交融、移民汇集、商业繁盛,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海派文化”,[4]它代表着时尚、先进、博采众长,象征着不断完善和升华的精神。城市一般是该地区的金融、旅游、体育、文化、信息中心,这就决定了在建设现代化城市过程中必须不断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其中也包含有体育文化成果,如奥运精神、健身理念、场馆风格等。而校园体育文化与城市主流文化的整合又是迅速而高效的,城市的主流文化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经过改革与创新,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要求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从而促进和保障了体育传统文化的迅速崛起和全面繁荣,另一方面,又确保了官方意识形态的统一性、重要性与效能性,通过各种经济、行政、立法等手段实现了对体育文化并行不悖乃至于相互协同发展。让传统的体育文化走向世界,让体育文化的繁荣带动城市文明的发展。

3.3 竞争性内涵 竞争是城市走向世界、迈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竞争是生存方式,也是发展手段。世界各国都在竞争,在竞争中发展靠竞争达到和谐与平衡。“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就是一种竞争精神,一种用全新方式求生存、求发展的现代意识。这是任何一种现代化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城市品质和精神[4]。竞争同样是体育本质特征之一,充满竞争性的校园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奋发进取性格的沃土。当代社会,人的价值观最突出的进步在于希望表现自己,并在竞争中体现价值。竞赛精神体现了大学生对这一价值观的追求,以超越自我展现激人向上的拼搏精神。通过大量对体育的参与实践,不仅改善了学生机体的质量,更改变他们怯懦寡断的性格,孤僻抑郁的气质,树立起勇敢、自信的人生态度;从而使他们敢于接受挑战,勇于竞争。无疑,这对于城市文化的升华即城市精神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 校园体育文化对城市精神的促进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它源于社会的大文化,以社会文化为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校园体育文化功能对城市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公德精神,职业道德、互助友爱美德等是校园精神中的基础的内容。第二,公民精神,这个层面更多的是从政治和法律及校纪校规上看,如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规则精神,这是现代公民意识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汇的部分。第三,时代精神,就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追求卓越、海纳百川。如体育运动中体现的参与精神,统一规则下的公平竞争,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以及对裁判、对手、友伴的尊重等都充分体现了上述三个方面的这种人文精神。第四层面是体现校园灵魂的人文精神,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以及有形的物质媒体得以记录、保存、表现、传递的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在跨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水平、精神追求、理想信念、伦理道德、健身习惯等,在一定层面上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面貌,展示着城市市民素质的先进性[5]。

4.1 新时期校园体育文化对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辐射功能  萨马兰奇坦言:“体育,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这一事实在今天已是不容置疑,随着岁月的流逝,体育更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6]。学校从属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校园体育文化也发挥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它为文化具有事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体力、智力支持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它又为物质文明建设发挥着文化辐射和精神重塑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载体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增长日益发挥着正效作用[10]。如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得到不断的完善,在客观上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外,高校体育通过向广大学生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并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不断强化,使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出于“自娱”和“自我”的主体意识,有相当的学生自购器材、自费投资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花钱买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等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在学生中已经比比皆是””。这些体育消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相关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相应地推动了城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2 新时期校园体育文化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功能  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给人带来的精神刺激是独特的无以替代的,譬如,体育荣誉感、民族自豪感、进取责任感等,同时它给予人的刺激点又是全方位的、健康向上的、竞争拼搏的、开拓创新的。高校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是人才聚集、知识密集的地方,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明孕育学校,学校促进文明。高校通过体育文化活动给人的精神刺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协作精神和爱国热情。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校园体育文化,一方面对学生个体自身综合素质的培育与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还会通过多种形式和传播载体,对家庭、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素质的体育人群是市民体育文化的主体,他们中蕴含巨大的体育文化能量,是体育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尤其是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将他们的文化知识、生活方式、体育精神及体育行为习惯等传播于社会,使他们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产生应有的社会效应,对社会人群的社会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如上海体育学院在假期组织了千余名大学生的实践服务团,充分发挥体育院校的人才资源,利用体育学院的人才和专业优势,以“安全、健康、自律、愉快”为原则,抓住特色,以新颖独特的思路,在学校附近的35个社区开设了25个“爱心夏令营”,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此外,为广泛开展“新青年新生活――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可爱的上海人”主题活动。又组织了社区健康指导和体育社会指导员进社区,组建了社区健康指导服务团,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培育健康理念,塑造城市精神”为主题的健康宣传活动,开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新风。在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和引导下,为校园周边和社会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建构城市(社区)精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10]。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辐射功能,影响并带动着社区、城乡乃至社会的先进文化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居民的人文底蕴,也促进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5 建议与对策

1)走开放性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模式,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体育文化的互动。在体育文化作为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手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重视的当今,学校体育应更积极地与家庭和社会体育沟通,主动与社会团体、街道及兄弟院校进行纵、横联合,发挥校园体育文化高层次的文化辐射与精神重塑功能。

2)改变以竞技水平为惟一目的运动竞赛活动,着力推进具有终身与娱乐特点的校园(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其内容应突显地方特色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如舞龙舞狮表演、龙舟赛、拔河比赛、腰鼓表演、趣味体育竞赛、体育欣赏讲座、体育知识论坛及板报等。多渠道地鼓励和引导学生(群众)投身到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当中去,创设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导向。

3)更新观念,校、社共建,资源共享。学校和社会都要重视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积极开发校园文化所具备的潜在的人文资源。(1)高校在新建体育场馆时要从长远考虑,要有利于学校和社区资源共享,还应具有美化市容、竞赛、健身、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深入开展,促进学校与社会间的交流,达到创建都市文明及体育文化与城市精神的和谐发展。(2)社区应提供便利条件,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传播体育文化,影响城市人群的体育理念、激发人们的生活激情;并逐步将这一实践活动形成制度化。(3)大力发展体育经济,打造现代城市精神的物质基础。合理利用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城市资源及高校特有的人力资源积极开展体育旅游、休闲娱乐、野外俱乐部等项目。通过各种比赛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吸收先进的文化理念;充分发挥体育舆论、媒介的导向作用,加大力度培养体育消费群体。

4)各级政府要制定并实施体育人才培养、引进战略动加强城市间文化互动,创建国内、外友好城市,进行体育化和人才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学忠,郝招,石高慧.试论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J].体育科学,2003,(5):33-36.

[2]周学荣.论体育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4):19―23.

[3]体育词典.[N].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4]李锦望.论服饰文化与城市精神[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2):19-21.

[5]韩冬.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价值――论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Z].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上海,2004.9.

[6]周文军,邓凤莲等.高校体育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性[J].体育学刊,2004,(2)88-90.

上一篇:试论北京市高校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 下一篇:对波尔乒乓球技战术发展趋势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