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印象派与印象派在中国的发展

时间:2022-09-18 01:09:04

谈印象派与印象派在中国的发展

摘 要: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歌颂大自然美,借景抒情的中国风景山水画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的中国山水画都立足于写情立意,中国是一个风景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西方的油画传统中,文艺复兴以来,风景画逐渐变成可独立的体裁,在欧洲出现了像康斯坦布尔,柯罗,莫奈,西斯莱,梵高等这样一批卓越的风景画家,油画风景需要具备特有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技巧,历史上虽然风景画不少,但卓越的风景大师并不多,早期的印象派莫奈,西斯莱等人的风景画以及后期的印象派画家塞尚,梵高,到高更等人的风景画,都对油画技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艺术贡献,他们的风景作品成为了人类宝贵的艺术财富。

关键词:印象派;风景写生;色彩;油画技法;艺术家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31-01

印象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以马奈为中心的一批画家如莫奈,西斯莱,塞尚,德加,毕沙罗等人,在反对学院艺术的口号下,主张艺术上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与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色彩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所造成的,色彩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印象派把这种科学原理应用于绘画中,他们走出画室,走进大自然,在阳光下直接对景写生,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和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印象派是绘画史上伟大的革命,同时也给后来的现代美术极大的影响。印象派在油画技巧上改进了某些色彩单调的传统画法,而采用了一种符合光学原理的“色彩并列法”。印象派对色彩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简化,把所感觉到的最短暂的印象表达出来,采用鲜艳的原色或者纯色,通过色彩分割法表现色彩的真实而微妙的变化,如莫奈的《卢昂大教堂》。二是色彩之间的对比,在色彩的诸多对比中,冷暖对比和补色对比是印象派采用的对比的精华部分,同时也是印象派用以反映光色现象和视觉生理现象的重要方式。印象派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补色对比的同时结合了对光色的追求与表达,这是非常难得的创举。三是色彩的调和和色调的转变,通过这一方式使色彩一方面能保住它的的鲜明强烈,一方面又使画面整个色彩之间相互和谐。印象派对色彩的改革是有魄力的,印象派之前的西方绘画在表现光色上主要是通过光色的明度关系,色彩则被限制在一个比较狭隘的范围类。而印象派使绘画从封闭的画室进入宽广的外光世界,赋予真实,个性,和自由,印象派色彩跨出了现代艺术中探索艺术纯粹性和精神性的第一步。

印象派以及之后各种绘画流派层出不穷,也给中国的艺术家以巨大的冲击,印象派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分为这么一些过程:

1905年中国天津的李叔同去日本留学,进入东京美术学校,成为日本印象派学者黑田清辉教授的追随者,李叔同就这样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早接受印象派绘画风格和艺术观念的画家。中国早期美术教育家姜丹曾说李叔同的风格属于印象派,非有大天才之真功夫不能也。中国早期美术家对印象派的了解和接受,也主要是通过日本美术教育这一环节展开的。真正推广和实践印象派艺术的是李叔同之后的留日学生,如关良,陈抱一等。具有强烈开拓意识的中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刘海栗也是印象派艺术重要的推崇者,刘海栗撰写的《西洋风景史》就重点的介绍了印象派。到30年代的中国,学院的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基本上呈现了平分秋色的局面,而“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之语,恰好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将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的作品等同于西洋的的事实和偏见。1929年的全国第一届美术展中,印象派绘画风格的作品也被评论家分为的六大类型风格作品之一。与此同时,在印象派在中国大放光彩的同时,各种批评也随之而来,坚守学院派画风的徐悲鸿就称对印象派赞美的人为“不之学”。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苏联对西方艺术的批判同样影响了中国理论家对印象的看法―印象是资产阶级艺术的颓废流派,是资本主义文化没落的结果,是形式主义的最后避难所,自此印象派在中国人的眼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理论上对印象派的否定一直延续到1956年,随之而来的反运动继续对印象派运动进行冲击,维护印象派的人不是在做检讨就是化为。这场运动一直延续到的结束。印象派在中国才开始复苏。1979年“法国印象派绘画图片展览”在北京开幕,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首次完整的公开展示印象派的作品,公众终于有机会一睹印象派的真面目。1977年的“法国农村风景作品展”在中国开幕,中国的观众至此可以以一颗平淡的心来自由的看到这一一百年前的印象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家以开始以更高的艺术修养和宽广的视野去观察中国的传统艺术和西方世界的艺术,各种新颖的艺术主张和流派似乎再也不能引起像当年对待印象派那样的文化思想波澜。近代对印象派的探索一直融入在中国艺术家的写生和创作中。印象派的观念和色彩早已成为绘画艺术中的一种传统,一种基本“词汇”和“句法”。它丰富和构建着我们的艺术世界,给我们难以估量的滋养和启迪。

上一篇:浅谈摄影艺术的欣赏与创作 下一篇:浅析《简爱》的恋父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