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登岳阳楼(其一)》的教学

时间:2022-09-18 04:05:54

浅说《登岳阳楼(其一)》的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登岳阳楼(其一)》是一篇吊古伤今的佳作。学生读这首诗时,因为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的缘故,较易读出这首诗的“悲”;并且凭借读诗的些许语感,也能感受到全诗忧国伤乱的情绪。但是,诗歌读到这个层面还只是浅显的。教师的教学目标在于,紧紧抓住“悲”字,引领学生深刻地体会“悲”的深刻意蕴,走进诗歌意境,充分感受诗人深沉的情感。

一、“读”为主线,涵泳吟诵

诗词教学离不开吟诵。教学中,需要根据诗词的自身特点做必要的朗诵指导。

[教学片断一]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是针对每句的字数而言的。讲到律诗,要注意每一行都有特定的称呼: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自由读一次,注意读准字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纠正字音。齐读。)

师:读诗除了要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之外,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大家自由演练一次,注意一下句子里面是如何停顿的?(请一生读。齐读。)

师以“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一句为例,简单介绍有时声音的停顿和语意的停顿是不一致的。(生再齐读。)

整堂课当中吟诵贯穿始终,特别是在对具体语句进行品析时,为了帮助理解诗歌的内容,更需要让学生读一读,细细体会诗歌中的味道。在这些反复的诵读当中,学生自然地会将一点一滴的所得所感投入其中,也会随着对诗歌意蕴把握得深入读得越来越好。

二、对比体验,联想描摹

(一)对比体验,感受悲之情绪

岳阳楼始建于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历代文人在此形胜之地,观赏“八百里洞庭”的壮丽景色,多豪迈之词。而陈与义因为身处特殊年代,有着国仇家恨,来此吟咏,山水之色竟平添悲意,这当中有着极大的反差,有必要引领学生去体会。

[教学片断二]

(多媒体图片展示洞庭湖美丽的风光)

师:现在假如你有幸来到岳阳,登上岳阳楼一览洞庭湖的景象,你会是怎样的一番心情和情绪呢?

生:心情舒畅、豪迈、心旷神怡、激动、自豪……

师:是啊,真如范仲淹《岳阳楼记》里所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而当诗人陈与义登上岳阳楼,他是否也是和我们有一样的感受呢?

生:不,无限悲。

师:诗人悲的是什么?因什么而悲呢?要解开这些为什么,我们就要从诗歌内容里去一探究竟。

这样的环节设置既是一个巧妙的过渡,同时,又能让学生在反差中关注“悲”这个字眼,产生疑惑,对课堂有一定的期待,能激活学生的兴趣。

(二)联想描摹,置身悲之诗境

要让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当中,联想并对想象中的景象进行必要的描摹是必要的。只有置身于诗境,才能够再现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内容。笔者在教学中有好几处这样的处理:

[教学片断三]

师:“登临吴蜀横分地”,带上你的情感读一下这句话好吗?(生读。)

师:作者此时在岳阳楼上徙倚,他的耳畔仿佛传来了战场上的声音,都会有哪些呢?

生:人声、马蹄声、兵器撞击声、离家失所的人的哭泣声、鲜血迸溅的声音……

师:而陈与义是在伤感三国吴蜀战争吗?

生:不,是伤今。

师小结:吴蜀之战,所有的战争,动辄十数万人的死亡。两军相争,互相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眼前的美景竟然是这样血腥的惨状!

[教学片断四]

师:“徙倚湖山欲暮时”,作者在哪里徘徊?

生:吴蜀横分地,当年的战场。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此时他的神态是怎样的?内心在想着什么,他想说什么?

生1:想到战争,心里十分悲痛。

生2: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哪里。

生3:想到国家所遭遇的一切,而自己却无力作为,内心很苦闷。

……

在联想和描摹的过程中,诗歌当中所展现的画面越来越清晰,情绪也越来越深沉地在学生中涌动,对于进一步走进文本是大有裨益的。

三、品言悟语,入情会意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读诗时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补白”,以扩充内容,展现完整的诗境。笔者在教学时重点设置了一个教学探讨环节,即“请同学们小声地反复朗读诗歌,用心品味,在字里行间去发现,哪些字词能够使你感受到陈与义的‘悲’呢?”。这一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沉入文本,徜徉文本,在文本间走好几个来回,抓住重点字词反复揣摩把玩,从而能够有比较深的情感体验。

这些关键词包括:“帘旌不动”,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动的“帘旌”恰是诗人不动的心情,其中早已着上了悲伤的颜色;“夕阳迟”、“欲暮时”,缓缓落下的夕阳不正是作者心中那不舍的早已灭亡的国家吗?;“吴蜀横分地”,眼前已不再是洞庭美景,而成为了血腥的战事耕耘之地;“徙倚”,人唯有在悲伤茫然、没有出路的时候徘徊,作者此时此刻心思全在家国;“三年多难”,国家多难,作者亦是饱受战争分离之苦;“白头”、“风霜”,年近四十之人何谈“白头”,我们分明看到了那个被灾难和苦痛折磨得饱经风霜的中年陈与义;“老木”、“沧波”,诗人的眼前已尽是伤心之景矣。

学生在阅读当中真达到了一个字词也不放过的程度,“睚眦必报”。通过这样的解读,“无限悲”的内涵被不断挖掘,忧国、感时、伤怀、思乡、念己……许多初读时读不出来的意蕴在此刻一一呈现,学生处于发现的快乐之中,更深切地体会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四、讨论探究,触摸诗心

笔者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常常在想,陈与义之所以能被钱钟书先生称为北南宋之交“最杰出的诗人”[1],不仅仅是因为他手法上师法杜甫且自成一格,更由于他的诗歌和杜甫一样有慷慨悲壮之风,格调较高。结合对诗人生平的了解,笔者更坚定了这种想法。

[教学片断五]

师:无限悲啊,无限悲。悲伤有用吗?(生纷纷摇头。)

师:对,悲伤不能解决国破家碎带给诗人的伤痛,悲伤不能帮助国家北复河山,帮助百姓家和团圆。在无限悲了之后,眼泪干了之后,总要面对生活,在座的同学,你们觉得我们的诗人该怎么做、会怎么做?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为国效力。

师:他真的这样做了……

(多媒体配音乐缓缓导入:作为一个心念国运民疾的士大夫,陈与义并没有停止奔走的脚步。公元1131年,陈与义辗转广西、广东、福建到达会稽。之后,陈与义积极参与政事,官职不断得到升迁,1137年正月,授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力主北进收复故土。可惜南宋朝廷早已安于偏安一隅,无心北复河山,陈与义引疾求去,身体愈差,终于在1138年11月含恨死于乌墩僧舍,终年四十九岁。)

师: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钱钟书先生评价他是“北南宋之交最杰出的诗人”了吗?

生表示赞同。

师:这就是陈与义,在悲伤中崛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陈与义,没有在悲伤中一蹶不振,而是凭着心念家国的博襟,奔波半生。让我们触摸陈与义这颗忧国忧民的诗心,再次齐读全诗。

基于学生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当中对杜甫的充分认识以及课堂中教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文人政治品格追求的介绍,这一环节的生成显得水到渠成。此刻,对于诗人那颗忧国伤怀的诗心,学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那个普通的不起眼的“悲”字已不再是初始的那点粗浅的认知。诗人的悲不是无助的哭泣,在这“悲”之中有悲戚、悲愤,甚至是悲壮。在古典诗词中,诗歌常常“传达出多层递进的意蕴”[2],对于此,如果只是停滞于表层的理解显然是不行的,对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诗词,做到真如大学问家朱熹所说的“涵泳诗书滋味长”,由浅入深地走进古典诗词的意境深处,体会古典诗词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陶文鹏.多重境界 意蕴层深[J].古典文学知识,2002,(07).

(姜恩华 浙江省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324000)

上一篇:职业技能大赛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关系的实证分... 下一篇:基于宜春旅游环境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