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止步?

时间:2022-09-18 11:21:44

第三期工程项目被驳回,令宝马在中国的扩张计划受阻,在过去10年中,尚未遇到类似案例。

在华高速发展的宝马,正在努力将中国打造成其全球最大的市场,但这条路或许并没有那么容易。

2013年上半年,宝马在华的高速发展让众多豪车厂商羡慕不已。上半年宝马销售同比增长15%,利润飙升52%。其中国合作方——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也得益于此,即便在销售额下降9%的情况下,净收入仍然从13.3亿元上升到20.3亿元,实现8年来首次派息。

华晨宝马董事长吴小安在一份声明中称:“若想宝马汽车2013年在中国的销量超越美国,华晨宝马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华晨宝马将继续扩大产能。”

然而,坏消息不期而至。环境保护部于7月末驳回了华晨宝马的扩产申请,理由是其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且环保措施投入不足。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回复称:“沈阳铁西工厂无论在集团内还是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先进、最环保的工厂之一,工厂今年年底通过扩产,产能会达到30万之多。”

显然,这个不大不小的插曲令其年产能提高计划受阻。而宝马未来的麻烦或许还不仅于此。

疯狂扩产

10年前,宝马与华晨在华组建合营企业,开始在中国组装汽车。当时工厂产能仅为3万辆。随着华晨宝马的迅速发展,经过生产线改造,在2009年初就已经突破产能,由3万辆扩充至4.4万辆。

虽然宝马在中国的销量整体上落后于奥迪,但是自2009年以来,宝马在中国的销量增速连续超越奥迪。

受益于国内豪华车销量猛增,尽管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去年5月才投产,但已经历了3次扩建。2009年底该工厂筹建时仅规划了每年10万辆产能;2012年2月,华晨宝马决定启动二期扩建,产能提升至每年20万辆;不过宝马并不满足,早在去年就已积极进行迈入下一阶段的准备。

5月27日,环境保护部公告,正式受理《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铁西工厂三期扩建项目环评报告书》。报告书显示,华晨宝马铁西工厂计划在一期年产10万辆、二期年产20万辆的基础上,于2013年4月启动三期扩建。

通过在铁西工厂征地范围内扩大生产规模,新增部分厂房面积,新增设备,使产能扩大到每年40万辆,同时发动机车间在现有租用厂区配套产能也相应扩大到每年40万台。报告书显示,三期扩建项目新增建设投资高达82.39亿元。

实际上铁西工厂只是华晨宝马第二工厂,华晨宝马大东工厂亦在实施扩能项目,计划将产能由每年10万辆增至每年16万辆,这意味着到2017年华晨宝马在华两家工厂总产能将提升至每年56万辆。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宝马正在中国疯狂扩产。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虽然今年上半年宝马上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中国豪车市场爆炸式增长的年代已经过去。上月,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销量为14470辆,较 6月份下跌2.5%。奔驰的增幅下滑无疑给各豪车企业敲响了警钟。

豪车需求在下滑,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难看到能带动豪车需求激增的动因,宝马在这种大背景下的扩产,或许终究会为其埋下一颗地雷。

环评受阻

7月5日,华晨宝马在铁西新工厂举行十周年庆典,宝马集团及华晨宝马伙伴们为下一个10年描绘出更新、更大的蓝图。华晨宝马董事长吴小安表态,未来10年,在2013年销量的基础上,获得两三倍甚至更高的增长。

但天不遂人愿,20天后,环境保护部《关于2013年7月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对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三期扩建项目做出“拟退回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处理。根据环境保护部的审批意见公告,铁西工厂三期项目申请被退回原因包括:华晨宝马提供的报告书对项目涂装废水量产生来源及产生量分析不充分,未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行2倍削减替代;纳污水体细河氨氮超标,无环境容量;铁西工厂一期项目未通过竣工环保验收,二期项目未建成,三期项目依托前两期项目环保设施,其可靠性有待论证。

第三期工程项目被驳回,令华晨宝马的扩产计划受阻。消息传出后,华晨股价曾急跌逾5%。“华晨宝马已再次向中国环境保护部提交申请,希望扩产计划不会受到影响。”吴小安在中国香港参加一个会议时谈道。

“退回材料并不意味着整个项目被否定,而是将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材料,继续申请,不会对宝马扩产进程带来多大影响。”汽车行业评论人士张志勇分析称。

而前克莱斯勒东北亚区域副总裁、Synergistics(协同共进)咨询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罗威(Bill Russ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退回华晨宝马扩张项目申请的情况实属“反常”,在过去的十年中,尚未遇见类似已有项目扩张规划遭拒的案例。在罗威看来,车企将来在华扩张很可能不再像从前那样简单易行了。

隐忧不断

就在环评受阻被广泛关注的时刻,又一个利空消息传出。宝马因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存在隐患,8月初被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查出,因此华晨宝马不得不在中国召回143215辆汽车。

祸不单行,紧随之后的是,第二个让包括宝马在内的整个豪车产业都为之不安的消息: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呼吁政府调查进口车价格,原因是豪车在华售价明显超出全球平均水平。

他们认为,除了政府加征关税之外,跨国车企在中国车市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大幅抬高产品价格、控制零配件销售等手段获取暴利,导致部分豪华车售价比海外市场高出两倍。他们建议政府调整现行《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对进口汽车进行反垄断调查,对于限制竞争的价格操纵行为进行查处,营造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

就宝马来说,其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普遍是美国的2~3倍。以宝马X5 xDrive 35i为例,它在海外市场售价约4.75万美元,按照1∶6.13汇率来计算,约为人民币29.1175万元。如果加上由海外运输产生的费用以及运输过程的保险费用等,假设到岸价格33万元,缴纳25%的关税、12%的消费税(3.0T车型)、17%的增值税后价格也仅仅为55万元,远低于国内售价。

这并非个别品牌情况,进口车中外售价的差别让人咂舌,也促使监管机构加大对汽车业价格监管与反垄断力度。张志勇认为,高端车确实存在超额利润,但真正确认垄断需要更多的证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否将启动该项调查,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消息。但近期政府对奶粉和黄金等价格垄断进行的调查和处罚,足以让包括宝马在内的豪车了解到,一旦启动调查其可能面临的境况。

上一篇:叶永明:谢别通用 下一篇: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