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故宫星巴克

时间:2022-09-18 03:12:07

我的名字叫故宫星巴克

2007年1月12日,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发现故宫的某个建筑里开着美国品牌咖啡店星巴克,他在博客里对此大声抗议,引起了一场世界遗产里该如何进行商业经营的旷日持久的大论战。

故宫星巴克事件如同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两者有着同样的繁缛和枝蔓丛生,若干章节分别可以叫“我,芮成钢”,“我的名字叫故宫”,“人们称我为爱国主义”,“我的名字叫星巴克”等等。同样,我们也可以把故事看作一个谋杀案,一场全球化对天朝上国优越感的谋杀。星巴克是否该被请出故宫只是整个故事的冰山一角,在它的下面有着一个超级庞大的实体,它包含了文化遗产的管理体制、商业道德、全球化、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帝国主义、世界主义、东方学、符号学等等。就让我们模仿《我的名字叫红》的小说结构,来讲述个与故宫星巴克有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星巴克

我的名字叫故宫星巴克。我住在紫禁城乾清宫南边的“九卿朝房”一角,店外面没有任何标志,店内也没有大的招牌,店旁边是卖旅游纪念品的柜台。我的体积比想象中的小,总面积只有十几平米,除了柜台,能够作为营业面积的也就5平米,两张袖珍小卓、五把木椅,只要四五个人同时进来就会局促不堪。与其他星巴克不同的是,因为地方太小,所以大部分都是外带。

为何我会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我想我是冒犯了人类遗产的威严。尽管如此,我仍然有些想不通,说我低贱,是连锁快餐,那么就在离我大约大到100米远隆宗门,摆放着几十张塑料桌椅,那是一家中式的快餐店,环境只能用脏、乱、差形容,不是更不卫生更不体面,为何无人指摘。如果说我是舶来货,那么故宫里有太多舶来货了,且不说自鸣钟,电灯,连太和殿大修也是和意大利合作。说到不和谐,端一杯星巴克咖啡坐在台阶上仰望宫殿,难道比身穿假龙袍凤袍,摆出奇形怪状的“帝后”更不和谐吗?

我的名字叫故宫

我的名字叫故宫。我从前的主人曾经在这里要求来自大洋彼岸的使节行叩拜礼,也曾经对那些送来礼物的国家说,我们天朝什么东西都有了。那些送来礼物的人最后送来枪炮,赶走了龙椅上的人,接着又是天翻地覆,最后,我的主人是每一个公民。

现在所有的人都在为一间十几平方的咖啡店吵得不可开交,在我看来,这并不算什么事,即便慈禧这些帝后在世,或许也一笑置之。真正致命的问题太多了,却无人提及。比如比较科学的计算,我的参观容量不应超过万人,但是去年购票参观者有876万人次,加上免票和接待群体,每年出入故宫的人数达千万人,高峰的日接待客流量有十几万人次,已经远远超过了接待的极限,对文物建筑破坏严重。我的城墙、房屋的墙壁和柱子和琉璃瓦已经斑驳不堪,地砖破坏得太严重了。在对我的所谓的开发中,除了卖票子,就是租房子。而在国外,博物馆对民众大多免费开放,对全民进行人文精神和传文化的教育,而它的运营、维护费用应该由国家来承担,这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我是一杯咖啡

我是一杯咖啡。在布拉格城堡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连体城堡群,由早至10世纪、晚至20世纪末的众多宫殿和教堂组成。在那些浓郁的波西米亚装饰风格的餐馆里,我是一杯普通的咖啡。在意大利主要文物古迹景点附近和博物馆内,在梵蒂冈,只要条件允许,大都设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休息区,一个角落,几张桌子,数把椅子,简洁的吧台,可口的食品,供游客歇歇脚,在那里,我是一杯普通的咖啡。在卢浮宫,在大英博物馆,都会有个地方供有人休憩品尝咖啡,在那里,我是一杯普通的咖啡。

在北京,在故宫,在这个庞大的宫殿里,今天已经容不下我,一杯咖啡。在这里,我不再是一杯普通的咖啡,而是一个“西方的符号”,一个“侵蚀中国文化”的符号。据说我破坏了“核心民族文化传统的完整性”。

慈禧没有拒绝过咖啡,还把它介绍给了宫眷。中国没有拒绝过咖啡,它早已成为平头百姓的日常饮料,为什么今天故宫要拒绝一杯普通的咖啡。

中华文明最大的特色是善于包容外来的文明,天马榴花自西来,今天中国传统的饮食、音乐、服饰、花卉、娱乐大量来自异域。为何此时此刻如此的不自信,恢弘的中华文明为何担心小小一杯咖啡就被侵蚀,难道它是如此弱不禁风?皇家园林可以建大水法,希腊柱,为何故宫就害怕一杯咖啡。我没有破坏任何景观,在一个隐蔽的角落,没有张扬的标识,为何就不能生存。

我,爱国牌咖啡

在整个事件中我从未露面,但我确实存在。我要努力消灭我的敌人,但不能让人发现我的存在。

我要破坏规则。基本的商业规则和契约可以打破。我有更庞大的借口,比如“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中西文化对抗”。尽管我听说荷兰人为了信用可以把钱贷给敌人。

我一直活着,延续了几百年。我不停地呼喊,口号可以让我刀枪不入,虽然在洋枪前倒下,但精神仍在。在今天,我仍然相信口号可以让中华文明不受侵蚀。

我的名字不停在换,今天,我的名字就叫国牌咖啡。我是一个影子,一个上国梦的投影。我要拾起打碎的梦。

事件回顾

2001年,美国全球连锁品牌咖啡店星巴克开进故宫。

2007年1月12日,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自己的博客中撰文指出,作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饮食文化代表符号”的星巴克开到了故宫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他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吉姆・当诺发出“抗议”,要求其将店铺撤出故宫。文章一出即在网络上引起轰动,点击量迅速突破50万。

1月14日,星巴克的CEO吉姆・当诺就芮的“抗议”回信,称“六年前,是应故宫博物院的邀请,星巴克在故宫开了分店”,并已经为“适应紫禁城的环境作了认真的努力”,但并未提及会否撤店。

1月1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芮成钢的文章,随后,国内几百家媒体对此事件予以了关注,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用大篇幅进行了报道;而国际上,包括路透社、CNN、BBC、金融时报、福布斯、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在内超过250多家的国外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故宫方面日前回复,将在半年内对星巴克的去留作一个决定。

相关新闻

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公里的吉萨高地,首先进入狮身人面像视线的是与景区正门入口处一街之隔的洋快餐店肯德基和必胜客。这里的肯德基和必胜客全球连锁快餐店实际上是一座三层小楼,一层为肯德基店,二三层是必胜客。肯德基和必胜客标志鲜艳夺目。据了解,这两家洋快餐店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这里“落户”了。

意大利和日本奈良的文物保护区内也有麦当劳等快餐店,不过它的招牌不是高大、醒目的红黄色“M”,而是被缩小了,颜色也成为不大张扬的灰色。

北海公园1992年与肯德基签约,期限是10年。8年来,偶有游客反映:“原本是皇家的园子,挂肯德基的洋老头相,扎眼,别扭。”后有两位政协委员在提交的议案中指出,皇家园林不得引进洋快餐店。市环保局、北海公园采纳了这一意见。但考虑到肯德基是中外合资企业,毁约不妥,决定期满后不再续约。

2006年9月。麦当劳杭州河坊街分店在一片争议中开店。该店的旧址为当年的张允升线帽百货店,是杭州最老的百货店之一。在麦当劳入驻前,这里是一家景德镇瓷器店,因为生意太差,因此改换门面。

专家观点对对碰

罗哲文(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总体上,我认为在故宫的服务设置上应该以中国传统占主流,适当吸收个别有他国特色的经营项目,如果全故宫仅有一个餐饮休息的场所,还是外国特色的,可能就不大合适了。

谢凝高(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故宫这样宫殿集群式的世界文化遗产,经营、餐饮活动越少越好,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鼓励游客自带食品饮料,以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为宜,绝不能搞太多的餐饮场所,也不适合把美国咖啡馆开进来。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故宫中需不需要星巴克,能不能容许它存在,这就得看在什么地方,是否会影响故宫作为国家重点文物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形象。在核心区,如三大殿及其周围,当然不能容许任何与原有形象不协调的符号和色彩。在核心区以外、比较隐蔽的地方设置些休息、食品茶水、厕所等生活和休息设施,自属必要。对于其中的商店,在商言商,没有必要也不应该采用多重标准。故宫的游客中外国人比例相当高,其中爱喝咖啡的人不少,设个咖啡座有何不妥?

杜晓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项目官员):我曾经专门注意过故宫内的星巴克咖啡馆,发现它确实有一些技术上的优势,比如经营方式简单,不动烟火等等。中国的传统茶馆也可以开进故宫,但在标准化操作,经营方式上还需要仔细规范,还应该研究一下故宫服务对象的需求,比如,真正愿意在景区内休息、喝茶聊天并额外消费的人有多少。我不同意“星巴克代表低级快餐文化难登故宫大雅之堂”的说法,因为餐饮本身并没有低级和高级之分。星巴克开进故宫应看成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而不是对抗。

上一篇:沙县小吃高手地图 下一篇:论休闲经济研究的理论经济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