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悬赏广告的经济价值及法律效力

时间:2022-09-19 06:23:08

探析悬赏广告的经济价值及法律效力

摘要:悬赏广告是一种生活中常见,并且有偿性的广告,其经济价值以及法律效力无疑是值得我们探究的。本文就通过分析一些案例,对学术界颇有争议的悬赏广告的经济价值和法律效力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悬赏广告 经济价值 法律效力

一、引言

悬赏广告越来越多地出现和被运用,但是国家法律关于悬赏广告的内容还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也没有相对应的司法解释。学术界和司法实务在关于悬赏广告的很多解释上也存在分歧:一部分承认契约说,一部分认为是单独行为,甚至还有认为悬赏广告根本没有法律效益。因此,本文就经济价值及法律效力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期规范学术界以及司法实务认定的说法。

二、悬赏广告的经济价值及法律效力

(一)悬赏广告的经济价值分析

分析经济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契约交易能成交,是因为社会中个体或集体在变迁中看得到利益。在悬赏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广告人肯定会做效益分析。若没有悬赏,丢失的物品很可能在几天之后也不出现;但是倘若有悬赏,张贴寻物启事,只需付出较低成本便能够将找回物品的机率大大提高。这也充分说明只有经过理智的计算而采取的决定才能够使我们损失最小化,也只有遵循此种制度,我们才能发展和进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悬赏广告,其实它是一种可以使广告人和行为人实现互利共赢的事物。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担当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资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及劣势。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里,我们事事亲力亲为有些不现实,但我们却能彼此之间相互合作,通过资源的置换,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这个大家庭里每一员的优势。

悬赏广告不仅可以快速充分地调动更多的人力物力,集众人之力,激发大家的能力和智慧,它还可以让广告人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尽快的实现资源的置换和利益的共赢,是一种很好的实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对于广告人来说,通过悬赏广告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达到其目的;对于行为人来说,也可以借此@得利益。以物品丢失悬赏广告为例,广告人以悬赏广告的形式将自己物品丢失的情况广而,而只有按照其规定的行为、时间等找回其物品的人,方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可见,悬赏广告是具有一定的内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社会常常会需要用到一些悬赏广告,他往往能够起到很多法律制度难以取代的作用和功能。如果没有悬赏制度不利于减轻行为人的负担以及节约诉讼成本,更不利于我们国家社会民法的和谐!

(二)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分析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及经济发展,拿丢失物品为例,无偿性的被归还的情况日益变少,这样的制度运行所需的成本也日益增大。因此慢慢衍生出了适合时代和人们观念的新制度。

在国家立法对悬赏广告还没有相应司法解释的前提下,探析悬赏广告法律效力显然并不是法律的客观解释,而是个人对制度的设计问题了。然而我们这种对悬赏广告的个人制度探究显然又与悬赏广告制度将要实现的功用息息相关 。在之前提到的两种关于悬赏广告的说法中,契约说认为,悬赏广告是由广告人向不确定的人所发出的要约,完成指定行为是对其的承诺,这样也就形成了契约,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完成了指定行为并与承诺结合,就自然形成了契约;而单独行为说却认为,悬赏广告是单方面的法律行为,是广告人单方面表示负担债务,行为人不用对悬赏广告进行承诺, 只需要完成指定的行为即可,而此时广告人即刻就有了支付行为人报酬的义务。

在悬赏广告能否撤销方面有较大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行为人开始履行指定行为即为构成承诺,悬赏广告也就具法律效力。那就意味着此时悬赏广告就不能撤销了。但是,我国《合同法》把悬赏广告规定为要约,规定要约可以撤销。在实际生活当中,往往在行为人进行指定行为时,广告人发现指定行为的完成对他已无意义,此时,若剥夺他对悬赏广告的撤销权,那么,对双方而言都是不利的,故笔者也认为广告人有撤销权。

悬赏的制度目前是靠非正式的约束安排行的,人们只能通过彼此之间的约履行承诺。由于没有正式规则,契约争端的出现自然不可避免,契约的维护问题也变得十分棘手。为了保障契约关系的稳定,需要第三方介入来规定合法性。

国家通过立法机制作为第三方介入,制定一套可行的制度来降低交易成本。悬赏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出现,确实是一种适应时展变化的创新。从悬赏广告产生到它被广泛使用的各个阶段,它确实使人们通过合作实现了双赢,减少了损失,福利、利益以及合作剩余也随之增加了。悬赏广告不仅使交易费用降到最低,还使制度的运行效率大幅提高。因此,悬赏广告制度是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悬赏广告方面法律的确立与完善确实不可或缺,也是我国立法机构必须要着实制定的工作。

三、结语

关于悬赏广告的经济价值和法律效力研究,我们不应该仅仅拘泥于理论,更应该结合社会背景,考虑其实效,在法律约束下提高人们的福利。

参考文献:

[1]陈屹立,张帆.悬赏广告的法律经济学分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2]杨丽红.关于悬赏广告的法律经济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1,(03).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评论为什么闹人心 下一篇:迪士尼转移Maker Studios监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