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咳嗽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18 11:24:06

72例咳嗽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咳嗽变应性哮喘的治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咳嗽变应性哮喘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咳嗽变应性哮喘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不伴或伴有轻微胸闷或喘息,全身表现常不显著。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此病易误诊或漏诊,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有益于预后。

【关键词】 咳嗽变应性哮喘; 误诊; 支气管扩张剂; 糖皮质激素

72 cases of allergic asthma in clinical studies cough Ji yan- Zhong.Out-patient Departent of peoples Armed Police Headquarters Office,Beijing 10007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cough,allergic asthma, reducing the relapse rate in patient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2 case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allergic asthma cough,summari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purposes.Results The main symptoms are cough,with or without chest tightness or wheezing associated with mild,systemic manifestations often not significant. Bronchodilators and corticosteroids effective.Conclusion The disease often misdiagnosed or missed,the correc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eneficial outcomes.

【Key words】 Allergic asthma cough; Misdiagnosis; Bronchodilator; Glucocorticoid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hma,CVA),又称隐匿性哮喘,是慢性咳嗽为唯一临床表现的哮喘特殊类型[1]。因此,缺乏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为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减少误诊,现对笔者所在科室治疗的72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2004年1月~2009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门诊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组2002年哮喘诊治、症状指南制定的诊疗标准[2]。72例患者中,男28例,女44例,年龄12~68岁,病程1~6年。

1.2 临床表现 72例均为表现为发作性咳嗽,伴或不伴胸闷,仅10例偶伴喘息。症状多表现在夜间或清晨,频繁发作影响睡眠。16例无痰,36例咳白色泡沫痰,20例咳白色黏液痰,部分患者因痰咳出后胸闷症状有所减轻。查体:其中仅有28例在患者深呼吸时于颈部气道旁听诊可闻及呼气相喘鸣音。全部患者经耳鼻喉科检查,无异常,心电图检查及胸片吾异常。4例行支气管扩张实验阳性,24例行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

1.3 诱因 冷空气刺激20例,普通感冒16例,过敏因素18例,运动后8例,10例无明显诱因。

1.4 治疗 经确诊后给予氨茶碱0.2 g,3次/d,酮替芬1 mg,2/日,同时给予必可酮气雾剂200~400 μg/次,2次/d,发作频繁者加喘乐宁气雾剂100~200 μg。

2 结果

1~3 d内所有症状均消失者30例,2周内症状消失者16例,有6例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后症状亦消失,第3周后停用氨茶碱,减量使用必可酮+酮替芬,疗程3~6个月。

3 讨论

CVA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约占慢性咳嗽的1/5~1/4, 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肺通气功能大多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此类咳嗽常为长期顽固性干咳,痰少,常有呼吸性刺激物、冷空气、粉尘或咳嗽本身诱发,深吸气或用力呼气也可以导致咳嗽,体检时无哮鸣音,临床上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持续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3]。部分患者在发作时伴轻微喘息,偶有胸闷。加上其发病机理现在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典型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相同,是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4],可能与人们接触源机会升高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5]。表现为持续的气道炎症或者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但比典型哮喘程度轻,其咳嗽产生可能为持续的气道炎症,使支气管黏膜肿胀、受损,黏膜下咳嗽感受器的兴奋阈值降低,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通过迷走神经通路直接引起咳嗽,或是局部支气管收缩间接引起咳嗽,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咳嗽加重[5]。由于气道痉挛多发生于末梢气道,无或很少闻及哮喘,仅少数伴有胸部不适,因此临床早期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为减少误诊和漏诊,除提高对本病认识以外,临床中如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为CVA:(1)顽固性干咳超过2周,且使用大量抗生素、止咳药无效者;(2)咳嗽症状主要发生在夜间及清晨,且已排除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膜结核、胃食管返流征、间质性肺炎等引起咳嗽疾病者;(3)有哮喘家族史、过敏性病史的咳嗽患者,且咳痰较少者。以上3种情况均可行支气管舒张实验或支气管哮喘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抗过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有效者可高度怀疑为CVA。

本组病例确诊CVA后,给予平喘、抗过敏治疗,并吸入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吸入受体激动剂,症状均能缓解和消失。证明治疗典型支气管方法同样适用于CVA。有人提出,CVA是早期哮喘的一种形式,而咳嗽可增加气道的高反应,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很可能发展演变为哮喘,故应早期诊断,早期予支气管舒张剂或激素类气雾剂治疗,且在病情缓解后应继续服用3~6个月,并避免诱发因子,以减少典型哮喘的发作。

参 考 文 献

[1] 殷凯生.哮喘病的治疗[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515-525.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3] 王晋舜.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13):369.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5] 罗涛.57例咳嗽变异型哮喘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01,16(5):223.

(收稿日期:2011-10-02)

上一篇:IL-6、TNF-α的测定与COPD患者不同营养状态的相... 下一篇: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小儿鼾症150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