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川药不成方”

时间:2022-09-19 04:06:40

四川自古就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中药材品种达5000余种,道地药材49种,药材蕴藏量超过100亿吨,居全国第一位。经过多年发展,加之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应用,四川中药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二,中药饮片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2012年,全省中药产业实现产值约520亿元,其中中药工业实现产值419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比重近50%,占全国医药工业比重8.1%。

2013年9月26-27日,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召开,四川中药产业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等手段,一批跨地区、跨省市经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逐渐形成,他们不仅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储备充足,而且各具特色,为四川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有这样一家中药企业:一些客户宁可多跑几里路或多排几个小时的队,只为买到他们生产的中药饮片;一些常年生产润肺止咳类药品的中成药企业,只用他们生产的半夏饮片作原料……这就是以生产中药饮片而出名的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新荷花饮片煎制出来的汤剂又黄又亮。”不少用过新荷花饮片的人,都夸它清洁、疗效好。董事长江云告诉记者:“现在中药饮片不缺标准,关键是要执行。”因此,在中药材原料方面,新荷花饮片选料严格,不符合相关标准就不要,并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GMP证书》要求实施。如今,新荷花产品已经远销韩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拥有全球唯一的美洲大蠊GAP养殖基地,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医药制造、中药材种(养)植和中药饮片生产。美洲大蠊又称“美洲蟑螂”,它是唯一可以入药治病的蟑螂。“因为它有超强的抗辐射、生存能力和令人匪夷所思的再生能力,既是天生的抗病毒抗体,能够治疗溃疡创面,还能作为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帮助患者战胜癌症。”董事长耿福能说,现在市场对美洲大蠊提取物的需求规模不少于200亿美元。公司研发的治疗创面修复类的康复新液系列产品销售快速增长,2012年超过2.5亿,市场份额达到70%。

记者来到位于武侯科技园的科创控股集团药品制造车间,全自动化工序,高效的设备,无菌的环境,无不显示该药业公司的精细品质。“变则通,不变则壅”,科创进入全面转型和提升阶段,着力医药全产业链建设。从中药材种植、药品生产、新药研发、销售、连锁经营到全国高端医院,一个都不落下。“我们在全省已建立50余个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政府+农户+公司+科研院校’的方式,带动百万农户参与中药种植。”集团副总裁李树明介绍道,在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已建成和拟在建医药产业生态产业园、光彩工程园等18个,他们的目标是打造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国内的医药航母巨舰。

目前,全省已建成国家创新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72家。2012年,全省217家医药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上亿元,21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强。

科技——支撑创新的基础

科技创新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只有将中医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到生产实践中,才能发挥其价值。

2011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提出要更好地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并确定了包括现代中药在内的15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

由四川创新动力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中医药大学承担的“中药质量安全溯源系统”项目,实现了中药材从源头到生产流通的全过程追溯,已获商务部批准在四川、河北、广西等7个省区开展试点。

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5类新药—百裕·银杏内酯注射液”是国家实施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后第一个获批上市的中药注射剂新药,产品自上市以来实现总产值7000万元、利税630万元,带动实现产值4000万元。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中药配方颗粒及自动发药机成果转化”项目,形成国内首个“种植饮片提取物配方颗粒”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已实现年产配方颗粒300吨、50家医院配备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发药机系统的推广。

……

这些项目成果围绕中医药重点领域,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道地中药溯源系统、中药材大品种、中药新药及其相关产品、中医药服务技术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全省中药产业和重点中药企业的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共立项支持46个现代中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目总投入17.23亿元,执行期内将实现总产值112.54亿元,利税33.11亿元,带动实现产值691.34亿元,新增就业人数近3万人。

交流——加快融入国际化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加大对中药国际化的投入很有必要。在全球的天然药物中,银杏制剂获得广泛的关注。西欧制药企业每年靠银杏叶获取的高额利润达几亿美元;仅在法国,银杏叶中间体制成的药品年销售额为6000万美元,银杏保健品年销售额1.9亿美元。

在这个背景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产业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谋求开放合作发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中汇制药有限公司、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荷兰、德国合作开展了中药品种的欧盟注册研究。

2012年3月14日,“地奥心血康胶囊”作为传统草药药品通过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MEB)注册,获得在荷兰上市许可,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欧盟成员国上市批准的中药产品,也是第一个获得批准的欧盟境外植物药产品。

对于地奥心血康注册成功的案例,荷兰药品评价署法规事务高级经理Burt Kroes表示,“关键在于地奥做了详细的基础性研究,提供了产品安全性报告,如农药使用情况、外来物质、重金属含量等详细的数据报告。”

“要证明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首先要搞清产品的主要成分,这就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做支撑。”成都地奥集团总裁李伯刚说,为此,成都地奥专门成立了“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研究特别是中药现代质量标准研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地奥心血康仅是抛砖引玉,还有更多优秀的中药产品进入欧美药品市场,极大促进四川乃至全国中药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四川中药产业在农、工、商、流通、服务等五大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现代中药全产业链焕发出蓬勃生机。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表示,未来,四川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现代中药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创造四川中药产业“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奇迹。

四川中医药的未来,值得期待!(责编:李静)

上一篇:一场科技的盛宴 下一篇:“丹麦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