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岁的旅途管理

时间:2022-09-19 08:54:12

四五岁的旅途管理

四五岁,半大不大,半懂事不懂事,半听话不听话,带着出门旅行时最头疼。

“我发誓以后旅行再不带他了!”常听精疲力竭的妈妈们这样投诉孩子:出了门一点不省心,拒吃团餐,高声笑闹,四处追跑,到哪儿都只顾埋头玩iPad。“本想带他出门开开眼界,原来全都是我自找苦吃,一厢情愿。”

怎样应对孩子在旅途中层出不穷的状况?这里有3位妈妈,提供了自己的方法,让这些半大不大的熊孩子变身好旅伴。

用一个小拖箱来管理他

(潇潇妈妈,儿子4岁)

常看到熊孩子们在安检现场和排队进入景点时打闹追逐,家长背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气喘吁吁撵在后面。为什么不把一些行李给孩子拿?

让孩子自己整理、看管和携带行李,是培养自律感与责任心的好办法。自从儿子满了4岁,我就给他准备了小背包与小拖箱,让他意识到“我要对我的行为、行李负责任。”在安检时,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拿着行李站在队伍里耐心等待,安检官员也会给他很多鼓励,这些正面的引导,让儿子成为了旅行团的“纪律委员”,看到其他孩子不排队、随意打闹,他会意识到那是影响他人的行为,有时还会走过去规劝,让人家安静排队。随着自己收拾行李越来越熟练,儿子学会了自觉规划他的行李空间,担心路上自己提不动的话,就不会过多地携带玩具和零食。

会不会有太累或者不想自己拖拖箱的时候呢?也会有。

所以出门前,我会给孩子发放一两张“免拖箱”使用卡,有了这种卡片,在这一天中,小拖箱就可以由爸妈代管。一般来说,4~5天的行程会发放1张卡片,超过一周发放2张。

住民宿有住民宿的乐趣

(林林妈妈,儿子5岁半)

之前每次都住在星级酒店里,不但让自由行的开支大增,也让林林感觉索然无趣。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每次带他出游,都会寻找当地有特色的民宿。比如在丽江,我们入住可以学习手工造纸的客栈,林林观察师傅怎样捞取纸浆,晾干纤维中夹杂着当地草花的东巴纸;在苏州,我们跟民宿主人一起学习伺弄盆景,如何用小石磨磨豆浆;在宜昌,因为帮农家主人采摘橘子和柚子,我们获得了随便吃的奖赏――这也是林林第一次看到柚子长在树上的样子,后来他把这段经历放进了“绘画日记”,还得到了幼儿园的第一名。

我的经验是,共用一个大院子或者公共洗澡间的民宿,或许没有星级酒店那么方便,但通过与店主人和其他旅客的互动,孩子开朗了很多,在旅程中只顾低头玩游戏的“疏离感”也消失了。

吊足胃口+打好预防针

(悦悦妈妈,女儿5岁)

在路上,经常见到有妈妈怒吼:“早知道你出来也是玩电子游戏,我何必带你出来?”我觉得这些妈妈也要检讨一下自己:做旅行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孩子当然不买账。

即便有的妈妈确实也费尽心思设计了行程,比如去海洋公园乘坐玻璃船赏鱼,去滑沙,去野生动物园,去看薰衣草花田……并认为这已经尽量照顾了孩子的口味――但其实还不够,因为有两个准备漏掉了:

一是吊胃口,一是打预防针。

比如去海洋公园之前,我会带女儿一遍又一遍看《海底总动员》,认识了十几种鱼;去野生动物园之前,我们反复温习《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不但把大部分动物先认识了一遍,还打好预防针:“你可能不会遭遇到给河马刷牙、彩色小鸟纷纷落到手臂上来的喜事哦!”又比如去滑沙前,我先让女儿多滑几次高速滑梯,告诉她如何在滑沙板上控制方向和速度,以及一旦翻倒或进了一脚的沙怎么办……做准备工作,除了提升兴趣、养足期待,也将旅行中可能遭遇的困难交代清楚。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薰衣草花散发的木头味和肥皂味真难闻”“沙子进了鞋子真受罪”“热气球上冷得让人受不了”而一下子情绪低落。

Tips:旅行中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8句话

1.我一定是脑筋搭错了才带你出来!

2.你永远学不会安稳地坐上3分钟!

3.你少闯点祸就算帮我忙了!

4.要是你走丢了我一定不来找你!

5.再这样淘气下次让你爸带你出来!

6.这地方可是你挑的!你居然嫌它不好玩?没见

过你这样出尔反尔的小孩!

7.全车人都在笑话你,我们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8.这次旅行如果没带你就好了!

上一篇:你演老师,妈妈演你 下一篇:树叶捡回家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