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

时间:2022-09-19 02:41:32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

【摘要】原发性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为气机郁滞、 血行不畅,子宫肌反应性过高、激发子宫肌层缺血等原因所致,也易受内外各种因素如受冷,精神紧张等的影响。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女性生活质量。目前中西药各有治疗对策,而中医药内服或外治对其治疗有独特的优势。除药物治疗外, 辅助治疗及经期护理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病因病理;治疗现状;经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5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265-01

前言 痛经指女性月经期前后或在经期时,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痉挛性疼痛、痛引腰骶、痛剧昏厥, 影响日常生活者。其中经详细妇科临床检查, 未发生器质性异常者, 称为原发性痛经 (primary dysmenorrheal )。亦谓之功能性痛经。痛经大多出现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 常出现小腹部痉挛性绞痛, 历时数小时, 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 约持续12~ 24 小时。经血外流畅通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床2~ 3 天者。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 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疲乏感, 严重时可面色苍白, 手足厥冷, 一时晕厥, 片刻可缓。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少女最常见的妇科疾患之一,多在初潮后6~12个月发病, 发病率达30%~ 50%,其中大约15%左右的患者由于月经的疼痛, 难以正常学习和生活且极大地影响了其情绪,因而诊治原发性痛经对改善青春期女性个体健康, 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等已有较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展,现予以简要综述。

一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

(一)、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近年来根据细胞和分子水平调节肌肉收缩机能的研究成果, 揭示了原发性痛经的关键是子宫肌反应性过高、激发子宫肌层缺血导致的疼痛。常常由子宫位置异常( 如过度屈曲) 、精神神经因素、内分泌因素(前列腺素,催产素,加压素等)、遗传因素、钙离子、镁离子等因素引起[1]。女性特别是在青春期由于卵巢功能尚不健全,生理变化很大,思想情绪常不稳定等内在或外来的应激使痛阈降低, 思想焦虑, 易受惊吓、思虑过多、难以自制以及生化代谢物质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盆腔疼痛纤维。此外疼痛也与运动及饮食习惯等有密切联系[2]。

(二)、中医学病因病机 关于原发性痛经的最早记载归纳总结出虚、实、虚实夹杂等不同的病因病机和痛经的辨证要点。其中病因病机大致可分为气滞血瘀、风寒湿乘、气血虚弱、肝肾亏损4 种,主要体现于有所“不通”。不论是哪种病因, 均可产生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失调,“不通则痛”。女性初行经摄生不慎,保健意识淡漠,生活调适能力不足, 尤其是经期保健大多不够重视, 再加肾气相对不足,一旦经期感寒淋雨,贪凉饮冷或居处寒冷之地,寒湿伤于下焦, 客于胞宫,以致寒凝经血,血行失畅,产生痛经。通过临床观察,此病因在青春期痛经病人中占90%以上[3],通过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治疗多取得明显治疗效果。青年女子又由于学习紧张、考试精神负担,常招致心情压抑,加上月经初潮,心理不适,加重情绪之烦恼,或抑郁或易怒,均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冲任气血运行受阻,经血难以正常下泻而生痛。

二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

(一)、 现代医学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是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根据不同报道,大约有64%~ 100%的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主观症状减轻。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还氧化酶而减少PG( 前列腺素) 的生物合成,从而缓解PG 引起的子宫痉挛性收缩,与其他解痉止痛药联合运用可增强止痛效果。如芬必得、阿司匹林、氟甲灭酸、消炎痛等,有效率30% ~ 80%, 但可发生副作用, 以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主,青春期少女不可依赖此类药物[3]。

(二)、中医药治疗:中医学对青春期痛经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其发病多由瘀阻而致, 治疗以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从文献中可见大部分经验方都运用活血化瘀的药如当归、蒲黄、红花等,且疗效显著,从而使疼痛缓解。中医学依据疼痛的时间、性质, 并结合行经时月经的特点、患者的体质辨证施治。主要是从三方面入手:补肾气,驱寒邪,化淤滞。临证中以上三点联合应用, 三位一体进行治疗,体现着标本兼治原则,不但使青春期痛经的治疗更加完善,还能消除其它伴随的月经失调等[4]。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痛经疼痛的同时,还可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前列腺素,改善子宫微循环。这揭示了其在痛经的症状改善及远期疗效方面明显的优势。

(三)、预防与调护:原发性痛经在青年女学生中尤其占有较高的发生率, 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 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 努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女性平时应多注重调理饮食起居、调畅情志、注意经前及经期卫生护理, 从根本上阻断不良因素对身体的侵害。问卷调查显示[5]:适量的体育运动能有效地改善血管功能与血液状况, 增强心血管功能,同时适量的体育运动还可以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减轻经期的不适感。此外应充分注意经期卫生、保证充足睡眠、不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着凉、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心理等各种因素对月经的影响。平时应多吃些新鲜的含维生素C丰富绿叶蔬菜和水果, 因维生素C有促进子宫内膜恢复和生长作用, 有利于改善痛经的症状。另外补充钙剂、维生素B6和维生素E,多饮水等均可改善痛经的症状。

参考文献

[1] 禹龙香.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与治疗.中国校医[J].2005(6),Vol.19,No.3: 325―328.

[2] 孙艳明,王玲等.1800名女大学生痛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天津中医药[J].2009(10),Vol.26, No.5:367-369.

[3] 王叶秀.论述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发病及治疗.临床经验[J].2008(1):15-19.

[4] 李巧颖.少女原发性痛经主要中医症型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中医急症[J].2006,(9).

[5] 张东枚.某高校女大学生月经病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J].2009(7)Vol.30, No.7:629-630.

上一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裂开1例分析 下一篇:艳而不俗的金吉丽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