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琼花栽培养护技术研究

时间:2022-09-19 09:49:14

天目琼花栽培养护技术研究

摘要:天目琼花(Viburnumsargentii),又叫做佛头花或者是春花子,所属科属分别为忍冬科、荚莲属。天目琼花作为观赏植物,可种植于草地或林边用于参观。与此同时,其嫩枝、叶和果实又存在着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因此,如何种植好天目琼花,提高其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变得极其重要。本文探讨了天目琼花栽培养护技术,为天目琼花栽培养护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的同时,以期为市区绿化大量应用琼花灌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天目琼花;鉴别;繁殖与栽培;应用

1天目琼花简介

天目琼花(Viburnumsargentii),又叫做佛头花或者是春花子,所属科属分别为忍冬科、荚莲属。天目琼花属落叶灌木,高度在2~3m,树皮多呈现灰色偏暗,外形为略带木栓质的深纵裂,但其小枝会有十分明显的小皮孔,小枝无毛。叶子的颜色是深绿色接近墨色,单叶、对生,叶下面有时会有或少数长有伏毛,叶柄粗壮,无毛。花为顶生的散状花序,呈伞形,能孕花在中央,是乳白色不孕边花,并成辐射状排列在孕花周围。花冠则是浊白色,辐射状,核果是直径约为8mm的红色类球形,种子是扁平的圆形,花期在每年的5月底左右,果期则为8月底左右。

2天目琼花的鉴别

琼花又被叫做聚八仙,区分琼花、天目琼花的重点则是观察叶子,琼花的叶子是卵圆形,长6~10cm,顶端微尖,基部近圆,边缘有小齿。而天目琼花,叶子的颜色是深绿色接近墨色,单叶、对生,叶下面少数长有伏毛,叶柄粗壮,无毛,叶子是广卵形至卵圆形,长和宽大致相等在6~11cm,基部为圆形,有掌状脉,裂片朝伸展,中裂比侧裂长,顶端突尖,边缘有不规则的大齿。

3天目琼花的产地及习性

天目琼花原产于我国,最早发现是在浙江天目山地区,故后来被命名为名天目琼花。我国的东北地区南部偏多,华北和长江流域也有广泛分布。其次,在日本、朝鲜、苏联等国也发现了天目琼花,生长的环境多是在小溪峡谷边的疏松林下、山坡、杂木林和灌木丛中,天目琼花喜欢光照,且耐阴、抗寒,故其生长环境多为夏凉、湿润、多雾的灌木丛中。与此同时,天目琼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只要环境适宜即可,如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都可以生长。天目琼花的根系发达,大大提高了移植的成活率。

4播种繁殖与栽培

天目琼花的繁殖方式可以是播种,也可以利用扦插和压条技术。4.1播种秋冬将种子采集好,冬季贮藏在微湿的沙地中,翌年春天便可以播种,播种后2~3个月可使小部分发芽,余下的则等翌年发芽。4.2扦插扦插多在梅雨季节来临时,选取10~15cm半木质化的枝条,扦插后约30d便会生根。4.3压条压条的时间为3~4月,采用直接压条法,等到6~7月时即可生新根,同年便可剪下进行移植、分栽。4.4移栽春季移栽的成活率较高,待到4~5月开花后需要做适当的修枝工作,并辅助施肥1次。在肥沃湿润的土地上,天目琼花的长势十分旺盛,粗放管理即可。

5天目琼花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天目琼花的主要病害有2种,分别为叶枯病和叶斑病,发病时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60%氧化乐果乳油液3000倍液喷洒。

6天目琼花的应用

6.1观赏作用天目琼花树高大、花形奇异,秋季红色的圆果硕果累累,十分夺目,可作为观赏植物和景观植物种植。6.2天目琼花的功效天目琼花的树枝、叶子及果实是很好的药用植物。叶子是治疗疮疖、癣和皮肤瘙痒的中药。果实同白果一样可以降气止咳,常被用于治疗气管炎、咳嗽等疾病。6.2.1解痉作用。从欧洲荚蒾中提取的东莨宽大素,在大鼠的体外实验验证下,数据显示:有明显的通经活络、解痉止挛作用。6.2.2止血作用。欧洲荚蒾树皮的乙醇提取物有增强子中收缩力的作用,增强了犬的血液凝固作用。6.2.3抗胆碱酯酶作用。欧洲荚蒾分离提取的物质可作为一种降压剂和平滑肌解痉剂。试验显示,可以使动物的心率变慢、血压降低和心肌收缩减弱,其作用强度弱于毒扁豆碱。

7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天目琼花的简介、鉴别、产地习性、繁殖栽种、病虫害和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为天目琼花栽培养护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天目琼花作为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食用植物,有着广泛的作用,按照其生活习性,合理种植与栽培养护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孟杰.天目琼花栽培与养护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11)

2马红梅.天目琼花栽培养护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6(7)

作者:刘睿 单位:铁岭市龙山风景名胜区

上一篇:公益广告创意思维主客观表达原则 下一篇:谈园林绿化工程大树移植与养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