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9 04:04:17

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 探讨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怖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39例社交恐怖症患者实施森田疗法与药物治疗并进行对照,治疗前和治疗后做SCL-90量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测试。结果 森田疗法组的显效率为84.21%,高于药物组,SCL-90测评结果表明前后主要因子评分明显下降,两测试显示社交恐怖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森田疗法对于治疗的社交恐怖症患者疗效较好。

关键词:社交恐怖症 森田疗法 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4-0061-03

恐怖症是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严重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社交恐怖症是恐怖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在大庭广众面前害怕被别人注视,害怕会当众出丑,因此当着他人的面不敢讲话、不敢写字、不敢进食,甚至不敢入厕,严重者可出现面红耳赤、出汗、心跳、心慌、震颤、呕吐、眩晕等。如果病情严重,患者可因恐怖而回避朋友,与社会隔绝而仅与家人保持接触,甚至失去工作能力。本文结合社交恐怖症的特点,用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顺应自然,应用一种建设性的精神活力[1],把注意点从自身引向外界,以消除患者的自身过分关注的一种治疗方法。为了解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怖症的治疗效果,对门诊收治的39例社交恐怖患者采用森田疗法治疗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39例社交恐怖症患者均为诊断病例,男性13人,女性26人,性别比1:2,平均年龄(32+7)岁。均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2]。

1.2 方法

按39例患者就诊的顺序,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与森田治疗组。

对照组 给予抗焦虑药氯硝安定2 mg,一日三次。

森田治疗组 应用森田疗法,每疗程共分三期,每期15天,第一期实施家庭作业和每周一次的学习及理解森田理论,交谈病情及写日记,医生批改指导治疗,第二期轻作业期,除交谈病情外,安排每天做30min左右的活动、唱歌、拉橡皮筋、做家务事和人际交往活动等,第三期重作业期,基本任务与第二期大致相同,增加日活动强度,时间30min至1h,打球、跑步或者做家务、唱歌、听音乐等。

1.3 SCL-90、SAS与SDS量表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3],其9个因子分主要用来衡量两组社交恐怖症病人的自觉症状及严重程度。SAS与SDS量表[4]对森田治疗组治疗前后进行测评。

1.4 疗效评定

按3级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定

2.2 SCL-90测评结果

SCL-90各因子分比较,森田治疗组各项因子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

3 讨论

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质特点的各种精神障碍。几十年来,经森田的后继者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一种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并被国际公认的、一种有效实用的心理疗法。

对39例社交恐怖症两组治疗的比较,通过统计学处理(χ2=3.923,P=0.025),说明森田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从两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结果,提示森田治疗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抑郁、焦虑和恐惧因子(P=0.0056,P=0.0081,P=0.0092,);用SAS与SDS量表森田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显著,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怖症患者有效,说明该病是森田疗法的适应证。

社交恐怖症患者本身就存在着社交恐惧的杂念,越强迫自己在公共场所不害怕,大脑就越兴奋,胆怯体验就越加重,这就是森田理论所提到的拮抗作用,是造成患者长期社交恐怖症治疗不愈的主要原因[5]。采取3期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法,让患者理解症状的实质,不要为此担心、焦虑,也不必急于克服,要以正常工作为目的去活动,要让患者明白,情绪及症状,用意志的力量,“听其自然”,医生在每次治疗中,坚持不问症状,不问过去,只讲今天如何,应该做哪些事情。当患者恐惧症状有波动时,让他面对现实,顺其自然接受它,不要惊慌和紧张,了解这是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不必担心,以避免产生预期性焦虑,加重其恐惧体验。有疑问的患者,医生耐心解答,不能过于简单急躁,否则会降低患者对治疗医生的信任感,造成治疗的抵抗性而使治疗中断或失败。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近期每个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的重点和原则,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使生活外向化,逐渐养成顺应个性顺应现实的态度,从自我中心的防卫状态中解脱出来,把困于患者自身的精神力量,改变方向使之朝向外界,使患者摆脱精神内部冲突。从森田理论的角度采取社交干预法,即在公共场所让其讲话,当有害怕时,让他产生“顿悟”,后主动的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外社交活动,使其在症状不知不觉消失的过程中恢复自信,要求对社交中“胆怯”这一既定事实原原本本地接受下来,明白这是常人均有的正常心理,明白对于症状越是想摆脱则越被其纠缠的道理,并针对他们工作岗位和个性心理进行系列辅导,如与人交往羞怯,会给人留下诚实、可靠的好印象;自卑感源于自我要求高,强调顺其自然的态度,为所当为的行为是治疗的关键;并要求对自己认知行为过程作笔记,以便于随时掌握其心理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指导[6]。主要表现就是对森田疗法的信任感,阻抗是妨碍心理咨询顺利进行的重要现象,把这种信息反馈给患者,反馈时,诚恳地从帮助患者的角度出发,并以共同探讨问题的态度提出的阻抗,解释森田疗法对东方人的有效率是很高的,平时多注意对此疗法感悟,并应多阅读有关此疗法的书籍。通过不断的学习,患者对森田疗法的认识进步明显,对森田理论进行全面理解和体会,改变了不良的认知模式,不仅消除了症状,人生观也得到陶冶,个性更趋成熟,更增强了心理应激素质,工作和生活有了计划性和目的性,能较主动的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如自然主动与同学进行交往,原先伴有的心跳,脸红的情况也逐步减轻直至消失。主动开始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而对个别治疗效果有复发和无效者,可能是对医生的依赖性大,对森田疗法理论理解不够,有待于今后在工作中更深入研究,提高对社交恐怖症的治疗效果。

采用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就是让患者重视现实生活,通过实际生活获得健康的体验[7],启发患者从现在开始,像健康人一样生活,以获得正常的社交,同时让患者领悟情绪和生理功能不可能由自己的力量所左右,而行动可由自己的意志支配,即通过行动改变患者的社交恐怖症,最终促使患者从社交的恐怖中解脱出来,像健康人一样快乐生活。

参考文献

[1] 森田正马,主编.神经症的实质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8~10.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118~119.

[3] 张瑶,主编,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使用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 4.

[4] 马存根,主编.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5~117.

[5] 赵向智,贾福军,宋景贵,主编.睡眠神经病[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7.29~32.

[6] 周科慧.社交恐怖症的心理治疗病例分析[J].中华医护杂志 ,2005.2.4 :360~362.

[7] 侯凤莲,梁翠娥.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怖症的康复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 05A :799~800.

上一篇:双黄连粉剂外敷治疗溃疡期褥疮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动态增强MRI检查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