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8 05:16:38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的几点思考

【摘 要】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森林提供木材的功能逐步消退,改善环境及为公众提供休憩功能正在逐步被加强。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小兴安岭这片壮美的山川林海,像一颗“祖母绿”镶嵌在祖国的北疆,森林覆盖率高达83.8%,并以其生长的红松纯林和红松针阔混交林面积大、蓄积多、材质好、价值高而著名于世,因此伊春被誉为“中国林都”、“红松故乡”。森林生态旅游的最佳旅游地。

【关键词】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策略

伊春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加快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把伊春建成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胜地,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步伐的客观要求。本文就伊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策略进行思考。

1.整合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针对季节效益差异明显的实际,按照“林海观光、森林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一体化的思路,根据不同区域森林生态旅游的资源特色,进一步优化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结构,科学开发四季旅游项目,加快建设东、南、北、中“四大旅游区”。北部旅游区突出“原始生态”特色,重点开发森林观光和休闲度假产品;东部旅游区突出“运动康体”特色,重点开发森林避暑养生产品;南部旅游区突出“冬季冰雪”特色,重点开发雪上、冰上旅游产品;中部旅游区突出“城市观光”特色,发挥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根据这个区域布局,集中打造系列化精品主题景区,即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伊春兴安国家森林公园、小兴安岭植物园、带岭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朗乡林中园为重点的林海观光主题景区;以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红星火山地质公园、南岔仙翁山、朗乡石林、桃山悬羊峰为重点的地质观光主题景区;以回龙湾旅游区、峰岩山寨生态旅游区、梅花河度假区、兴安湖水库度假区、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东升岛度假区、界江岛度假区为重点的休闲度假主题景区;以大丰河、依吉密河、金沙河、巴兰河、丰林河为重点的水上娱乐主题景区;以日月峡、梅花山、平顶山滑雪场为重点的冬季冰雪旅游度假主题景区;以桃山国际狩猎场、梅花河狩猎场、金山狩猎场为重点的特种旅游主题景区。同时,大力开发以铁力老金沟、金山屯老白山、上甘岭老钱柜、乌马河锅盔顶等抗联重要遗址为主的红色旅游资源,促进红色旅游与绿色环境、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2.打造森林生态旅游的产业格局

一是促进森林生态旅游创新发展。大力开发以登山、攀岩、滑雪、滑草、漂流等为重点的康体健身项目,加快山地、冰雪、漂流等比赛基地建设,促进体育旅游业发展。集中力量开展森林养生项目专项研究,尽快推出一批森林养生主打产品,促进疗养旅游业发展。加快推动以原始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为重点的森林科普旅游,以嘉荫龙骨山、红星火山口为重点的考古、探险旅游,以风力发电、矿山公园、地方特色产品生产为重点的工业旅游,以及森林房车游、自驾游和热气球观光等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新兴旅游业态发展。二是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大力开发以木雕、工艺画为代表的旅游纪念品系列,以特色种养产品精深加工为代表的山特产品系列,形成一批工艺精湛、独具特色、附加值高的旅游商品。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壮大旅游小商品生产集群。加强旅游销售网络建设,逐步建立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分布均衡,具有较强集散功能的旅游商品市场服务体系。三是培育壮大旅游企业。以资产和利益为纽带,整合现有旅游资源,组建伊春旅游发展集团,直接隶属市政府,实行实体化统一运营,待时机成熟之后,逐步推向市场。扶持重点旅游区(局)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声誉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通过旅游企业的带动,逐步提高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3.扩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市中心城区的旅游服务集散功能,加快建设以汤旺河水系、嘉荫界江为主的水路观光带,以小兴安岭风景观光道为主的陆路观光带,全力打造“哈尔滨一铁力一伊春一嘉荫”省内黄金旅游线。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把伊春周边市县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旅游线路承接进来,把伊春市的旅游线路延伸出去,共同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形成联手开拓市场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市内各县区之间、四大旅游区之间和重点景区之间的横向联合,逐步开通市内旅游线路,形成长线、短线、环线互为补充的旅游精品线路,加快伊春市旅游一体化进程。二是积极搞好节会促销活动。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办好黑龙江(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节。在严格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委托旅行社,将各类公务和商务活动安排在景区,提升景区知名度和人气,促进景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积极申办组织全国性、国际性的会展和文化、体育、经贸等活动,提高节会的影响力。组织旅游企业广泛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展销会,赴发达地区举办伊春旅游推介会,加强与三亚等旅游城市合作,联手打造中国旅游休闲度假热线和“北有伊春,南有三亚”的旅游联盟品牌,全方位拓宽推介渠道。三是统筹各种旅游资源,采取打捆宣传方式,统一打造“林都伊春、森林氧吧”特色形象,在央视等主要媒体黄金时段长期做好广告宣传。精心策划央视品牌栏目走进伊春,吸引战略投资者到伊春建设影视城,投拍影视片,请著名音乐人创作旅游歌曲。充分利用“中国?伊春”网、旅游信息网等现代传媒,采取专群结合的办法,拓宽宣传推介伊春的渠道。借助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城市经济转型、保护红松行动、停止森林主伐等重大事件,大力开展“事件营销”活动,通过大事要事进一步扩大“林都伊春”的知名度。

4.挖掘和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以发展旅游业提升竞争力,必须加强全市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以不断促进旅游从“看景点”到与“品文化”兼容。首先要突出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无论从规划设计还是到建筑风格样式都要渗透文化元素,这样既可以向游客展示地域文化的底蕴,又可以提升市民的精气神。同时,要将淘金文化、生态文化、鄂族文化、民俗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与景区景点巧妙融合,以增强其知识性、趣味性,从而提升景区景点的文化品位。在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突出以森林生态文化为核心,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提高旅游产品品位。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充分发挥文化专业队伍、社会演艺团体、大中专学校和民间艺人的作用,深入发掘小兴安岭森林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认真做好各类文化的整理和编撰工作。规范景区推介内容,统一解说词,统一导游词,统一宣传词。尽快创作出一批具有林区特色的高水平旅游文艺节目,并在旅游区设立专门的文化演出场所,根据游客的需求举办专门的文化演出。

上一篇:Applying SERVQUAL with API for medical tour... 下一篇:汉语负迁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