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随”导写及例文

时间:2022-09-18 11:45:06

命题作文“随”导写及例文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随”字意义简单而丰富:跟随、随顺、随便、随手……随,是一种现象,一种姿态;随,是一种哲理,一种境界。

请以“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点拨】

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如2005北京高考题“安”、2010年湖南高考题“早”等,使题目带有较大的迷惑性,以增加审题难度,考察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度。审题时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题旨就会显现出来,从而化难为易。题目是独词的,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要更准确、全面挖掘该词的内涵和外延。独字式题目,其宽阔的外延虽然给考生提供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但其中也埋伏着写空、写虚的危险。因此,我们可以对题目进行有效限制、分割,把大问题化作一个个小问题来做,使得文章内容具体充实。

如果写议论文,写作中要注意辩证地思考问题,一分为二地分析“随”。以“随便”为例,我们可以说随声附和是一种社会现象,随和性格是一种谦和的姿态,也是一种与人为善的心态,随性生活、随顺自然是一种人生境界,随机应变是一种人生的智慧,随遇而安是一种生存哲学。但是原则问题不可随便,欲成就大事者小处不可随便。总之,正确的潮流我们要坚决跟随,不正确的人或事我们要坚决不随便。

如果写记叙文,我们可以选择做学问的人、生意人、种植户等作为描写对象,写他们盲从成功人士,盲目跟风,看到别人赚钱也跟着做,做事没有定见,结果失败,再写他们不再随便,而是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道路,终于成功,以此说明随随便便不会成功。当然也可以写一个人如何随顺自己的内心世界,尽管遭遇坎坷,终获人生的一种高的境界。如一些在自己行业中孜孜以求终获成功的人。

【存在问题】

1.通篇和“随”毫无关联,完全记叙一个无关的事例,把命题完全丢在一边自说自话,甚至通篇看不到一个“随”字。或者仅仅是篇末贴个标签。或虽然将“随”组了词,但组词的角度不好,比如组成“随着”,这是个介词,词语本身根本无意义,就不能表明一个观点出来。或者组个比较低级的词语,比如“随手”,就写随手丢垃圾等现象,太浅薄了。

2.就单纯论说“随”,把“随”这个字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加以分析,显得空洞。比如“随”是一种素质。再如:“随”不经大脑的思考、“随”具有中庸之美、“随”不可以事事都以“随”为核心。基本全是正面立论,缺少辩证分析。比如“随心所欲”,只分析其意义和重要性,不会分析“随心所欲”不能突破法律的约束和道德的限制。

3.写的点太多,一文之中出现很多不同的由“随”组成的词,不知什么中心了。

【例文】・(议论文)

陈泽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我以为,它的特征之一,便是“随”。

《五灯会元》云:“随遇,随喜,随善,随心,随缘。”佛教,并非中国本土文化,不过,自从唐朝开始,对其一番改造后,就另当别论了。这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对佛教改造的程度之深。与藏传佛教及印度佛教一样,中原佛教的核心教义也是轮回、因果、众生皆苦。所不同的是,印度佛教崇尚以自身的毁灭与对死亡的无畏来登极乐,而中原佛教讲究内心清静,将“众生皆苦”缩小为“有求皆苦”,宣扬“随缘”。这在印度与藏传佛教中是没有的。

“随”,既然对外来文化的影响都如此之大,而中国本土所诞生的文化中,“随”的意味就更为浓厚了。

《易经》有言云:“于乱世隐,于盛事仕。”道家讲究天人感应,世道昌盛,就可以展现才华;乱世当前,就应当神华内敛,养精蓄锐。而《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又曰:“上士不争,下士好争;上德无德,下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连《太极拳拳义》也是:“以静制动,以慢打快,后发先至。”不得不说,道家,把“随”字的精义发挥到了极致,所谓随遇而安是也。

近现代,有人偶然间发现了儒、道两家的各自优点,提出了“儒道互补”的学说。而我以为,互补的结合处,正是一“随”字。《论语》中有“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等等,无不体现“随”的思想。但是,与儒、道同时期的名家、阴阳家、纵横家等早已绝迹,墨家传下了《墨经》残卷,其他的大多飞灰湮灭了。历史更需要兼济天下,经世济民的儒道互补,随机应变。

当今世界,生活之严苛,人心之险恶,金钱之强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所谓的“相忘于江湖”,就像是一场梦,而梦醒之后,仅剩下一身夜雨秋凉。

在看完《厚黑学》后,我觉得“厚黑”是“随”文化的一种极端化与变态化。人活着,总要有点儿尊严。人生在世,总有一死,只是早晚而已。如果为了多活一时而不择手段,以为万事只有天知、地知、我知而肆无忌惮,那么,人与禽兽又有何异呢?人之为人,为万物之灵长,就在于我们有荣辱,存礼节,守尊严。

“人咬得菜根,便万事可做。”“随”得恰到好处,也是一种境界。“随”就是要以低姿态看世间万事,“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此中大有佳境。”的确,“随”中大有佳境。

【考场点评】

作者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所涉猎,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但不人云亦云,而是通过自己的整合,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实在难能可贵。 其次,作者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语言深刻、犀利,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例文】・(记叙文)

嵇 洁

一直不喜欢蒲公英,我只觉得这小东西太过软弱。

城里很难见到蒲公英,但乡村一片一片到处都是,风起,大片的蒲公英疯狂飞舞。风停后,空中漂浮的蒲公英也会缓缓落下,如幽灵一般鬼魅,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心里总会一阵寒意。有的小孩手里玩着蒲公英,轻轻一吹,它便散开来,不一会儿,停留在离我不远处的泥地上,说不出的诡异。

夕阳血一般染红了天边,惨白的蒲公英静静地躺在地上,有些可怜。远远望去,总觉得这生命陨落后的场面太过凄凉。寒意包围着全身,内心的波澜久久不能平息。也许弱者总是可悲的,需要外在的力量。蒲公英,如果没有风,它只能静静地呆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依附风,它才能去看大千世界。

风乍起,一阵柔软拂过脸颊。朦胧中,眼前的场景让我狠狠的震撼了。氤氲的黄昏,恣意飞翔的蒲公英,每一片都那么随性自在,漫天飞舞,享受着风的吹拂。也许,它们追随风的脚步,其实是追随心中的理想。那片未知的世界,是它们心中的梦。即使自己的选择会带来无尽的苦难,或许会成为浮萍柳絮,却仍然渴望在这世间轰轰烈烈走一轮回。依附外在的力量又如何,至少它们可以距离自己的梦更近。俗人的看法它们从不予理会。

风起了又停,仿佛故意逗弄着片片蒲公英。蒲公英随风而起,随风而落,短短的路途却异常艰难。我有些佩服它的时而锋芒、时而沉寂。

血色的残阳下,笼罩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庄重,这也许是对生命的肃然起敬吧。目光追随着那纤细的身影,飞向不知名的地方。何处是终点,已经不重要。心里的涟漪,依旧不平。只要怀着憧憬,尽心就好。或许,多年以后,无论我身在何方,也一定会记得,那大片的蒲公英,曾在这样一个黄昏,给了我梦想的力量。小小的蒲公英,真的很小吗?

突然间,一首歌曲飘然而至:

小小的蒲公英,不分南北和东西,轻风吹起就整装等待出发。迎向那理想的远方,随风飘飞无所谓去,迎风起舞无所顾虑,撒下希望的种子遍布大地。只想让希望发芽挺立,随风飞去俯瞰大地,抱着理想投向大地……

眼前的蒲公英,越发变得可爱了。梦想的曙光,一直都值得追随。你的追随我的梦,平凡的我,也要成为一朵蒲公英,一朵飞舞的蒲公英,不言放弃。

【考场点评】

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对蒲公英的态度由“不喜欢――震撼――理解――景仰”的转变,很有波澜,可谓一波三折。其次,详略得当,尤其细节描写的处理,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后,文章颇有一种哲理意味。歌词的引用更是恰到好处,不仅点题,也升华了文章主旨。

【例文】・(读后感)

林 静

宝玉,“山川日月之精秀”也。而有人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有人说他“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也有人说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如此看来,宝玉竟是一个随便、无拘束之人。不过,我以为,这只是对宝玉表象的评价,他的骨子里其实是一随性人,而他的随性之中透着一份认真、一份执着。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小小年纪就口出如此言论。在旁人看来,未免显得太过于随便、轻浮了。也难怪其父认为将来宝玉必是“色鬼”、“酒色之徒”。然而,贾政不常与宝玉相处,自然不知宝玉此语的内涵,只是从表面上认定他的“随便、无拘束”。

殊不知,宝玉对青春守寡的李纨、远嫁的“蕉下客”探春、绝望后出家的惜春、含冤跳井的金钏、被逐出贾府的晴雯……无不痛心疾首,黯然悲叹。更有甚者,晴雯死后,撰写《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作《紫菱歌赋》悲迎春。如此多情的宝玉,岂能只简单的看他外在的随便?而宝玉内心对女子的同情、赞美,我们又岂能视而不见?因此,宝玉的“随性”,更多的是拥有一种真挚、真诚。

诚然,“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体现了宝玉整日在女儿堆里厮混的放荡、无拘无束。但是,当龄官画蔷时,他情愿自己淋了大雨,还要提醒别人避雨,这无不体现出他的体贴、热心。“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一句顽话竟使他痴病起来,这不正体现了他的真诚、无邪?凡此种种,又怎能用一个“随便”解释呢?

当栊翠庵的妙玉派人送来贺帖时,宝玉甚至为了一个署名而不惜前去请教黛玉,最终受岫烟点拨,郑重地写下“槛内人”,这方才放心。试问,如果宝玉真是一个随便的人,又怎么会“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最终又怎会“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随那一僧一道远离尘世,遁入空门?因此,宝玉的“随性”,更多的是一种专一、认真、执着。

俗话说:“人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用斗量。”尽管宝玉表面上是个随便之人,无拘无束,但他的“随性”,本质上是一种真诚。纵然那“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之玉,注定配那“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但宝玉依旧会选择“只念木石前盟”。这种真诚、真挚、执着,岂能只是一般人所看到的表面现象?

【考场点评】

作者对《红楼梦》的内容非常熟悉,作者通过剪辑,截取了与宝玉相关的一些事例,但并非照搬照抄原文,而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将人物的主要情节嫁接起来,进行分析议论。在分析事例中,凸显出作者对《红楼梦》的独特理解,作者的睿智可见一斑。语言较为深刻,情感真挚,可以看出写作者具有一定的才情。

上一篇:飞行员的选择 下一篇:紧扣材料,有话可说,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