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Th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

时间:2022-09-18 06:11:48

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Th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Th亚群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体内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GM-CSF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TH1/TH2细胞因子偏移的影响。结果:患者治疗后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GM-CSF平均水平分别为(159.78±11.98)、(18.50±2.39)、(58.20±5.29)、(173.01±30.01)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09.89±20.01)、(31.23±3.28)、(90.05±5.08)、(294.32±31.9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地塞米松,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亚群细胞因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免役机制多为血中出现血小板糖体,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多是因为疾病后期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减退时就医治疗时发现,多数患者常无明显病发原因[1]。有研究显示[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是一种TH1相关细胞因子优势病, TH1/TH2失衡可能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临床已经证实[3],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偏移的影响。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为(48±3.0)岁,以上研究对象均未患有其它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及结核等。

1.2方法

研究对象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40mg/d,连用4d,2w/每疗程,共用2~4个疗程。治疗前后采集研究对象患者外周血5mL,肝素抗凝。采用ELISA方法(试剂盒为购自美国eBioscience公司)检测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中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GM-CSF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统计分析方法

以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即当P

2.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血中Th亚群细胞因子的变化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GM-CSF明显下调,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治疗前后患者血中Th亚群细胞因子的变化(X±S)

2.2治疗前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比值的变化

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治疗前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比值的变化

3.讨论

有关研究报道[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巨核细胞、血小板发育过程中受到特异性破坏,即血中抗体与巨核细胞、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导致巨核细胞、血小板降解数量减少的一种免役性疾病。有研究发现[5],TH1/TH2失衡可能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一直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都选治疗方法,其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免疫反应的发生。有报道显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机制,不仅因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抗体的减少,还可能是因为其可以下调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GM-CSF的表达水平,上调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的平均表达水平,纠正TH1/TH2的偏移。

本研究通过比较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相关Th亚群细胞因子,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Th亚群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有效避开了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降低研究结果所存在的误差。本研究发现患者治疗后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GM-CSF平均水平分别为(159.78±11.98)、(18.50±2.39)、(58.20±5.29)、(173.01±30.01)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09.89±20.01)、(31.23±3.28)、(90.05±5.08)、(294.32±31.9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大剂量地塞米松可明显下调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GM-CSF的表达水平,上调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的平均表达水平,下调TH1/TH2的比值,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赵敏蕾,金炀缙,刘伟红,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8):1945-1946.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 (3):20-20.

[3] 冉昌丽. 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 医学综述,2014,20(3):420-423.

[4] 杜以萍,张充力,毕珍宁. 糖皮质激素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 血栓与止血学,2014,20(2):79-80.

[5] 潘旭. 婴幼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8):72-73.

上一篇: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88例回顾性分析 下一篇: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