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的探讨

时间:2022-09-18 02:12:46

交通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的探讨

摘要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逐步实施,探索新形势下交通类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途径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国际化、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政府积极引导和协调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交通类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交通类专业 卓越工程师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raining Approach of Excellence

Engineer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ZHONG Yongqiang, ZHU Yanru

(Transportation Colleg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ively implement of “Excellence Engineer Plan” of Education Ministr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new training approach of excellent engineers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in the new situation.In the paper, the training approach of excellence engineer i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corporate training program development ,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reform , training international, strengthening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of students, actively guide and coordinate by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aspects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training of excellent engineers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Key words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excellent engineers; training approach

0 引言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为此,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计划实施期限从2010年到2020年,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1 交通类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途径

“十二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和攻坚时期,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两型”行业建设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更好的服务“十二五”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交通类专业应着力从下面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途径。

1.1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包括重构交通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增设综合性跨学科的工程类课程;应重视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技能培训以获得国家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如:施工员、试验检测员、造价员、注册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2 制定企业培养方案,重视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卓越计划”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建立校企战略联盟是关键所在,包括培养标准,计划(课程实践环节在企业如何安排实施,工程条件等),企业实训成为了“必修课”。为避免培养只会“纸上谈兵”的工程师,应与大型交通行业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并着力创新机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让交通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之中,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程需求。例如采用“3年在校学习+1年企业学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交通行业企业学习阶段应尽量遵循企业认知教育专业技能实训生产任务实习毕业设计成果汇报展示的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卓越人才。企业学习阶段可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分别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授与企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程师担任导师,实行联合指导,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计划的学生,必须保证在企业实训的时间;而参与计划的教师,其考核方式也做了改革,鼓励在职教师到企业亲历工程实践,了解企业需求。

1.3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基于工程实际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参与式(模拟学术会议、模拟招投标、PPT 演讲竞赛等)、研究性学习等。另外,可以充分利(下转第16页)(上接第11页)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多种互动交流和学习活动(如远程专家讲座等),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由此将学习过程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究―创造”,达到由学会到会学、乐学、创造性地学习。

1.4 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动基于工程问题的学习、基于工程项目的学习、基于工程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充分利用地方创新资源和科研项目,深度融入国家或省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园区的建设,组织学生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创新实践。例如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我校与多家业内企业合作,建立了校级校外实习联合培养基地,逐步在企业设立一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让学生在企业一线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同时,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5 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协调

政府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卓越计划”给予支持:

(1)与教育部门、行业学协会、企业、高校共同构建交通类专业“卓越计划”组织管理体系;(2)研究制定交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为“卓越计划”培养提供依据;(3)选择部分通过交通类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参加“卓越计划”的试点;(4)鼓励道路交通企业、勘察设计机构及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卓越计划”。

1.6 交通类人才培养国际化

首先应制定中国工程人才培养通用质量标准,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可与国外同类型学校交通学科的工程教育对比差距,力争卓越工程师培养上的高起点;积极建设国际合作平台,与高水平大学、企业和中学建立人才选拔培养的合作机制,比如我校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间的合作办学,就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行动之一。

2 结语

实现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卓越计划”,需要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和政府携手合作,更需要建立健全工程教育的一整套体系。“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对于交通类专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傅越千,楼建明.电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的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22(4):67-71.

[2]陈金陵,梁桥.教学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10.6(11):35-39.

[3]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5.

[4]谢笑珍.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8(7):14-15.

上一篇:刍议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改 下一篇: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馆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