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时间:2022-09-19 03:01:27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两年在工作中对有效教学的实践,我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实现初中地理教育使命的重要途径,一堂好课,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要具体明确,如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二要全面恰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如《地势和地形》的教学目标: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地理课堂的效果如何,常常与教学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有关,因此地理教师如何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环节、科学的教学结构很关键。

1、精选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围绕主干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局限于既定教材,并适当加以延伸,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充实感,二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帮学生收到以纲带目的良好效果。例如,中国气候的教学,就应该抓住气候的分布、特征、影响以及气候类型的判断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2、遵循认知结构

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应该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使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合拍。

3、节奏主次分明

在设计教学结构时要使得课堂上的活动节奏主次分明、难易交替,“张”“弛”交替,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时空宽广、内容复杂,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教学挂图、地理景观图或者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一些地理事象有直观性的认识,有利与学生掌握。如在讲《长江》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2、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

诗词歌赋,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引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学生从诗中感受南北方的差异。

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注重学法指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1、指导用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观察能力

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建立读书思考的习惯,逐渐提高阅读理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恰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观察能力。例如学习等高线时,先让学生观察立体模型,辨认山顶、山脊、山谷、陡崖这些地形部位,然后对照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形态,通过观察使抽象的知识理论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印象。

2、指导用耳,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必须从教师的语言入手,促进学生爱听、会听、听准。课堂教学中,直观性语言趣味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听的欲望;启发性语言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规范性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品质。

3、指导用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不少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具体可实行讨论、讲演等形式,如学习中东时,可让学生分组搜集有关中东地区材料,先在小组内讲,再推选代表在班上介绍。尽量多创造学生“说”的机会,增强语言运用和记忆能力。

4、指导用手做,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规律发现的过程。例如地图三要素,在事先不做任何讲解的情况下,让学生绘制一幅教室平面图。学生就必须思考:如何才能让别人看懂这幅图,能根据图知道教室的宽度,并随之想到用学过的比例尺来解决问题;怎样确定教室门窗的方向等。

五、课堂检测和作业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指标

课堂检测和作业是一堂成功地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指标。作业应该是多样化、开放性的,根据教学的需要,布置一些游戏类、制作类、调查类、展览类的作业。如学完中国的行政区划后,分组进行省级行政区的拼图比赛;学完经纬度后,用乒乓球制作一个小地球仪,标出北京的位置。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常常保持着新鲜感,也保持一份学习的动力。

一堂成功的地理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该节知识,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