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9-18 09:32:49

论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工程,由于其建设投入大、公益性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基础设施功能,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质量 存在问题 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明显加快,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同时,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涉及到建设点多、面广、量大以及工作难度较大,致使因为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水利工程事故常有发生,这给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了重大损失。近年来,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普遍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正确使用国家投资、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目前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管理不规范,质量意识薄弱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迫于施工进度的压力,为了避免因工期延误而遭索赔,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往往是以工期优先,显然是重进度轻质量,这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此外,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及项目法人行为极不规范,主要体现在 (1)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2)质量意识薄弱,管理松懈,项目法人责任制不够落实。(3)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压价,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压缩质量成本和质量投入。(4)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1.2 水利工程前期勘测和设计不规范

部分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分析深度不够,缺乏对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全面、综合的分析,特别是在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中很少进行可行性研究,致使设计常常不合理或不符合规范,严重影响了设计方案的比选,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进而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等。

1.3 监理市场不规范,施工混乱

临理队伍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工程时常多次转分包,层层收管理费、资金流失,至使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施工不按规范,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粗放。

1.4 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不够,技术力量薄弱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部分水利工程设计人员、施工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和业务水平不高的现象,对于工程上的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这些人员无法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不能很好地掌握新技术、新工艺,难以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应对措施

2.1 规范水利建筑秩序,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1)要强化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格建筑活动主体资格管理体制和承发包管理、项目管理。严格查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证监理,借证卖照、资质挂靠等到违法违纪行为。(2)要加强建材市场材料、产品、设备监督,杜绝以次充好,防止不合格进入施工现场。(3)要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4)要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杜绝“三边”工程。要严格挑选施工队伍,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要按工程实际需要把建设资金落实到位;要鼓励质量创优,实行优质优价,严禁盲目压价;要保证有合理的设计、施工工期,防止盲目抢进度、赶工期的现象。

2.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设计标准

设计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对的高低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够大大地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定期举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及时掌握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促使其提高设计资质和技术水平。

2.3 拓展质监职能,提升工程质量等级

随着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防洪抗洪能力的日益显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防洪安全及环境保护,影响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此,在质量监督的手段上也应采取各种措施如:(1)严格依法治理。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防等单位加强《建筑法》等相关法规宣传力度,紧抓勘察、设计问题,使质量从源头得到保证。(2)以工程质量达标为目的,加大力度促进企业健全质量保证体系。(3)建设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往往发生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一旦控制这两个阶段的工程质量,隐患就基本可以消除。特别应对基坑开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地下防水工程、主体结构模板支撑系统、钢筋绑扎、机电设备、金结安装等工程中所涉及的运转设备加强检查,对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试块制作、标准养护及同条件养护做重点抽查。

2.4 严格技术管理,事后严肃把关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并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工程验收等一系列程序工作。并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要害部位或质量有疑问的部位进行事后复检,如沉降观察、几何尺寸复测等,严格按照质量评审标准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组织验收认证。

以上只是一般情况来说明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优化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实事求是,根据本单位的工程施工特点和具体条件,结合施工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钟庆华.《水利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

[2]赵宏龙.《试议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方法》.《治淮》,2001年01期.

[3]李文明,张晓兰.做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J].中国水利,2010.

[4]刘亨忠.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

上一篇:厚壁管道对接焊缝的射线探伤技术 下一篇:机械基础设计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