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看花,黄麻纤维拓展新产业谋发展

时间:2022-09-19 12:43:52

下马看花,黄麻纤维拓展新产业谋发展

黄麻原产于国外,它是椴树科黄麻属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黄麻由于其价格相对低廉在我国的种植量和用途都非常广泛,是仅次于棉花的天然纤维植物。黄麻纤维是长而柔软的,能发出一种类似黄金般的光泽,并且可以织成高强度的粗糙的细丝。因此,行业内也称其为“黄金纤维”。

我国人民栽培黄麻的历史悠久,早在北宋《图经本草》中就有黄麻形态的简单描述,我国有着丰富的黄麻资源,是继印度和孟加拉国之后世界黄麻及其制品的第三大生产国。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黄麻加工中的纤维分离度低、可纺性差、脱色难、有刺痒感等关键技术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以至于其主要用来纺织麻袋、粗麻布,没有形成高性能黄麻制品及其综合利用的产业化。

剪不断、理还乱的黄麻情结

说起黄麻,大部分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特别是南方的人对于它的印象应该说基本来自于童年或者幼年时期。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常见的天然纺织纤维植物,或多或少都在曾经的那个年代改变过很多人的命运。第一次见到地里的黄麻大约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被家里的长辈带着回老家才有缘邂逅这种“神奇”的植物。

那时候老家的乡亲们普遍没有搞什么副业,唯独是这布满山坡田间的黄麻据说能换来一点油盐钱帮补家用。当然,那时候的我是不认识这种乡亲们口中说的“麻草”。只是感觉它们都长得很茂密,并且跟一般的草不同,它们长得跟树差不多高。农村的一切对于初来乍到的我来说都是新鲜的,当农村的玩伴带我到黄麻林里面对偷摘来的广柑进行“分赃”时,我才从他们的口中得知,黄麻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能驱各种昆虫。特别是夏天,人在黄麻林里自然能避免蚊蝇的滋扰。

长大之后,由于工作的关系隔三岔五就往老家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对黄麻和黄麻纤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收获之后的黄麻被扎成捆,置于村头一口20世纪60年代时期修筑的堰塘里浸泡起来。每家每户用不同颜色的布头或是绳子绑在黄麻捆上,用以区分这捆黄麻的所有人。

一般情况下,在浸泡一段时间之后人们才会对黄麻进行后续的扒皮处理。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说哪家的小孩要急着缴学费抑或是有老人生病急需用钱的当口,这家人就会先扒黄麻皮再将其浸泡。据说这样做最终收获黄麻纤维成品的时间更短。不过,相对来说先浸泡的方法要更省工省力许多,黄麻在水中泡上一段时间以后,皮与茎干的粘连度就会小了许多,老百姓扒起皮来就更加容易。一般就在水边剥完顺手一洗一晾就成了黄麻纱。那个时候,西南地区的农村几乎是每家每户都种黄麻、纺麻丝、搓麻绳。

进入90年代之后,一轮胜过一轮的外出打工潮涌进了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毋庸置疑的是,打工赚到的钱显然比种植黄麻更多。于是乎,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除了留守的老人就再也没有多少人种植黄麻了。然而,对于黄麻产业带来“灭顶之灾”的是来自于我国粮食市场放开之后,国家不再强调粮食的储运过程中必须使用黄麻袋作为包装物的政策性变化。市场的突然萎缩,直接使得这份曾经火热的副业在农村已渐渐消失。

从客观上看,在极短的时间内合成纤维以及塑料包装等很快就取代了黄麻纤维在粮食包装行业的地位,导致了我国黄麻产业的急剧萎缩,全国黄麻的种植面积由1500万亩减少到100万亩;黄麻袋的产量也由鼎盛时期的8亿多条迅速减少到1999年的不足1亿条;同时期,全国约90%以上的黄麻纺织企业倒闭。

诚然,黄麻产业遭遇的危机、遇到的困难从小处看也仅仅只是我国纺织行业中的一个小问题。但是,如果从大处看、从长远看则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判断。首先,黄麻是天然植物纤维,可以自行降解、可以循环使用,对于环保是非常有利的。另外,黄麻种植规模的增减又是一个切实关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就业的“三农问题”。

如何才能有效化解黄麻产业遇到的危机,解决它面临的困难呢?实际上,黄麻行业的有识之士都心知肚明,只有深入调整黄麻的产业结构,努力创新黄麻纤维的新产品,尽快突破黄麻加工中的技术瓶颈才是根本之道。

新思路、新概念的黄麻产品

2010年,又一条连通四川和重庆两地的“南大梁”高速公路正式开工。然而众所周知的“蜀道难”问题,在川东北丘陵地区则表现为遇到暴雨或者持续性阴雨天气时,公路护坡等险峻处极易出现塌方、落石甚至是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川东北地区修路能否按计划完工很多时候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并且,对于这个问题的治理也一直没有“药到病除”的良方。往往是白天刚刚整治完工,晚上突来一场暴雨之后所有的辛苦都白费了。

2012年3月初,距“南大梁”高速公路计划完工的时间还有半年。此时正是桃花开、梨花笑、油菜花儿遍地闹,户外踏青的好时节,周末我便邀约两三好友前往邻近县乡玩耍。但由于城镇化进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整个城市周边就如同一个沸腾的大工地。到处都在造楼修路架桥,随行的驾驶员朋友又是新手上路没有什么经验,一番东转西转之后就彻底昏了头,不知不觉间就把车开到“南大梁”高速公路筑路工地旁并且陷在了泥里。

趁等待救援的时机,我信步走进工地一边“窥视”新高速的雏形一边跟工人师傅们攀谈起来。当问及公路护坡、边坡、挡墙等处理是否仍困难重重时,一位工头模样的中年人得意洋洋地指着前方一片草木茂密的地方告诉我说:“现在不存在垮塌的问题了,还可以在上面种草、栽花保持水土。”他的回答让我很意外,同时,如何解决的这个技术性难题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在这位工头的带领下,我们径直来到了那边被“处理过”的护坡,翻开表面的草皮,一种网状覆盖物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黄麻土工布”,一个名词随即也从工头的嘴里冒了出来。

据了解,黄麻土工布是黄红麻纤维制成的网眼结构重厚形织物,它不但能有效地减少坡面径流和土壤侵蚀,同时其自然纤维特性能调节改善土壤温、湿度条件,从而有效地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另外,黄麻土工布的覆盖及降解,减少了土壤黏粒流失,具有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肥力的作用。因此,黄麻土工布是一种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优良水土保持材料,在国际水土保持领域中被誉为“土壤抢救物”和“防流失物”,并且,我们目前使用的黄麻土工布基本上都是用低等麻或麻纺下脚料织成,具有价格方面的优势。

听完工头的介绍,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黄麻纤维还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实际上,以前在四川大竹调查苎麻行业相关情况时就听说过这种黄麻纤维的土工布。老百姓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在当地特有的红壤丘陵坡面使用黄麻土工布覆盖后再种植苎麻。据说,不仅缓解了当地比较尖锐的麻粮争地问题,同时提高了苎麻的出麻率,增加了苎麻的纤维产量,并且还能有效解决这种红壤土坡地的水土流失问题。

应该说,如果黄麻土工布能够在我国的道路施工以及水土保持中大量使用,不但能有效地提高麻农的种植积极性,增加我国黄麻的种植面积,促进我国黄麻产业的全面复苏,也能为我国的水土保持、环境改善带来切实的效果。但是由于资金、技术、观念等方面的原因,黄麻土工布的使用目前在我国上述工作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黄麻土工布市场的潜力还是十分巨大的,值得我们相关的黄麻纤维及其制品生产企业去进一步挖掘、开拓。

我国黄麻行业和其他传统产业一样,都面临着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长久以来,由于黄麻产品染色性能差、刺痒感严重等天生缺陷,让黄麻纤维资源只能用于粗放型纺织品,难以在服装和家纺面料领域得到有效利用。

不过值得我们高兴的是,我国有关科研院所和专家早已经将黄麻的问题作为了科技攻关的重点,并且已经突破了黄麻纤维用于服装和家纺面料领域的精细化关键技术瓶颈,发明了精细化黄麻纤维纺织加工关键技术,并开发出了系列黄麻纤维制品,实现了黄麻纤维资源的服装和家纺面料方面的产业化应用。据了解,国内一家大学和纺织企业合作进行了黄麻纤维的规模化应用,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年产5000吨精细化黄麻纤维的生产能力,每年精细化黄麻纤维及产品销售额达到7.67亿元,出口创汇2303万美元。

另外,我国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在模压汽车内饰件生产中的应用也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国内一些公司已经成功将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开发应用到如各种汽车内饰件、车门内饰板、车顶衬垫、行李舱衬垫以及衣帽架等地方。

实事求是地说,只要我国黄麻生产企业不断创新思路、开发出新产品,那么黄麻产业的振兴并不会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做不大、做不强的黄麻质量

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张世平介绍,他认为,黄麻产业目前已经基本度过了结构调整时期,行业生产规模严重萎缩的状况基本得到缓解。因此,在我国黄麻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之后,国内黄麻纺织企业对于黄麻纱线的进口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由于孟加拉国产的黄麻纤维色泽、强度和手感最佳,备受国际市场“宠爱”,所以目前,我国进口黄麻主要来自孟加拉。进口等级分别为(白麻)BWB、BWC、BW D和(红麻)BTB、BTC、BTD六个等级。

不过,在黄麻纱的进口过程中,一些不良现象仍然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警惕。比如,台州检验检疫局临海办在从孟加拉国进口的一批黄麻集装箱内截获多头活体赤拟谷盗、谷蚁形甲、缢胸谷盗三种储藏物甲虫及两头拟步甲科土潜属昆虫,并在箱底内沿两侧截获大量兵豆种子。这些昆虫、种子都属于外来入侵的有害生物。

我国主要产黄麻的地区原来有浙江的萧山、海宁一带,以及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原主要产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当地农民早已经不愿种黄麻。所以沿海、南方一带已经没有黄麻出产了。目前,中国的黄麻种植主要在中部河南的固始和安徽的六安一带以及湖北、湖南、四川、广西一带还有少量的种植。

长期以来,国产黄麻纤维的原材料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究其原因,还是我国广大黄麻种植户对于科学种麻、割麻的意识不强,相关技术掌握不够。在黄麻原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凭经验干、随意干的做法仍然很普遍。

黄麻有鲜皮脱胶、干皮脱胶和带秆脱胶三种方法。先将麻皮或麻茎扎成捆,浸没于池水或流水中,浸泡时间视水温而定,利用微生物发酵脱胶。待脱胶适度即行取出,在流水中洗净晒干即成熟麻(精洗麻),为纺纱厂的原料。黄麻韧皮纤维的剥制和脱胶直接关系到黄麻纤维质量的优劣。生产过程中,首先黄麻麻茎收割要及时。过早则纤维产量低、强度差;过迟则纤维粗硬,剥制和脱胶困难。其次是脱胶宜适度地掌握,偏生则纤维松散不够,过度则强度减弱,影响工艺纤维的长度。再者,黄麻韧皮纤维剥洗应洁净,否则杂质残留纤维上影响可纺性,使黄麻纱的质量下降。

目前,在我国纺织服装市场上除了纯黄麻产品外,长期以来,黄麻还和其他天然纤维混纺制成各种混纺织物。混纺对象主要是动物毛纤维,用以制作地毯和毛毯或者与棉混纺,用以制作黄麻和棉混纺的夏装。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黄麻纺织技术的突破性发展,黄麻纤维与合成纤维混纺的产品也逐渐开始增多起来。其中黄麻纤维与合成纤维,比如聚丙烯和聚丙烯腈以及粘胶人造丝纤维混纺,制成的各种类型的毛毯、地毯等。这种地毯的质量,包括强力、伸长、热绝缘值都可以和羊毛毛毯相比,但是价格比同样质量的羊毛毛毯便宜很多。

不过,利用黄麻纤维混纺制成的这种毛毯一方面能替代羊毛毛毯让消费者获得实惠,但另外一方面也给制作假冒伪劣者蒙骗消费者埋下了伏笔。据了解,这种利用黄麻毛毯、地毯冒充高档产品的现象在一些偏远地方和网络购物中还比较猖獗。希望广大消费购买这类产品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实际上,作为绿色包装的一种,黄麻布、袋在国内仍然还有一定的消费市场。比如说,作为传统产品的延伸黄麻织物用于树干包扎、防寒冻和虫害的包树布。也就是说,黄麻纤维在产业用途上的发展前景目前要高于服装用。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提速,大部分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加剧,国家对于治沙保土绿化会更加重视,投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势必对于用于治沙保土、护坡护堤的网状黄麻土工布,用于道路建设、无土草皮的毡状黄麻席垫等土工产品的需求增加。这些情况为黄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同时,黄麻纺织品具有的绿色、环保、可降解等特点,也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当前绿色环保型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麻纺织行业是我国具有资源、生产和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天然纤维特色产业。其中苎麻、亚麻纺织的生产和贸易还占据世界首位,但是受目前我国麻类纤维产量的限制,我国麻类纤维加工总量在天然纤维中仅占1%的比例。全力加大我国麻纺行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黄麻纤维有着诸多优良特点,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将在诸多产业中大有可为之处,尤其是纺织服装业、复合材料和产业用纺织品方面。只要我们加强对黄麻纤维进行精细化加工的研究深入,再与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相结合,那么我国黄麻纤维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上一篇: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探讨 下一篇:“无染之路”:协同创新产品开发模式 陈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