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9-18 08:20:56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6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术式行子宫全切除。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恢复等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子宫

近年来,广大育龄妇女中,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逐年增多,据统计至少有20%的育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1]且青年化。通过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刮片检查发现生育年龄的妇女中患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膜氏囊肿)的比例上升。故传统的子宫全切除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宫颈的处理均不十分满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取传统的子宫全切和子宫次全切除之优点,达到了防止宫颈残端癌,保持盆底结构、阴道完整性和部分宫颈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全切除术60例(60例患者均伴有慢性宫颈炎),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术前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阴道镜或宫颈刮片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研究组年龄35~55岁,平均45岁,其中黏膜下肌瘤5例,多发性肌瘤15例,子宫腺肌瘤6例,功血4例。30例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0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贫血6例,合并高血压5例。选择同期的30例作为对照组,其年龄分布与疾病类型与研究组相似,均无严重合并症,两组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均正常。

1.2 手术方法

1.2.1 研究组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下腹正中纵切口或下腹横切口,逐成进腹,按传统的子宫全切除步骤切断结扎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与输卵管或骨盆漏斗韧带,分离剪开阔韧带间组织至子宫峡部水平,向下略推膀胱,切断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主、骶韧带不予处理,然后开始处理宫颈-即筋膜下脱袖式切除子宫[2]。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部稍高处作一环形深约2~3 mm切口,向上牵引子宫,用鼠齿钳钳住宫颈切缘组织(筋膜),钝性、锐性结合分离宫颈筋膜达宫颈阴道部,主韧带骶韧带随剥离的筋膜下移与宫颈分离,不需钳夹处理,紧贴宫颈环切阴道穹隆一周切除子宫,碘伏纱布消毒阴道残端,以1号可吸收合成缝线间断缝合阴道残端,再连续缝合宫颈筋膜层以包埋阴道残端,以0号可吸收合成缝线缝合盆腹膜及包埋双侧附件的残端。

1.2.2 对照组 麻醉法同研究组,常规进腹后按传统子宫全切除术式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手术均成功,术中无例并发症发生。

2.1 两组手术时间,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不需处理宫颈主韧带及骶韧带,手术步骤少,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伤口甲级愈合率,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见表1。

2.2 术后随访 术后1~6个月,对60例患者进行门诊随访,所有患者康复良好,研究组30例患者阴道残端愈合良好,无一例残端息肉,无腹痛、肠粘连、盆腔坠胀感,大小便无异常。对照组30例患者有4例发生阴道残端息肉,有2例阴道前壁轻度膨出。

3 讨论

子宫全切除术是妇科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且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近年来屡见报道,方式各异。其目的在于:①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盆底结构的完整;②简化术式,减少副损伤;③最大限度地切除了可能带来隐患的组织。通过临床实践及随访,我们对该术式有了新的认识。

3.1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消除了次全子宫切除宫颈残端癌之顾虑,虽残端癌的发病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处理相当困难,致使部分有保留宫颈要求的切除了无病的宫颈、筋膜内子宫全切除使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提供了安全的保证。

3.2 保持了盆底阴道完整性,保留子宫主韧带和骶韧带筋膜缝合形成了新的中心腱,即形成一新的,光滑的实体宫颈,维护盆底的支撑结构,使其他脏器保持在正常位置,随访已证实术后性生活几乎无影响。

3.3 手术难度降低,避免了处理宫颈主韧带和子宫骶韧带时可能发生的输尿管损伤,尤其适用于慢性宫颈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的宫颈周围粘连时的子宫全切除。手术创面小,尤其是膀胱的剥离面小,血肿及感染减少了,术后发病率也降低。

3.4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子宫动脉下行支未切断,有利于阴道残端愈合,减少局部炎性反应及术后出血,且阴道完整的供血系统是正常性生活的基本保证。

3.5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术式简单,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残端愈合良好,无一例阴道残端出血,术后恢复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卫生出版社,2008:9669.

[2] 张建青.半腹膜外子宫韧带集束结扎法子宫切除术式探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5):303.

上一篇:年轻妇女宫颈癌29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结局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