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语文迷失自我 不为时尚丢弃永恒

时间:2022-09-19 03:42:01

莫让语文迷失自我 不为时尚丢弃永恒

中国语文单独设科,已经艰辛地走过了百年历史。百年以来,论辩不断,攻讦不断。尤其是1997年,一场令人猝不及防的暴风骤雨席卷大陆的语文教育界,见诸报端的口诛笔伐是建国以来少有的。语文教学之所以遭受那样严厉的指责,除了新闻炒作造成的社会误解之外,当然与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关。新课改已经十多年了,在语文教学上,仍然有一些教师感到“似雾,似雨,又似风”。如何让他们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走出浮躁,走出困惑,目前,我不顾浅陋,给小学语文教师上了一节语文课,感觉这节课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会有所助益。

第一个环节:读文章

教研员:上课。老师好!

教师:(面面相觑)教研员好!

(教研员、教师同时大笑。)

教研员:我是教研员,你们是老师,在这里,咱们合作,共同上一节语文课,好吗?

教师:好!

教研员:我首先发给大家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被各门户网站广泛转载。请大家认真读读。教师认真读文章。(文章后附。)

第二个环节:写感言

教研员:读后有何感想?请大家各写一句感言。

(教师纷纷动笔,在文章空白处写感言。)

教研员:站起来,大胆地、大方地、大声地读一读你的感言。

教师: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教师: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风范,山高水长。

教师:这篇文章很有文采,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句古话:“虎豹无文,同犬羊。”

教师:感叹,才华横溢之师已作古。

教师:“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姚老师很会上语文课!

教师:一语惊醒梦中人:语文姓语名文字实践,语文不是靠老师教会的,在课堂上少说为佳。

教研员:这些感言都是发自肺腑的,都是真实的,非常经典,佩服!

第三个环节:练书法

教研员: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姚典是个怎样的老师?

教师:姚老师字写得好,他的字如刀刻斧凿,遒劲挺拔。

教研员:文章是怎样描写的?

教师:校长走后,他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我叫姚典,大学教授,酷爱母语,命途多舛,因言获罪,发配此地,请多关照。他的字,如刀刻斧凿,遒劲挺拔,像跳动的音符,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

教研员:请大家拿出一张纸,写姚典的字,写后同桌交流。我再请两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一写这几个字。

(教师认真写字。)

教研员:姚典的字,刀刻斧凿,遒劲挺拔,像跳动的音符;你们的字,铁画银钩,笔意劲秀,像动人的图画。字是人的第二容颜,练字就是练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进入21世纪,随着电脑的普及,键盘代替了书写,学生的写字能力下降了,这种现象令人担忧。汉字是尊严,书法是国粹,学好语文,当从写好第一个汉字开始,大家任重而道远!

第四个环节:背佳句

教研员:大家学过《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吗?

教师:学过。

教师:没学过。

教研员:有的学过,有的没学过。《小英雄雨来》早在五十多年前就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作者是管桦。提起《小英雄雨来》,我们就会想起一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学过也好,没学过也好,咱们一起把“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这一段读一读,背一背。

教研员:朗读,是语文教师最见功底也最显才情的事。朗读绝不是一个见字读音的过程。它要准确、鲜明、生动地体现原作的基本精神,表达原作特有的风貌,传达出读者独特的感悟。我请一个女老师朗读这一段。

(教师读得有声有色。)

教研员:你的朗读是叮咚的山泉,是美妙的音乐。是不是体会到了“读到有情时,文也通大半”这句话的含义了?大家试着背一背这一段。

(教师不到3分钟都背下来了。)

教研员:语文学习是一个多方面积累的过程,要学好语文,离不开读和背这些“笨”功夫。一节语文课上下来,如果学生不能把课文读好,不能把要求背的段落背下来,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不能算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第五个环节:谈认识

教研员:大家读了《怀念姚典老师》这篇文章,请结合实际,围绕文章内容谈谈您的认识。

教师:我是一名青年教师,人道语文才10年,语文教学怎样守正出新,尚未明确。在以往的课堂上,课文说什么我就讲什么,误把教材内容当成了课程内容,语文教师跟着课文内容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能力差。读了这篇文章,我顿开茅塞,语文课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

教研员: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书写、朗读、背诵等传统项目总是“不废江河万古流”。

教师:我是一名老教师,自幼与母语相伴。在我的生命中,它如影随形,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母语,爱它的博大精深,爱它的奥妙无穷,爱它的丰富多彩,爱它的勃勃生机。

教研员:说得好。热爱母语是语文教师教好语文的原点。

教师:姚老师教语文,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背。他明白,书是读出来的,字是练出来的,文是写出来的。阅读课不能不读,说话课不能不说,写字课不能不写,作文课不能不作。“大道至简”,姚老师把语文课上得如此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他绝不是把教育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

教研员:姚老师的课,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他赤手空拳地凭借粉笔、黑板和教材,释放自己多年职业生涯所积累的非凡的人生底蕴,在教学中演绎出精彩的教育故事,是一种唯美主义的原生态课堂。

教师:学习母语,不是靠传授,而是靠积累,背诵是最好的积累。依照心理学的规律,背得滚瓜烂熟,张口就来,那就变成自己的了,背到心里去的东西可以陪伴一辈子。中国许多文学大师都是童年练就的背诵童子功,那些在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积淀下来的经典,会印刻在身上,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这是我读了《怀念姚典老师》这篇文章一点粗浅的体会。

教研员:说得深刻!

教师:我主张,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要动情诵读,要静心默读,少搞没完没了的分析。语文课本该是很有魅力的,可是由于习惯于搞烦琐的理性分析,结果把很有感染力、很有审美价值的课文肢解得七零八落,学生听来味同嚼蜡,毫无美感与情趣可言。这就好比一只古代的青瓷花瓶,古朴典雅,极具审美价值,若是跌成碎片,撒满一地,哪里还有美感可言?无论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明确地指出:“语文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不阅读,怎么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不积累,怎么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借助文本去反复阅读,凭借语言文字自己去读懂,自己去汲取语言,这才是语文的要义。

教研员:以读为本是由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汉语以汉字为基础,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灵活性、组词性强,其义要从上下文联系中去体会。这种意会极强的语言,语音也表达着一定的情感,再加上四声的变化,有音乐般的旋律,读来不仅有领会汉语语音之效,更有理解文章内涵之妙。也只有口诵其声,心想其意,才能达到“使言皆若出于吾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的境地。久而久之,作品的神气和音节就会在学生的喉舌筋骨上留下痕迹,积淀成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师:近几年,我经常做公开课。每次公开课,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用课件,在感情升华处还配以音乐、影像,表面上热热闹闹,形式上花里胡哨,这种“花拳绣腿”“满汉全席”式的语文教学,实在要不得。我很欣赏姚老师的课,他的课,没有优美音乐的播放,没有华丽课件的展示,没有澎湃的激情,没有迷人的诗意,话语间只是带着一颗心,带着一种情,他就像土地一样朴实、自然、宽厚。

教研员:公开课不拒绝“漂亮”,但不能刻意追求漂亮;公开课应该拒绝“完美”,拒绝“做秀”。不装,不演,不做作,慎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这是我对公开课的看法。

教师:语文课离不开人文教育,这是语文课程性质决定的。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课的人文教育目标应该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渗透的,应该注重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接受思想感情教育,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认同,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如果生硬说教,语文课的魅力必然丧失殆尽。

教研员:真正的语文课就必须做语文自家的事,以“语文的方式”走“语文的路”,凸显语文的个性,把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放在首位。先觉者的思考和先行者的实践无不在说明,语文就是语文!

教师:我十分欣赏姚老师在毕业联欢会上即兴朗诵的那首诗:“文为衣兮字为裳,书作饰兮笔作妆。朝读诗兮暮读赋,气自华兮容自芳。”在课堂上,教师要挥洒自如,挥斥方遒,游刃有余,炉火纯青,不是凭借几招雕虫小技就可以支撑的。必须依托于丰厚的文化积累。所以,教书者必先读书,而且要多读书。

教研员:对语文老师来说,语文天生重要,阅读终身需要。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师:语文教学要彻底改变“少慢差费”“天怒人怨”的局面,必须回归本真。什么是语文的本真?那就是尊重文本、走进文本,讲究过程的真实、活动的朴实,对话的平实、训练的扎实,从而上出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进入新课改以后,新的东西很多,我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语文教学最纯正的本真――学语习文。无论我们的改革走得多远,“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语文最本质的东西以及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是永恒的。

教研员:面向未来的语文教育绝不能割断历史,面向现代化语文教育绝不能拒绝继承,面向世界的语文教育绝不能抛弃民族化的东西。走向本真,应该是准确地吸收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在科学的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地探索务实高效和谐的语文教学。

第六个环节:揭谜底

教师:《怀念姚典老师》这篇文章是您写的吧?

教研员:你怎么知道的?

教师:根据有三:一是文章的开头写道:“我是一介书生,学语文,教语文,用语文,研究语文,一生一世一件事,从未改换门庭。”您就是这样的人。二是“1962年……我读六年级”,这与您的年龄相符。三是“金声,你当老师了”这句话中的“金声”和您的名字相同。

教研员:你判断得非常准。这篇文章就是我写的。

教师:您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教研员:回首课改这十年,没有哪一门学科像语文这样不断地被社会所关注,甚至被诟病。语文论坛最热闹,语文教学最混乱,语文教师最焦虑。人文性给弄玄乎了,工具性给弄模糊了。许多传统的语文元素消失了,许多传统的语文学习的好方法被抛弃了,语文课堂变得味不浓、气不纯。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语文教学,大部分教师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进亦忧,退亦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之一,就是语文教学缺乏专业尊严。对于语文教学的积弊,我是炮手,所以这篇文章就诞生了。

教师:请问白老师,您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

教研员: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凄美的故事。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从北京来了一位大学教授,是个,姓姚,单名典,云南人,无儿无女,病死黑龙江。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姚老师有个特点,那就是文不读熟不开讲。有时一句话也不说,总是让我们自学,因为他患有喉病,说话困难。就这样,他只教我们一学期,升学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遥遥领先。仔细想想,有趣的是,“姚”与“摇”同音,“典”与“点”同音,姚老师的名字与他的语文教学方法多么巧合。课堂上,他用“摇头”和“点头”指导学生的学习,风格真是独特。文章放在我的博客上,一夜走红,点击率不断攀升,看来是切中时弊了。

教师:文章说:“在语文教学上,您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能不能做一下具体的解释?

教研员:作为教师,我教过小学语文,也教过中学语文;作为教研员,我研究过中国的语文教学,也研究过外国的语文教学。光阴荏苒,物换星移,蓦然回首,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的路上已走过四十多个年头。我为母语教育事业孜孜砣石乞,执著一念,不离不弃,退而不休,其动力是什么?是姚典老师语文教育思想对我的影响。他酷爱母语,一窗疏竹,两袖清风,几卷书本,万壑雨润,为自己钟爱的母语教育事业奋斗到生命的尽头。在我的心中,他的确是一座丰碑!

第七个环节:发邀请

教研员:课上时间有限,余下的问题咱们课下接着聊。我有一个博客,叫“白金声语文网志”,在百度、搜狐、谷歌、新浪等任何一家网站上输入“白金声”都可以找到。这个网志,是我教研工作的平台,也是我与他人沟通的窗口,欢迎大家到我的房间坐一坐。但愿这节课,能给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一股骀荡的春风、一阵清爽的春雨、一顷蓬勃的萌芽。让语文教学从虚假的繁华中走出来,从肤浅的喧嚣中走出来,回归本真状态。下课。

教后絮语

我是第一次给老师上语文课。给老师上语文课,不能像给学生上语文课那样,学字、词、句、篇,练听、说、读、写。给老师上语文课,其实就是一个教学沙龙活动,和老师在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思想,在同伴互动中,帮助老师解决一些认识问题。

进入新课程以后,教研工作重心下移,课题研究前移,教研员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研员不仅仅是课程标准的诠释者,共同化课程的规范者,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者,而且更是课程理念的宣传者,个性化课程的催生者,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

教研员给老师上课,很容易形成强势,变成“自己的舞台”,以教师爷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发号司令,目空一切,这是要不得的。这节课,我围绕“语文姓语名文字实践”这个主题,通过《怀念姚典老师》这篇文章,引导老师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种种乱象,思考语文课本真旁落的原因,树立“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尊重主体,悦纳异己,尽量让老师多参与,通过读文章、写感言、练书法、背佳旬、谈认识、揭谜底、发邀请这些环节,尽展老师风采。在这7个环节中,“谈认识”是重点,也是亮点,它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无论怎样顺时演变,怎样与时俱进,都应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语文之本,语文之源,语文之魂,语文之脉。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吸纳了很多后现代教育理论,的确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丰富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国家只有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发扬下去,传承下去,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附:

怀念姚典老师

我是一介书生,学语文,教语文,用语文,研究语文,一生一世一件事,从未改换门庭。在我的语文生涯中,有一位老师让我没齿不忘,他便是姚典。

1962年,早春。寒风料峭,瑟瑟袭人,一辆小驴车把他拉到我们学校。那时我读六年级,不知来者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只听说是个“”。在我心目中,“”肯定是个面目狰狞的人。

大约过了一周的时间,早会,校长领着一个人走进教室。说:“这就是你们班新来的语文老师。”他,戴着眼镜,头秃,嘴阔,脸盘长得像知了,瘦且黑,全是皱痕。哦,就是他,果然长得难看!校长走后,他在黑板上写TIt个大字:

我叫姚典,大学教授,酷爱母语,命途多舛,因言获罪,发配此地,请多关照。

他的字,如刀刻斧凿,道劲挺拔,像跳动的音符,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字写得漂亮,人就漂亮,姚老师并不丑陋。

那年,姚老师才48岁,看上去却老得多。他患有喉病,发音困难,声音沙哑,所以他在课堂上很少说话。

姚老师上课有两个习惯的动作,一个是点头,一个是摇头。点头表示满意,摇头表示不满意。于是乎,同学们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两个字“头”,称他为“摇头点头老师”。在学习上,大家都希望他多点头,少摇头,因为得到赞许是最快乐的事情。

写字课上,他让我们临帖,临得不好的,他摇头;说话课上,他让我们讲故事,讲得不好的,他摇头;阅读课上,他让我们朗读课文,读得不好的,他摇头;有时还让我们把课文背下来,背得不好的,他摇头;作文课上,他让我们写日记,写得不好的,他摇头。直到全班同学都临好了,都说好了,都读好了,都背好了,都写好了,他才满意地点点头。姚老师上语文课竞如此简单!

有一次,姚老师作《小英雄雨来》公开课,全校老师都来观摩。两节课,他没说几句话,也没有板书,而是让我们反复读课文。在小组合作学习后,他把目光转向了我,示意让我站起来,朗读第一段: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开始读的时候,我有些紧张,感情上不来,姚老师摇摇头,让我再读一遍。第二遍,我鼓足了勇气,酝酿了情绪,读得摇头晃脑,仿佛看见了芦苇荡一样。这时,校长带头给我鼓掌,姚老师笑着对我点点头,并用沙哑的声音自言自语道:“读到有情时,文也通大半。”同学们点头。接着,姚老师问:“第一段还需要讲吗?”同学们摇头。听课的老师都点头了。

一晃,4个月过去了,我校参加全县小学升初中考试,我们班一举夺魁,分数远远超过其他学校,这就是奇迹!

在毕业联欢会上,师生同台演出。那天,姚老师显得特别高兴,即兴朗诵了一首诗:

文为衣兮字为裳,

书作饰兮笔作妆。

朝读诗兮暮读赋,

气自华兮容自芳。

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老泪纵横的姚老师摘下眼镜,用衣襟不断地擦拭镜片,连声说道:“谢谢,谢谢!”

9年后,我从教了,也教小学语文。一天,我去拜访姚老师,已值他在病中。医院里,白色的床单,白色的大褂,白色的墙,一切都显得那么洁白。姚老师躺在床上,拉着我的手,用沙哑的声音有气无力地说:“金声,你当老师了。要记住,语文姓语名文字实践,语文不是靠老师教会的,在课堂上少说为佳。千万,千万!”病榻前,我不断地点头,思忖回味老师的话。

由于癌变,不久,姚老师便遽归道山了。后来,不知是谁,在他的墓前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和他的妻子长眠在此

2008年,我办完了退休手续,并没有离开小学语文教学。一日,一场入夏的及时雨把家乡小城洗得一尘不染,我决定去看望姚老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来到老师的墓地,把一束白放在碑前。

往事已矣。

老师,您用生命演绎了精彩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上,您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您的教诲我珍存在心,我将让您的在天之灵永远点头。

老师,您安息吧!

上一篇:散货船体总振动固有频率预报 下一篇:演奏创新设计的摇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