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的研究

时间:2022-09-19 04:26:35

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的研究

摘 要 刑事被害人作为一大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的维护之路由于犯罪分子的逍遥法外或者无力赔偿而举步维艰,而社会救济和国家补偿由于制度的缺失而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立足于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现状,对被告人赔偿、社会救济、国家补偿三方面制度同时进行完善已成为改善刑事被害人境况的必由之路。而专门赔付机构的设立与刑事被害人保护法的拟定以及相关制度统一标准的设立是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完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被告人赔偿 社会救济 补偿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刑事受害人的权益无法得到确切的保障。据统计,我国目前刑事被害人及其亲属获得民事赔偿的比例不足10%,每年约有300万被害人及其亲属得不到任何赔偿,生活非常困难。 刑事被害人已成为社会上一大弱势群体,罪犯的侵权行为尤其是暴力犯罪往往给被害人的身体以及精神上带来极大的伤害,他们的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一系列的费用都需要得到及时的保障。

如果刑事被害人的境遇未得到改善,一方面会导致被害人及其家属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影响他们配合司法机关破获案件,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上访;另一方面会增加他们的仇恨心理,甚至实施打击报复行为,从而引发新的犯罪。完善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能逐步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对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刑事被害人救济困难原因分析

对刑事被害人的救济包括被告人赔偿和国家补偿。然而,我国刑事被害人和其亲属获得民事赔偿的比例不到10%,加上缺乏完整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这正是我国刑事被害人受偿难的重要因素。笔者将对刑事被害人救济困难相关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被告人赔偿率低原因分析。

被告人赔偿率低是刑事被害人处境困难的重要原因,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对之进行分析。

1、犯罪嫌疑人未逮捕归案或在抓捕过程中被当场击毙。

近年来,虽说我国的破案率尤其是命案破案率有所提高,但仍有一部分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受害者既无法追回赃款也没有对象,往往自认倒霉。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犯罪分子在抓捕过程中被当场击毙,赃款往往已被挥霍无法追回,受害者根本无法得到被告人的赔偿。拿人们特别关注的周克华案件来说,他在八年里抢劫七十余万元现金,至今只追回六万元,在他潜逃的几年里,受害者除了因公受害能得到公司的补助,其他人根本没有得到赔偿,而如今他已被击毙,想要获得赔偿更是难上加难!

2、被告无经济能力赔偿。

在罪犯被绳之以法的情况下,即使刑事被害人能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胜诉,但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率非常低,一是由于被告几乎将赃款挥霍一空,二是被告的家庭条件根本无力承担赔偿,还有的罪犯的家属不愿意承担赔偿费用,这都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3、被告已执行死刑。

众所周知,我国是允许实施死刑的国家。对于已被判死刑的罪犯,他们的家属往往出于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坚决不予以赔偿,而一旦罪犯被处以死刑,更无法从他将来的收入中得到赔偿金,而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这种情况也只能从其他途径寻求对被害者的帮助。

(二)相关救济制度的缺失。

1、缺乏专门的刑事被害人保险制度。

现有的保险制度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并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原因在于目前的社会保险广泛应用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保险类别,刑事被害人从基本的保险中得到的赔偿是有限的,而很大部分城镇无业者、农民工、农民并不具有相关的保险保障。况且,类似于意外伤害险等商业保险并没有在民众中普及。正是保险制度的缺失和民众保险意识的薄弱导致大多数刑事被害人无法得到合理的保险赔偿。

2、社会救助杯水车薪。

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悲惨境遇,社会上会有热心人士给予帮助,但是受到社会救助的往往是一些社会关注高的受害者,其他的受害人仍然求助无门,并且社会的救助呈现出分散、有限的局面。在我国,刑事被害人仍缺乏专门的救助机构为其进行募捐并提供必要的帮助,而社会救助对刑事被害人的帮助杯水车薪。

(三)国家补偿制度实施遇到的困难。

在被告人赔偿难以执行、社会救助分散的情况下,国家补偿制度的完善尤为重要,但是我国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仍面临一系列的难题:

1、相关法律规定的疏漏。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已将被害人修改为诉讼当事人的地位,并规定了保障被害人权利的条款,大大增强了被害人的控诉功能。但是,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难的问题,仍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进行解决。同时,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刑事被害人保护法对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相关条件、补偿范围、实施准则等进行具体的规定。

2、具体实施面临的难题。

面临每年几百万无法得到被告人赔偿的刑事被害人,国家的补偿将是一笔巨大的数目,资金的筹集以及如何分配都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除此之外,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部门来落实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相关制度的运作也需要得以完善,每个环节的人力物力都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现状分析

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救济,我国目前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从法律层面作出了一些努力。同时,部分省市尝试了对刑事被害人进行补偿的做法。

(一)对刑事和解制度的看法。

2010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其中第23条规定:被告人案发后对被害人积极进行赔偿,并认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一方面,这一制度的实施能从被告人的积极赔偿中表达其悔过之意,对于被害人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另一方面,这一制度能更好地解决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带来的经济困难的问题。

有人将刑事和解制度误认为这是“赔钱减刑”制度,这是不正确的。刑事和解制度只是在被害人积极赔偿、并且认罪、悔罪的情况下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况且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适用于这一制度,对于社会危害性大、情节严重的犯罪,即使积极赔偿也不能得以减刑。但如果被告人认罪、悔罪,并且表示愿意赔偿但由于无力赔偿而影响了双方当事人的和解,那又该怎么办?本文将在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中的对策建议这一部分中作出解答。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初探。

2004年,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在山东淄博率先开展,紧接着,浙江宁波、台州、山东青岛、临沂等市相继建立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并设立了专项基金,为上百名受害人给予了救助。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且各地区的经济条件不一,并不是所有省市都有条件为刑事被害人设立专门的救助资金,因此到目前为止,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局限于部分经济较发达的省市,且呈现拨款数量不足,救助人员覆盖面小的局面。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全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标准和资金来源。

四、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的对策建议

综合刑事被害人救济困难的原因和目前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现状,笔者认为,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并不是毫无头绪,我们可以从被告人赔偿、社会救济、国家补偿各个方面予以改善来共同帮助刑事被害人走出困境。

(一)被告人赔偿相关制度的完善。

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救济,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确保被告人的赔偿,被告自己承担因自己的过错而引发的社会负担,能最快地为被害人提供急需费用,同时也能为社会、国家减轻负担。面临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率极低的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

1、帮助无经济能力的罪犯及时进行赔偿。

大多数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如果罪犯当时无法承担赔偿,可在罪犯将来取得收入后分期进行赔偿。但是在急需赔款进行医疗、丧葬、基本生存费用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并不能解燃眉之急。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设立专门的赔付机构,在被告人无力赔偿的情况下先行对刑事被害人急需的费用进行赔付,再由赔付机构行使追偿权,将被告服刑期间的劳动进行折抵,其余部分在被告人取得收入或者其家属有能力支付后归还。对于赔付机构的资金来源,一部分从法院的罚没款和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用中抽调,另一部分来源于国家专项拨款。

刑事被害人先行获得赔付机构的赔偿应该严格按照以下几个要求进行:

首先,必须是被害人急需赔款,否则会使其生活陷入困境,赔款范围限定在解决生活所需的必要数额内,其余部分由被告有能力赔偿后予以补齐;其次,须由被害人或其家属主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再次,必须在被告人无力赔偿的情况下给予救助。

对于赔付机构的设立,更适合在各级人民法院内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本法院的救助针对本法院审判的案件当事人进行救助,这样可以避免受害人救助被遗漏的状况。同时,赔付机构在为被告先行赔付的过程中,要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并且定时了解受害人的状况,视情况决定先行赔付的金额,帮助其逐步走出困境。

2、贯彻落实刑事和解制度。

有了专门的赔付机构暂时解决被告人无力赔偿的问题,那么下一步,就要落实急需费用之外的赔偿,包括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这笔赔款的到位才能更好的弥补被害人的损失,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宽慰。而这部分的赔偿需要被告人主动承担,要提高这部分赔款的执行率,刑事和解制度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仍需坚持实施刑事和解制度并予以贯彻落实。

(二)相关救济制度的完善。

在被告人赔偿无法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社会保险金会为刑事被害人解决不少难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刑事被害人保险制度,或在意外风险事故保险等保险中加大对刑事被害人的保护。同时,对城镇无业人员、农民工等没有保险保障的群体予以援助,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较落后地区加大对刑事被害人保险制度的宣传,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并逐步扩大这一保险的受众度。除此之外,面临社会上分散的救助,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救助机构,为刑事被害人设立专项基金,系统地发放救助金,帮助刑事被害人早日走出困境!

(三)国家补偿制度的完善。

在被告人存在的情况下,前文所提的专门赔付机构的设立以及刑事和解制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被害人得到及时救济,但是在罪犯尚未归案或者在抓捕过程中被当场击毙以及被执行死刑情况下又该怎样解决呢?而在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无法补足的情况下,国家补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国急需制定专门的刑事被害人保护法对相关救济制度尤其是国家补偿制度实施的具体条件、细节、资金来源等予以明确的规定。针对国家补偿制度面临的困境,首先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严格按标准执行。除此之外,资金的筹集需要从多方位努力:首先要发挥省级财政的作用,同时由中央根据各省补偿资金的筹集状况予以补足,中央财政的作用不可忽视,这将是国家补偿金的最主要的来源;其次,抽取部分法院的罚没款纳入国家补偿金;第三,服刑人员服刑期间的劳动收入以及其他可能的募集渠道。

在实施国家补偿的过程中,务必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保证补偿金及时到位。并且保证透明公开,专款专用,杜绝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确保将补助金发放给真正需要的刑事被害人。

五、结语

完善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有信心并有决心为之不断努力。相信随着被告人赔偿制度、社会救济制度以及国家补偿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的境遇会逐步改善,并逐渐摆脱由于犯罪行为造成心理阴影,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

(作者: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研究方向:法学(本科))

注释:

王俊秀.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开始试点.中国青年报.2011年2月9日第03版.

参考文献:

[1]李吉斌.强化刑事被害人救济有利社会和谐.法制日报.2011年9月12日第003版.

[2]乔中国,张媛媛,刘宁.建立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险制度的思考.长安大学学报.第10卷第1期.

[3]张玉胜.“赔钱减刑”并非为富人开绿灯.人民法院报.2010年2月20日第002版.

[4]汪健萍.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探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2卷第4期.

[5]宋瑞敏.试析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20卷第4期.

[6]陈君.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及其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12卷第6期.

上一篇:云制造与现有先进制造模式的比较分析 下一篇:关于农民工子女学习权保护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