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ERP管理系统在中国的发展

时间:2022-09-19 07:34:13

浅析ERP管理系统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局面的出现,中国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当前的市场中新产品开发不断在更新,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客户个性化需求愈发强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意识到只有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向管理变革要效益,才有望在全球化的市场中与国际接轨。企业资源计划(ERP)强调在管理变革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施ERP管理系统正是中国企业顺应历史潮流,走向世界市场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ERP系统 企业管理 管理变革

前言

据文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有近千家企业购买了MRP-II/ERP软件。而在这些ERP系统应用当中,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按期成功实现系统集成的只占10%-20%;(2)没有实现系统集成或实现部分集成的只有30%-40%;(3)失败的占50%。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成功的10%-20%企业大多为外资企业。如此令人沮丧的事实无疑向我们表明:我国在引入ERP系统的过程中,实施的成败最终决定着ERP效益的充分发挥。因此,笔者认为ERP项目在中国的实施只有遵循一定科学方法的指导,才能够成功实现企业的应用目标。

一、ERP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ERP首先是一个软件,同时也是一个管理工具。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一个管理平台。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其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从而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MRPII/ERP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历经了近20年从起步、摸索到成熟的风雨路程。据文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约有700家企业购买或使用了该管理软件。但是该系统在企业之间应用效果差距较大。回顾我国的MRPII/ERP的应用和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三个三分之一论”阶段

这一阶段几乎贯穿了整个八十年代,其主要特点是立足于MRP-II的引进、实施以及部分应用阶段,其应用范围局限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内。为了改善这种落后的状况,我国机械工业系统中一些企业先后从国外引进了MRP-II软件。但是由于当时引进的国外软件大都是运行在大、中型计算机上,设备庞大,操作复杂,系统性能的提升困难,耗资巨大等,同时又缺少相应配套的技术支持,并且缺少MRP-II应用与实施的经验。并且当时企业的领导大都对这一项目不够重视,只是将其视作为一项单纯的计算机技术。 为此一些专家学者将这个时期称之为“三个三分之一”阶段,即国外的MRP-II软件三分之一可以用,三分之一修改之后可以用,三分之一不能用。

(二)第二阶段:成长期

这一阶段大致是从1990年至1996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产品市场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该阶段的管理软件涉及的领域已不局限于机械行业,已扩展至电子、制药、航空化工等诸多行业。大多数的MRP-II用户在应用系统之后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归结原因在于:一是中国企业家顺应经济体制转变,积极地革新企业管理制度,并采用新型的管理手段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外的软件公司已开发了结合我国国情的应用软件;再次企业在经过了一段学习和探索之后,在观念上开始重视,实践上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三)第三阶段:成熟期

该时期是从1997年开始到下世纪初的整个时期,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信息产业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主导,这时候ERP被充分引入并成为主角;应用范围也从制造业扩展到第二、第三产业;并且由于不断的实践探索,应用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而进入了ERP应用的“成熟阶段”。

二、不同企业对ERP的认识概述

为了让大家对ERP在中国企业里的应用情况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我们再从具体实施ERP或将要实施ERP的企业的角度来看一看,它们对ERP系统是如何认识的:

(一)以进为“上”型

指的是关注企业管理新发展,采取“拿来主义”态度,积极地学习、借鉴,当条件成熟时及时上马的企业。如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从1996年1月开始使用SAP的R/3系统,应用至今已超过10多年的时间,其长期影响仍在观察统计当中。

(二)盲目乐观型

这些企业对ERP认识模糊,混淆了“ERP软件”与“ERP系统”的概念。他们认为,只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计算机硬件和某种ERP软件,就能解决企业这样那样的老大难问题。或者就是企业追赶潮流,把钱花在外部包装上。其实,ERP系统能否成功实施,关键是企业要踏踏实实地做好5个“P”的工作,业务流程改造、人力资源和组织、业务行为规范、信息产品支持、选择合作伙伴。没有这“5P”打基础,企业只会是盲目乐观。

(三)怀疑观望型

当前ERP软件市场大体“一头热”,说明了持这种想法的企业占到多数。他们认为,ERP是舶来品,尚未经过中国国情的彻底“改造”。并且许多企业曾经上马的ERP系统运行不利,更使得他们提出“ERP究竟是否适合中国的企业”这种疑问。

三、结语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的企业要想立足于世界的经济舞台,就必须努力使ERP管理系统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迫使我们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而ERP正是适应这种要求的“法宝”。

参考文献

[1]周洁.企业成功实施ERP方法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7).

[2]朱素娟.我国ERP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06):22-24.

[3]卢长利.ERP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J].外资IT谈制造业信息化,2004(04): 31-32.

[4] 张名,周晓,刘燕华.ERP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N].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04):69-70.

上一篇:论全面预算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跨国公司汇率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