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19 06:42:05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能力的培养

[摘要] 听是语文学习与交际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功。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未来的社会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用有声语言传播信息是最快最有效的。听的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关键词] 听力理解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了解、理解字词句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听是语文学习与交际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初始的感知环节,《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听的要求是:“能理解内容,抓住主要意思。听话要耐心,要讲究文明礼貌。“不听莫说,不说莫读,不读莫写”这是英国教育家亚历山大的教学原则。然而,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都忽视对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往往将“说、读、写”当成语文教学的全部。有的学生认为听懂大体的内容很简单,但当他们面临真正的听力测试时就会觉得:听懂绝非那么容易。其中原因很多,笔者就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所遇的一些主要问题入手,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听”能力的培养。那么影响听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要消除焦虑,化被动为主动。语文教学研究者普遍认为焦虑是语文学习中最关键的心理变量之一。焦虑指的是学生在用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如果学生不能降低自己的焦虑,无论老师教得多好,学生多么渴望学好,学习环境多么适合,学生都无法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且焦虑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过程中影响最大。焦虑可能导致学生错过重要的信息,从而导致理解的偏差,所以接触焦虑在“听”的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紧张、忧虑、恐惧等这些心理障碍会妨碍学生的正常思维和理解能力,听辨能力下降,记忆困难,严重影响听力效果。这其中有很多原因,首先是语速的原因。大多数同学认为听力材料速度过快灰度自己的听力产生重要影响。要解决此难点,在初期,关键在于老师,上课时要适当地放慢语速,给学生一个过渡时期自然适应。也可采用快慢结合的方法,用慢的语速让学生听明白,然后使用正常的语调再重复一遍,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加适应听力材料里的正常语速,更加真切地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加他们的信心,降低产生焦虑的可能性。

其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方式,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老师在听力的教学上,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不能让自己的某些不自觉的行为让学生产生焦虑。要多采用鼓励、赞成的言行来帮助学生克服焦虑,而不能用挑剔的眼光、批评的态度使学生产生焦虑。另外,教学方式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如果老师总是让学生只听一次录音,又总是提出较长较难的问题,让一个学生回答,而学生又很难答出来的话,学生势必会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焦虑,觉得自己的水平很低,甚至开始厌学。所以,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又能学到新知识,这才能让学习继续下去,让学生有动力去不断地超越自己。

另外,语文教学中的听力训练更要注重夯实基础,有的放矢。听能力教学和训练不是单纯接受,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需要有较强的语言知识基础才能在听力时占据主动。为了使学生在听的训练中从被动的不利地位转向主动的有利地位,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听是综合技能的体现,特别在初始阶段重视听力理解,能使我们以更自然的方式学习语言,而不是将“说”放在“听”之前那样本末倒置。众所周知,学生许多听力困难源于他们掌握的生字词量偏少,所以在进行听力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好多学生有“有些字词半懂不懂”,“因顾虑这些字词而错过了其他的内容”等现象。因此,扩大学生的生字词积累迫在眉睫。

语文教学中听力的训练,要根据学生在听力理解中所面临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听力教学工作。笔者认为,除了扩大学生生字词量外,教师还应有计划地揉合进听力技巧和策略的培训,帮助学生掌握何种情况下如何使用适当的技巧和策略,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听力理解。人的记忆包括三个阶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听懂只是感觉记忆阶段。如果不能把感觉记忆的信息及时转入短时记忆进而进人长时记忆,这些信息就会被遗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要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边听边记,这也是学习、工作的需要。听力技能和策略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教师教学中大量的实践和积累,教师如能在这方面有意识、有步骤地加以训练和开发,那么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会迅速提高。

以上是对听力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些因素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性地总结出了一些提高听力技能的方法。但是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听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不断地积累语言知识,反复练习,大量实践,培养所学语言的语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柏步芳.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2009(32)

[3]语言学百科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4]W.F.麦基[加:语言教学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学出版社,1990

[5]杨惠元.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出版社,1996

[6]何晓曦.浅谈HSK的基础训练.科教文汇,2006(4)

[7] 张美爱.浅谈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3)

[8] 陈玉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上一篇: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下一篇:“提问”后语文教学的有关现象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