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时间:2022-09-19 05:54:35

巧用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好象下棋一样,第一着的出动,直接关系到全局的输赢。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不论使用何种导入方法,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并巧妙运用,以便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为课堂教学增添光彩。

关键词:课堂教学 导入 方法 精心设计 运用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尤其如此。一次成功的语文新课的导入,对整篇课文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代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的研究发现:在45分钟的一节课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分为三个阶段,即思维水平逐渐集中阶段,最佳思维阶段和思维水平逐渐下降阶段。在课堂教学的前10分钟,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而在最后的15分钟内,思维水平逐渐下降。这一规律揭示了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变化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伊始,用最有效的方式、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上来,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精彩的课堂导入语,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整个教学进行得更加顺畅。当然,如何设计一堂新课的导入,是一项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并且实行起来也并不是很容易的教学艺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精心设计导语呢?

一、设疑提问导入法

在导入新课时,巧妙地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吊住学生的胃口,让他们欲罢不能,非接着听下去不可。这种急于知道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想知道结局怎样的心态,其实是一种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兴趣又是学习能力的源泉。这种好奇心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如能抓住这一特点,在一节课的导入阶段有意识地设疑制造悬念,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完成“疑――思――知”的思维过程那是最好不过的。如在教学《什么是生态系统》一文时,针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生态系统”这一科学性术语,笔者设疑导入:“在澳大利亚广阔的大草原上,奔跑着一群美丽的动物――鹿,它们常常遭到狮子的袭击,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减少狮子的数量。几年过去了,鹿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吗?问题一提出,大家议论纷纷,最后,得出“鹿的数量减少”的结论,进而引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样,引入新课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种问法,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的运转,也使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当然,运用设疑提问导入,所提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能够触及文章的中心和主旨,能引人思考。同时,还要精心选择设疑提问的角度,选准最佳入口处,既能切中要害,又能“吊”起学生的情绪,这需要教师下一番苦功夫的。

二、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是指采用口头描述、听录音、配乐朗诵、多媒体计算机(CAI)等方法,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步入其中的导入。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目看文字,耳听音响,驰骋想象,心游四方,不由自主地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共鸣,达到“激其情,启其疑,引其思”的目的。如2003年10月,在大连市开发区一中的阶梯教室里,全国中语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初中语文课大赛正在进行。随着舒缓、悠扬又略带凄怨的音乐响起,一位年轻的男教师走上了讲台:“让我们的思绪回到1972年,让我们的视线聚集到台湾一座别墅的窗前,一位诗人凝望着远方,神情是那么专注。他在倾听海浪的声音。此刻潮水拍打着海岸,更撞击着他的心房,聚积多年的思乡之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化作一首浓浓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低沉的音乐伴着老师深情的解说和朗诵,一切是那样的真切、自然、和谐,把在场所有人的思绪都带入了远离此时此地的另外一种境界中去了。只有三言两语就为我们创设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情境。赢得了专家评委和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情境导入法,要求教师“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托尔斯泰语)。如教师没有进入角色又怎能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呢?

三、直观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往往利用直观图像(幻灯图片,自制图片)自制教具,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如笔者在上《卖油翁》一文时,首先把自己画的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和卖油翁倒油而钱不湿两幅图画贴在黑板上,看到这两幅不错的画,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再拿出自己用硬壳纸剪的铜钱及两个矿泉水瓶,瓶里装有油,做完这一切,我说,谁上来展示一个自己倒油的技艺?这时同学们群情激动,两男生首当其冲,上台表演,可是油一倒出来,就弄到了瓶子口外面,把盖在瓶口上的纸制铜钱全弄湿了。下面的学生还不服气,又有两位上台表演,可最终也以失败告结束。陈尧咨每天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每天倒油,铜钱口不湿,而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这时同学们就会得出这一结论:熟能生巧。这也是《卖油翁》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样的导入,学生也许会终生难忘。这种直观导入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快速融入到课堂设定的氛围中。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感悟性高,反映能力强,掌握知识也就快。

四、诗词、名言警句导入法

诗词名言警句导入是指借助诗词名言警句引到教学内容的一种导入类型。诗词,名言警句语言凝炼,含义丰富,感情真挚,哲理深刻,表现力强,且韵律和谐,琅琅上口,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感情,创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比如上《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不妨先声情并茂地朗诵冰心的小诗《繁星》:“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怀里。”一下子就创造出一种艺术氛围,把同学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学生对母爱温暖的依恋,从而引起学习课文的兴趣。又如我在上《勇气》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记得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你如果失去财富,你就失去了一点,如果你失去荣誉,你就失去了一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勇气,那你就失去了全部。可见,勇气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勇气”挽救了生命的小说。

选用这种导入法时,注意所选的诗词名言警句要切题,还要注意诵读的表情、语调、语气,使之与要渲染的课题环境相一致,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五、音乐导入法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能赐予人以灵感,同时,音乐又是奇妙的,有着许多潜在的功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又适量地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讲授的《沁园春?雪》中,可利用这首诗的歌唱来导入。虽然大多数学生可能对民族美声唱法不是很感兴趣,但在课堂这种特殊的环境里,学生就会产生新鲜感,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让他们从歌唱家深情的演绎中领略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体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采用音乐导入新课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上《小巷深处》时,播放满文军的《懂你》,揭示母爱主题的氛围一下子就制造出来了。这种音乐导入法,如果运用得当,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感,又能提高课堂效果。但要注意要适当,不宜过多过杂,否则会喧宾夺主。

在语文教学中,导入,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景中。

导入,起着对整节课“定向”的作用。一节课的导入,犹如小提琴演奏,弓一上弦,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乐曲的基调;又好象小棋,第一着的出动,直接关系到全局的输赢。语文课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

导入,还起着统领全文、辉映全堂的作用。它好象“探源”,找到了源头,知识的源泉就会汩汩流出,如果没有找到源头,那就会漫流横溢。所以古人说:“若起不得法,则杂乱浮泛。”

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熔铸了教师殚精竭虑的智慧,凝聚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识修养。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远不止以上所列的几种,但不论教师使用哪一种导入方法,都需要精心设计,灵活巧妙地运用,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为课堂教学增添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王玉辉主编 当代世界出版社

2、《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程翔著 语文出版社

3、《语文教学艺术论》韦志成主编韦志成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4、《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闫焕民 鲁杰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上一篇:对普通高校招考现状的再认识 下一篇:怎样使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