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策划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9 01:10:10

关于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策划的几点思考

摘要 科技馆进行校园活动是科技馆功能的拓展,是科技馆教育的延伸。活动的开展应当从活动的策划入手,策划一个鲜明、生动、富有时代特征,能代表科技馆科学传播色彩,符合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活动主题;策划一系列趣味十足――有意思,互动性强――能参与,知识点多――讲科学的系列内容;策划一种展示教育、实验教育、授课教育、影像教育、表演教育兼而有之的活动形式;策划一段学校和学生都乐于接受的时间;做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了这样的策划,活动开展起来就会思路清晰、方向明确、事半功倍,达到传播科学、提高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科技馆 进校园活动 策划

中图分类号:F713.81

科技馆进校园活动是按照中国科协、教育部、文明办的部署,以科学课程作为连接学校和科技馆的主线,将科技馆活动引入校园参与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科技馆展品、展览、实验、动手制作等科普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这项活动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好此项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笔者认为,活动的策划是活动成功的基础,必须从活动的策划入手,精心设计活动的方方面面:

一、策划一个好的主题

主题是活动的灵魂,科技馆进校园活动也不例外。一是要鲜明、生动、富有时代特征。主题鲜明表现在能够概括性地反映活动内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让人一看便产生浓厚的兴趣;生动就是让人觉得有活的东西在,通过主题能够窥视到蹦蹦跳跳的实质内容;同时主题要能够把握时代特点,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中心中作、社会热点问题、群众科学需求。二是能代表科技馆科学传播色彩。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的主体是科技馆,活动的开展是科技馆功能的拓展,是科技馆教育的延伸,其主题应当具有浓厚的科技馆教育色彩。三是符合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科技馆教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讲都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的策划也应充分考虑学校在这方面的要求,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打造声势,这是符合学校利益的。策划一个具备上述要素的活动主题,一定是一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满足需求,反映现实的主题,也注定是能够出彩的一项活动。如科技馆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的以科技馆动手制作为主要内容的进校园活动,就要切入迎六一这个主题,既要表现六一儿童节这个节日特点,又要体现活动在动手制作为主要内容这个特征,主题可以“喜迎六一儿童节 动手制作显身手”、“庆六一儿童节 做中学进校园”等为主题进行策划宣传。

二、策划一系列好的内容

内容是为主题服务的,有了好的主题必须有好的内容支撑活动才现丰满,才能彰显活动意义,为此,策划好活动内容是活动策划的重点:

(一)突出趣味性――有意思

趣味性是科技馆教育的固有特点。怎么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怎么能够使观众提出问题、怎么能够使观众深入探究,便捷的途径就是增强趣味性,通俗地讲就是要让学生觉得有意思。有意思,学生就愿意接触展品、愿意探究展品。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如果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科技馆进校园活动,他们会眼前一亮,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如我们在端午节前夕针对端午节来临这个特征,前往西安市盲哑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的教学生动手做香包、包粽子活动,到学校后,同学们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彩线和粽叶,大家首先眼前一亮,充满了对本次制作活动的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渴望,这种以趣味性为切入点的活动,对学生参加、参与、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突出互动性――能参与

互动性是科技馆教育的独有特点。在非正规教育活动中,科技馆教育的完全参与性是其它教育活动所不能比拟的,参与的过程就是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从心理学方面讲,一个人能充分地参与某一项工作并有所产出,他就会有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也是人本思想的体现。科技馆教育之所以得到广大学生喜爱正是基于这种实践教育的模式吸引,为此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内容的策划中,要重点突出互动性,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如我们在进校园活动中携带的科普展品,绝大多数能让学生动手操作,以改学校教育中老师讲,学生听那种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参与中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在互动和游戏中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奥秘,没有压力,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对展品所展示的知识范围展开广泛想象,并就自己的想象进行互相交流,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突出知识性――讲科学

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及方法,启迪智慧,那么活动内容的科学性是毋容置疑的,要在充满趣味性、参与性的同时充分体现知识性,每一件展品、每一个实验、每一次表演、每一场播放等等都要有明显的知识点,使活动真正成为科学普及的过程、启迪智慧的过程、动手娱乐的过程。我们的科普展品,每个展品都有一个知识点,有展示、演示数学、物理、化学知识的展品,如展品“锥体上滚”就是通过看似锥体由下向上滚动这个反常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通过观察、探究,发现这个锥体其实也遵循着重心逐渐由高向低移动的规律,只是因为锥体与轨道外形上的关系,从表面现象看好似由下向上滚动,这个展品除了展示了任何物体的重心都是向下的原理之外,也反映了现象与本质有时并不完全统一的辩证关系;拓展思维、启迪智慧方面的展品和展示活动项目主要是通过展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展品和活动都是以知识性和科学性为前提,注重寓教于乐,乐中有教。

三、策划一种好的形式

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科技馆的教育形式却有着自身特点,科技馆进校园活动依然要打上科技馆教育形式特点的烙痕。

(一)展示教育是常用形式。展示教育是科技馆功能最直接的体现,将一些经典的常设展品小型化变成车载展品,走进校园进行展示,使一些长期不能参观科技馆的在校学生感受到科技馆的气息,达到参观科技馆的目的。虽然这种常用模式比较传统,但依然是进校园活动的主要模式之一;另外,还可开发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专题展览,如中国科技馆用于在全国流动巡展的展览“好玩的数学”,将数学知识展览化,趣味化,是一种很好的展示教育形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能进到校园的展品、展览数量有限,策划过程中应当首选一些经典的、受欢迎的、知识点互动性比较好的展品,根据场地、时间和学校需求有所选择,充分发挥展品展示教育的作用。

(二)实验教育很受欢迎。顾名思义,实验教育就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践过程,感知科学原理的人为活动,科技馆的实验教育是科技馆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馆各种教育模式中最为闪亮的部分。学校的正规教育大都让学生正襟危坐,重在灌输,而实验教育却是一种相对主动的、自由参与的、轻松愉快的过程教育,是人人乐于接受且效果显著的教育模式。把科学的实验项目带进校园,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体验、亲身感受科学的原理、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直接刺激学生的脑细胞,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科技馆实验教育的魅力所在。如现在在很多科技馆开展的身边的科学小实验,将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知识用趣味实验的形式制作成展板,配备各种实验的材料,带到学校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科技馆辅导员的辅导下按展板图示和说明一步一步动手去做,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这种学习形式不仅学生乐于参加,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三)授课教育、影像教育、表演教育兼而有之。授课教育是教育的最传统形式,但对科技馆进校园活动来讲依旧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功效。就党和政府科的重大科学活动、社会关注的科学热点、群众关切的科学知识点开展科普报告会、科普座谈会、科普面对面等等都是授课教育的形式,但师生们大都要愿听、爱听,因为这些授课内容不同于学校教科书中的课本内容,这些内容大都是学校教育未涉及到的知识,学生听起来有新鲜感,适合学生多方面求知、求新和获取社会知识的心理需求;多媒休演示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在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3D科技影片播放,在电脑教室开展数字科普内容教育,这种形式适应学生好奇、好玩的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去学习其中的知识,是最受青少年欢迎的形式;将科技馆的科普表演剧带进校园演出,学生在看表演、看节目的心理指导下参与表演剧活动,并与表演剧工作人员进行互动游戏、实验,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增长了知识,得到了启迪,给学生一种全新的科普教育形式,这些都是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形式的好选项。

四、策划一个好的时段

学校的教学活动有着明显的自身特点,就时间概念讲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一是要选择学校的准入期。我国所有学校都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重复着同样模式的教育行为,学校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升初考试、中考、高考、选拔考试等等期间,都是学校学习最紧张的时段,这个时段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以学习考试为中心,顾及不到其它的活动,形成了事实上的非准入期,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的时间策划上必须避开这些时段。二是避开学生的重压期。学生各种考试前夕、各种调整期间都是学生重压期,这些时期活动进入会给学生增加负担,且达不到传播科学的目的。一名话,在时间策划方面应当择机而进。

综上,科技馆进校园活动是一个系列的科学传播行动,要传播科学、提高素质,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策划,做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这样,活动开展起来就会依计而行、效果明显。

上一篇: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关键技术初探 下一篇:试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热回收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