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语文报》有效阅读的策略

时间:2022-09-18 05:43:08

促进《语文报》有效阅读的策略

【摘要】新课程倡导阅读积累,加强课外阅读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最普遍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报》以它内容丰富,具有语文性、时代感和信息感强等特点,在众多的课外读物中脱颖而出,被老师推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助手。本文结合《语文报》不同版面的内容和特点,指导学生运用浏览、参考、借鉴、品析、摘记、聚焦的策略,对《语文报》进行分类阅读,以促进其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报》;课外阅读;分类阅读;有效性

《语文报》(八年级版)栏目众多,阅读量大,视野开阔。有人文咨询、阅读辅导、文学欣赏、汉语讲习、文化广角等常规版面,各版的内容均有各自的特点,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而开。内容充实,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且文章篇幅短小,阅读灵便,也就解决了初中生课外阅读时间少的问题,很好的弥补了学生对课外文学知识的了解。但现实中学生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的无计划方向的低效阅读比比皆是,若要真正发挥它的多样作用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读”字所能做到的。

基于此,为了提高学生读报的有效性,以更好的发挥《语文报》的学习辅助作用,在本学期我就《语文报》有效阅读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分类阅读方法指导的实践。

一、浏览“人文资讯”,拓宽文学面

《语文报》首页“人文资讯”栏目,大致有这么几个板块:语文台历、心灵氧吧、名人面对面等。对于这一版面的内容笔者指导学生运用“浏览”的方式来阅读。阅读学研究认为,大略地看,泛泛地阅读叫浏览。浏览对材料的整体内容不求仔细和深入的理解,只求了解大概内容,其主要目的是要从材料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吸收,或者予以留心。要想具有广博的知识必须学习浏览,且多多浏览。

在“语文台历”里浏览学生可以了解到雨果的创作、郭沫若的才情、王蒙的幽默、福楼拜的勤奋、齐白石的人格……;在“心灵氧吧”里浏览《从一个微笑开始》、《行动的力量》、《心中的风景》等这些富有哲理的精品短文,无疑是给自己思想一次享受,是对思想的一次次地慰藉;在“名人面对面”里浏览,可以找到学生学习的良师诤友,感受名人学习语文的思想。

浏览“人文资讯”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二、参考“阅读辅导”,促教材学习

参考就是利用有关资料帮助学习、研究或了解情况。《语文报》是贴近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在“阅读辅导”这一版面中就有与学生教材相配套的内容,有“课文导读”、“拓展延伸”、“预习指津”和“单元测试”等,对学生的教材学习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能对课文学习起促进作用。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时学会参考这一版面中的“课文导读”和“预习指津”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参考“拓展延伸”有利于恐固课文学习并提升语文能力。

例如在《芦花荡》课文预习这一块中,学生参考后不仅明确了本课的重点字词,感知了课文内容,还在“专家小贴士”中了解了该小说的创作背景、孙犁作品的艺术特色等,帮助了学生对本文主题的把握。再如在学森祥《台阶》一文讨论“文中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时,同学们纷纷回答道“勤劳、老实、少言寡语、不服老”,但有一个同学回答与众不同说父亲是个“有点虚荣、有点可悲的人”,问其从文中哪里看出来时,他挠挠头很诚实地说是从《语文报》上看来的,当着同学们的窃笑,我表扬他是个聪明的人,善于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且报也读得很用心、仔细,是个好习惯,其他同学应该多向他学习才对。

除外,与此类似的栏目还有“自我检测”、“单元练兵场”等,这些练习是对学生课内所学的巩固,是对课内所学的延伸迁移。能利用身边的资料来帮助自己的学习无疑是一种聪明之举。

三、借鉴“习作讲评”,提升写作能力

学以致用是任何学习的最高法则。正如宋代朱熹所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作文;学生看《语文报》,最感兴趣的就是学生作文。《语文报》中“习作讲评”这一版面刊登了很多优秀的同龄人习作,对于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可以指导他们去模仿这些习作;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指导学生从中借鉴、吸取精华,全面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特别是习作后面的“简评”,要求学生必读并从中领会该习作的成功之处,并“借鉴”他人的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模仿、借鉴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平时注意学习、摘录、搜集各种写作材料,并在自己写作时大胆化用,化用材料、化用观点、化用语言。

在“写作指南”中,从材料的搜集、结构的运用、写作的引导到精彩片段、佳作的展示都有详细的介绍,是对学生很详尽的习作指导,非常值得学生阅读与借鉴。有一学生借鉴学生佳作《微笑的力量》小标题格式“微笑・阳光、微笑・细雨、微笑・春风”创作了“品质・山水篇、品质・生活篇、品质・人文篇”的《品质山水,品质桐庐》一文,获得了县二等奖。

四、品析“文学欣赏”,培养人文素养

“文学欣赏”版面精选的都是一些经典名家美文,对于这样高质量的语文学习材料自然我让学生选用“品析”的阅读方法。品析即品词析句,是语文教育的本真。以经典的名家美文为载体,去阅读文章品析文章,不仅可以从中吸收大量的系统的阅读写作技巧,而在品析过程中充分利用语言材料,去品析文中的“美”,感受名家的风范。即使是简要品析也罢,关键是唤醒学生积极主动品析文学作品的意识,这在我们初中阶段是一重要的能力,且培养难度也较大。

对美文品析的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给美文写批注、写读后感言,不在乎品析的多与少,不在于质量的高与低,只要读了之后对自己有所斩获即可。一个学生在读了张爱玲的《非走不可的弯路》(《语文报》2010年第4期)后在周记中写下这样的感悟:年轻真好,无忧无虑,满怀憧憬。可任性的我们总喜欢走一条每个人非走不可的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那是我们为成长所付出的代价。不必害怕,不必后悔,只要我们肯吸取教训,不走同样的弯路就好。是啊,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

品析这些文质兼美、有时代气息的文章,体味其中渗透的人文情怀,如同聆听一个个长者的教诲,促进了精神的成长,阅读理解能力也自然随之提高。初中生课业负担重,没有太多时间阅读几十万字的课外书,但是在这里只要花上十几分钟 ,就能接受一次心灵的洗涤,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五、摘记“汉语讲习”,积累语文知识

“汉语讲习”版面中涉及了很多语文基础知识,可以说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位课外辅导老师。其中还有一些趣味语文知识:猜谜、成语接龙、谐趣小品……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寓教于乐,效果更佳。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我鼓励学生读到经典或看到重要知识点时,学会做摘记,这样会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水平。

《语文报》(八年级2011年)上的《“八看”辨病句》《古代诗歌中“杨柳”的意象》《文言文翻译“五注意”》《比喻与非比喻的辨析》等纷纷成了学生摘记的对象,这些内容的摘记对学生学习语文是很有帮助的。其实,除了以上这些知识点需要摘记,报中还有许多经典文章、名品佳作,其写作的素材、优美的词句、富有哲理的句子或是出色的标题都可摘记,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当然对学生的摘记要进行指导,比如按内容分成“文学常识”、“语文知识”、“技法点拨”等几大类,再分成若干小块,这样分类分项的摘记内容清晰,需要时也能运用自如。

所以说读报不能纯粹只为了“读”而读,为了娱乐而读,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则幽默、一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看过就没了,因为没有“摘记”的阅读手段帮助记忆积累,所以即使有大量的阅读,也仍然会出现语感不强,语言贫乏的现象。

六、聚焦“文化广角”,感受多元文化

这一栏目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无论是民俗文化,还是电影文化;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运动文化,都会在这里聚集。当学生把目光聚焦在“文化广角”时,无疑是对自己知识的一次扩充。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各国的元旦习俗,有趣的筷子文化,闲章趣话,了解2007年诺贝尔奖的得主们,明白外国著名品牌名称的缘起等,课堂上、教材里无法得知的在这儿获得。虽隅居教室一角,窥报纸一面,竟知万里之外的多元文化。方寸之地,竟显无限风光。

《语文报》被誉为“中华语文第一报”,因为它是全面辅导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份报纸,为学生开辟了另一番广阔的阅读空间,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讲究方法的阅读,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报》有效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了读报,使写作教学“山重水复”中觅得“柳暗花明”的出路,使语文学习“半亩方塘”觅得另一“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阅读,让语文学习更轻松快乐》 杨叶.《语文报》高二版第19期

[3]《学生课外阅读需重指导、重氛围》.《广东教育(综合版)》,2009年第09期

上一篇: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下一篇:家长要注意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