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立成:“地瓜王子”创业故事

时间:2022-09-19 01:09:40

邵立成:“地瓜王子”创业故事

1月6日,初次见到邵立成,他刚送完外卖回到地瓜坊。把破旧的山地车立在店门口,邵立成摘掉厚厚的帽子、围巾、手套,露出一张笑脸。

地瓜坊店面不大,开在山东经济学院门口的南北小街上,不过十几个平方。柜台上摆着地瓜条、地瓜干,柜台后的紫砂缸里烘烤着地瓜、土豆和芋头。店里干净整洁,顾客多是学生,络绎不绝。室内仅靠一个炭火盆取暖,凳子也不够用,邵立成建议和

在去食堂的路上,边走边聊,邵立成穿梭在校园里,和同龄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同学们忙于四处投简历、埋头准备研究生考试时,这个大四男生邵立成已经拥有了两家连锁店。

回放创业的这段日子,邵立成对每天发生的事情,记得都很清楚。在他口中,一部清晰而生动的创业日记浮现出来。

“生活一天比一天精彩,特别有意思。”邵立成说。

2008年11月4日青岛“地瓜坊”开张了

今年就业特别难,感觉真像下了一场雪一样。到目前为止,班上找到合适工作的同学没有几个。学校到了大四课就很少了,在找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想,不如自己先干点什么,当做一个过渡。

其实,开店的想法早就有了。大二的时候,一位师兄和别人合伙开了个化妆品店。我当时就想,到了大四学业压力不大了,我也可以先开个店。

有想法归有想法,一直不知道该干什么。今年9月份,一次实习休班,我去聊城玩儿,同学说附近有个地瓜坊不错。我一看感觉确实不错,济南、青岛都没见过。

实习阶段,我一直在构思开地瓜坊的事。实习完了,10月底,我又去了趟聊城谈了谈。在青岛开一间地瓜坊,需要投资2万元(店面租金一年1万、设备原料等其他成本总计1万)。说干就干,大学时候我的奖学金和打工攒下的钱加起来,有1万多,再跟朋友借点儿,资金齐了,一切都好办。

2008年11月20日两个礼拜两家连锁店

11月4日,我的第一家小店终于开张了。大学生创业并不缺想法,缺少的是两样东西:一是行动,二是资金。

我是一个行动派。在经济学院门口的南北小街上,我又租了间小铺。 这次投入的资金比在青岛多,因为店面是转租的,多了店面转让费1万元,总计投入3万元。好在当班长的时候,同学们都挺信任我。跟朋友借钱说要开店,大家都很爽快。出资比较多的同学,我给他们算“入股”,日后地瓜坊有了收益,共同参与“分红”。

11月20日,济南地瓜坊开张了。首日开张我就做了促销活动,5折销售。我打算第二天改成6折,第三天7折,慢慢店里熟客多了,再按原价销售。

第一天就卖得很好。原本我预期每天营业额有100元就不错,第一天就超出了不少。如果店开得火,再把店面转让给下家的时候,店面转让费不仅能赚回来,还能翻上一番。

有同学开玩笑叫我“老板”,地瓜坊每天8点开门,晚上 10点多关门,同学、朋友一起帮忙,我也只不过多了个“店小二”的角色。

2008年11月24日我来了,“狼”也来了

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开业时进的第一批货,三天内就卖完了。今天又到了一批新货,我从物流中心美滋滋地把货拉了回来。正在店门口卸货,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大爷走过来,拍拍我肩膀说:“来,签个字吧。”

签什么字?我正忙着卸货,瞄了一眼文件,这条街上很多邻居商铺都签了字。定睛一看,是拆迁通知。

“ 12月 10日之前房屋清空。”看到这一行字,我当时感觉腿一软。货还没有卸完,人就没有力气了。

如果房屋拆迁,我不仅得另起炉灶,1万元的转让费也完全打了水漂。但是仔细想想,这件事很没道理。通常进行拆迁,至少该提前三个月、半年通知吧。

我忽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转给我房子的人知道这件事吗?他为什么没有告诉我?!

我太天真了。两天生意好就做上了黄粱美梦,没想到刚起步的时候,就被人坑了。

2008年11月27日自己拍自己一巴掌

前天大清早,我收到了一张假币。

刚开门不久,一下来了四五个顾客。有个男的看上去有急事,选了几样地瓜,拿出一张一百块钱,说还要买别的东西,让我先把钱给他换成零的,过会儿他再来拿地瓜。

等了半个多小时,那个人也没来。我心想,坏了,刚才收的可能是张假币。

拿出来一看,果然是。这假币太假了,一眼就能看出来。我当场拍了自己一巴掌,一天的地瓜等于白卖了。

11月27日,来了两个环保局的人,他们认为我烤地瓜的炭不合格,不利于环保。

我心里想,我在四星级酒店实习的时候,自助餐烧烤用的就是这种无烟炭,要说我这也是四星级标准呀。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我什么也没说。我有一个习惯,压力大的时候,就到学校操场上跑

上一篇:赶鸭子出山走出草根致富路 下一篇:青年农民回乡创业赚钱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