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对少数民族护理学生沟通的影响

时间:2022-09-18 10:29:00

PBL教学对少数民族护理学生沟通的影响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讨论来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将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2]。本研究结合《妇产科护理学》部分章节内容,通过对少数民族护理学生进行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探讨PBL教学方法对少数民族护理学生沟通能力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医学高校护理教育质量及水平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1届某医学高校护理4班50名少数民族护理学生为传统教学组,选择同校同届1班51位少数民族护理学生为PBL教学组,两组护理学生均为女性,年龄20~22岁,入学时文化程度均为高中,教学大纲一致,授课章节、授课教师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1.2.1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理论课:板书和多媒体授课。实验课:教师带领学生看病人教师演示与患者沟通收集资料学生模仿收集资料学生书写护理病历。1.2.2PBL教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理论课:教师将学生分组并阶梯式发放病例资料,学生根据病例资料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讨论总结解决问题,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承担PBL导师角色,适时引导学生。实验课:教师带领学生看病人学生与患者沟通收集资料学生书写护理病历。

1.3评估指标

通过护理学生与患者沟通后护理病历资料收集情况、对自身沟通能力提高的评价、患者对两组学生沟通能力的评价进行评估比较。其中护理病历资料收集书写后60分以下评价指标为差,60~69分评价指标为合格,70~89分评价指标为良,90~100分评价指标为优。学生自我评价由问卷调查表获得指标,调查表中“显著提高”及“有所提高”指标为提高,“变化不大”及“无提高”指标为变化不大。患者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评价指标中,问卷调查中“非常满意”与“较满意”指标为良好,“一般”及“不满意”指标为一般。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两组学生与患者沟通后护理病历资料收集情况比较、对自身沟通能力提高评价情况比较、患者对两组学生沟通能力的评价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PBL教学组与患者沟通后护理病历资料收集情况(χ2=22.18,P<0.05)、对自身沟通能力提高的评价情况(χ2=12.76,P<0.05)和患者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评价情况(χ2=23.6,P<0.05)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

3讨论

实施过程中发现,在不断的查找资料及沟通讨论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护理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增强,汉语表达能力提高,沟通技巧增加,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收集到客观、完整的护理病例资料。本研究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由老师输入式授课,少数民族护理学生语言沟通机会较少,PBL教学方式则弥补了此不足,鼓励小组中的每个人都积极发言,参与讨论,使同学之间有了更多接触和合作的机会。同时,PBL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变得轻松活泼,在环境的影响及大家的带动下,性格内向、寡言的护理学生也从不敢发言到敢于发言到积极发言,通过讨论沟通,不仅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获取了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护理学生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使沟通及时有效,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PBL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讨论,每次讨论都是一次加强学生相互分享学习成果的活动,培养了少数民族护理学生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同时,为了获取客观完整的病例资料信息,少数民族护理学生在与患者和医护人员沟通过程中要使用汉语,病例资料的收集及书写也要用汉语,因此明显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汉语表达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增加了有效沟通的积极因素,提高了沟通能力,为顺利适应临床工作,进行有效、高效的沟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由此可见,在新疆医学高校少数民族护理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少数民族护理学生的沟通能力,为护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少数民族护理学生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思路。

作者:杨惠玲 何斌 曹江勇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第五附属医院医保办

上一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下一篇: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