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火星有多难

时间:2022-09-19 02:27:40

花生带来好运?

2012年8月6日13时31分,“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几分钟后,它发出了一条“卖萌”微博:“曾经,人类迈出伟大的一小步;现在,我迈出了6个轮子。”这标志着人类迄今在其他星球着陆的最精密的移动科学实验室,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火星探索之旅。

人们在直播的画面中看到的不是“好奇”号接近火星时的情景,而是一屋子穿着同样的蓝色衬衫的控制人员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奇怪的是,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还不停地吃着花生。这是为什么?原来,在48年前的1964年7月31日,美国的“游骑兵7”号探测器开始了奔向月球的最后一段航程,该探测器的任务挺简单——在月球表面硬着陆;在着陆过程中拍摄几千张照片并发回地球。尽管如此,在此之前的6个“游骑兵”探测器的着陆都失败了,负责此项任务的工程师们都知道,他们快没机会了。但这一次,“游骑兵7”号终于改变了此前接连不断的霉运。由于它成功着陆时,碰巧有控制人员在吃花生,于是人们便猜测,吃花生肯定是带来好运的魔咒。从那以后,就没人敢不在乎这条规矩了。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搞最尖端技术的科学家居然也如此“迷信”。其实,相信此类“迷信”的岂止是美国人。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上天的前一天晚上看了一场电影;第二天在前往发射场的途中,又突然要上厕所;最终,加加林成功了。从此,所有的苏联、俄罗斯宇航员上天前,无一不看电影、上厕所。

恐怖7分钟

然而,让“好奇”号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需要的可不只是运气和花生。当装有“好奇”号火星车的密封舱撞入火星大气层时,时速高达20920千米;在距火星表面11.3千米处时,稀薄的火星大气已把飞行器的时速降至1450千米;飞行器在扔掉隔热罩的同时打开了巨大的降落伞继续减速。在距火星表面约1.6千米处,“天空起重机”与外壳脱离,并启动反冲发动机,悬停在大约20米的高度,随后用尼龙绳索把“好奇”号吊放到火星表面;当“好奇”号的6个轮子轻柔地接触到火星的红色土壤时,尼龙绳自动切断,“天空起重机”飞离“好奇”号一段足够的距离后自动坠毁。由于从撞入火星大气层到安全着陆的7分钟内,“好奇”号的时速由超过两万千米骤然降至零,不仅难度高、风险大,而且地面控制人员一点也帮不了忙,因此被科学家称为“恐怖7分钟”。

“好奇”号有多先进

“好奇”号的重量超过900千克,是2004年登陆火星的“勇气”号和“机遇”号重量的5倍。“勇气”号和“机遇”号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不仅受制于火星季节变化,而且可提供的能量也很有限;而“好奇”号利用放射性钚衰变所产生的热量发电,足以为“好奇”号同时运转的诸多仪器提供充足的能量;“好奇”号的核燃料电池设计寿命长达14年,也高于太阳能电池板。

构造相对简单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水存在的证据;“好奇”号虽然不是第一个登上火星的探测器,但它的能力更强大,研究的任务更复杂。“好奇”号是第一个可以利用机械臂末端的钻头钻入岩石内部取样的探测器,能测量火星岩石和泥土中不同化学元素的丰度,评估火星表面辐射环境及其对未来登陆火星的宇航员的危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携带十大先进工具的“好奇”号,就像一个标准的野外地质学家。

火星不是个友好的地方

“好奇”号肩负着为人类立足火星探路的艰巨任务。但火星不是个友好的地方,那里异常寒冷,寸草不生,时而沙尘暴咆哮不止,时而又静得吓人。在“好奇”号之前,人类一共向火星派出了17个着陆器,但只有7个安全着陆,而且每一个的成功程度都有所区别。疯狂吗?还可以,一旦你理解了就不觉得那么疯狂了。有风险吗?无论什么东西要在另一个世界着陆,总是有风险的。特别是这个着陆地点非常遥远,而且异乎寻常的不友好。

1971年11月下旬,苏联的“火星2号”着陆器,因为制动火箭没有点火而坠毁,人类第一次登陆火星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几天后的1971年12月2日,“火星3号”首次在火星成功着陆——但是只维持了20多秒钟,之后就在布满尘埃的火星表面“宣告死亡”了。 在随后的几次任务中,苏联的探测器要么在着落时坠毁,要么在火星上彻底失踪。

随后,美国的“海盗”号火星着陆器成功登陆火星,并开展了火星气象研究、拍摄全景照片,甚至寻找微生物的实验活动。1997年7月4日,美国的“旅居者”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并在火星表面开展活动;尽管它在火星上的总行程只有约100米,所到最远处距离登陆点也不超过12米,但仍令科学家和公众颇为兴奋。相比之下,“好奇”号的设计行程将超过19千米,并将在火星表面攀登高山。

2003年,欧洲的“猎兔犬2号”火星着陆器升空,不久后便再也没有与地球取得联系;但就在2004年,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则分别降落在了火星的相反两端。其中的“机遇”号目前仍在超期服役,而“勇气”号的轮子则不幸陷入流沙无法脱身,之后其太阳能帆板也无法吸收到足量的阳光供发电之用,火星最终“战胜”了“勇气”号。

载人登陆谈何容易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估计,即便是确保宇航员在火星表面生存一天,需要送到火星的相关技术装备和包括水、食物和空气在内的必需给养就重达40~80吨。以目前人类的能力,即使是将1吨重的设备送到火星表面也已经非常勉强了。如果要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实现载人登陆火星,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对每一项可能采用的技术进行仔细评估,作出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估建议,或者设计全新的替代方案。

传统技术行不通

在过去的40年中,美国的每个火星登陆项目使用的都是传统技术。以重量约为“好奇”号一半的“海盗”号着陆器为例,它在火星高层大气中减速时,被装在一个坚固的热防护壳里进行摩擦减速;并在距离火星表面约6400米处时,释放一个降落伞以进一步减速;在距离火星表面约1500米处时,三台反冲发动机启动,使速度降到几乎为零并平稳着陆。

在1996年的“火星探路者”项目中,首次使用了气囊弹跳着陆方式。也就是用一个巨大的气囊包裹火星车,在着陆的最后阶段让气囊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在火星表面的多次弹跳后最终静止;随后气囊自动打开,火星车从中驶出。由于“好奇”号的体积与一辆小汽车相当,体重超过900千克,所以既无法使用传统技术,也无法使用气囊着陆系统。

上一篇:一声问候 第11期 下一篇:非规范性评价——课改中的“点金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