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小说教学

时间:2022-09-19 01:07:04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小说教学

小说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开始探索新的小说教学方法,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不利于提高高中小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如何进行高中小说教学呢?下面,我以《项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留白进行小说教学

很多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时都是针对小说本身进行教学的,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适当地结合留白艺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探究小说空白处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项链》的结尾:“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至多值五百法郎!……”小说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这样的结尾方式真让人目瞪口呆,颇感意外。好奇的读者一定想知道罗瓦赛尔夫人之后会做出何种反应,但是聪明的作者写到这里就停下了,让人回味无穷。我在教学这篇小说时,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结尾进行续写,挖掘小说中人物的心灵世界。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非常积极,写出了很多自己想象的结尾。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所想象的结尾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出来。经过大家的讨论,最终一致认为,《项链》这篇小说的结尾是无法超越的,如果作者把大家所设想的这些结尾给写出来,就会显得索然无味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小说的魅力所在。

二、结合电影进行小说教学

由于小说的经典性,很多小说都被搬上了银幕。为激发高中生学习小说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教师可适当结合电影进行教学,效果很好。

在教学《项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电影《项链》给学生看。看完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问题一:电影《项链》和小说《项链》对比,你认为电影中玛蒂尔德捡菜叶的镜头设计得是否合理?(电影中呈现出这样一个片段:在还债的过程中,玛蒂尔德看到腐烂的菜叶,就会毫不犹豫地捡起来,连乞丐都对她投以鄙夷的目光。)小说中并没有写到这点,请发表你的看法。问题二: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当罗瓦赛尔先生为了还债深夜还在替别人抄写账目的时候,玛蒂尔德对他说道:“为了还债我们就别要孩子了。”而影片中玛蒂尔德后来与带着孩子散步的福雷斯蒂埃太太再次相遇时对其孩子的特写,又有何意味呢?请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小说的写作意图更加明确。

三、结合表演进行小说教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还可以结合表演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对小说的理解,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在执教《项链》之前,我就要求学生分小组对小说进行角色扮演。接到这一任务后,学生表现得很积极,对小说中的角色进行反复揣摩。在进行表演的时候,每个小组都呈现出了自己编写的课本剧,加入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这个小组的表演:

福:你刚才说,你买了一串钻石项链还给我?

玛:是的,你没看出来吧?简直一模一样!(玛蒂尔德快乐地笑了,自豪、天真,可福雷斯蒂埃太太却一言不发。)

玛:怎么了,福雷斯蒂埃太太?难道你还在生气吗?

福:亲爱的玛蒂尔德,我必须告诉你……

玛:什么!

福:我那串是假的呀,至多值五百法郎!可却让你……(玛蒂尔德愣住了,但微笑很快又呈现。)

玛:也好,因为那让我学会了一样东西——生活。

这段表演不仅改编了小说中的语言,还增加了对课文结尾的续写,在表演过程中的细微动作也非常耐人寻味,赢得了满堂喝彩。

为了更好地演绎小说中的角色,学生往往会对小说进行反复阅读,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小说的内容自然而然就会被学生理解和吸收。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效果要好很多。

总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关注中考动向 掌握命题方法 下一篇: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