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活血汤与涤痰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8 10:48:34

摘要: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与涤痰汤加减配合氟西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服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窍涤痰汤合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分析2组的疗效评分。结果:治疗组的HAMD与MSSS评分都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症(PSD);中西医;通窍涤痰汤

中图分类号:R749.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7-0033-02

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之一,为卒中后继发的一种情感障碍疾病,发病率较高。PSD患者的症状一般在脑卒中后6个月~2年最重,不仅对患者造成情感上的痛苦折磨,还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1]。笔者采用通窍活血汤与涤痰汤加减结合氟西汀的中西医疗法治疗PSD患者58例,并与单用氟西汀治疗做疗效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8例患者均为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的住院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2~72岁,平均(63.11±10.60)岁;病程为13~35 d,平均(17.3±5.1)d。对照组共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43~70岁,平均(62.25±10.46)岁;病程为14~34 d,平均(19.3±4.70)d。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与病程等方面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和入选标准所有的受试患者都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的疗效标准》中风病和郁证的诊断标准[2],同时也符合1995年全国心脑血管病学术会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并经CT和MRI等检查所证实,以及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4]。所有受试患者均无意识障碍、失语、器质性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痴呆等。且对受试患者进行简易智能量表的测定,目的以排除血管性痴呆的患者。

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2组间的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服用氟西汀20 mg,每日1次,并予以心理安慰和劝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通窍活血汤合涤痰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赤芍10 g,桃仁12 g,川芎10 g,红花12 g,生姜10 g,大葱10 g,茯苓10 g,胆南星12 g,陈皮10 g,制半夏10 g,枳实12 g,竹茹10 g,郁金12 g,石菖蒲10 g。煎汤,日服l剂,早晚分服。2组都以4周为1个疗程,间隔10 d后进行第2疗程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治疗效果。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2组患者都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SSS)进行疗效评估。

3.2治疗结果见表1。

4讨论

中医学认为PSD属“中风”、“郁证”的疾病范畴,《内经》有“忧愁者,气闱塞而不遥”的记载。《景岳全书》记载“若忧郁病者则属大虚,本无邪实” 。《景岳全书·郁证》提出“ 阂病致郁” 和“ 因郁致病”的理论学说,“郁由乎心”,认为气机不畅,血瘀阻络为其病因病机[5]。西医主要有两种学说,一是“原发性内源性学说”,认为PSD与大脑损害后的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系;二是“反应性机制学说”,认为PSD患者会遗留各种功能活动障碍,受生理、个人、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生理和心理平衡失调,导致PSD的发生和症状的加重[6]。

本研究认为脑卒中与抑郁症有相关相承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病理机制。痰浊、瘀血阻塞于脑窍,以致神机废用,导致患者精神和思维异常是PSD发病的基本病机。根据这一病机理论,拟定活血化瘀、化痰清浊开窍为治疗PSD的基本治疗原则,方药以通窍活血汤合涤痰汤加减为主方治疗。通窍活血汤能活血开窍,而涤痰汤可化痰开窍,两方共用,可祛除脑中瘀血与痰浊,使PSD患者精神和思维恢复正常。西药氟西汀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血清再吸收抑制剂的药物,能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再吸收作用,增加细胞外能与突触后膜受体相结合血清素的水平。从本观察结果来看,2组治疗后的HAMD及MSSS评分显示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作者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SD疗效优于单纯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且能坚持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秋娟,姜超,许永城.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2009,(5):186~190.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第四界全国心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的诊断标准[S].3版.2000:180.

[5]张哲,蒋国卿,吕静静,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A].1007~9572(2012)08~2715~03.

[6]俞雯雯,谢海芳,蔡伯艳.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治疗探索[J].江西中医药,2007,18(7):106~107.

(收稿日期:2013-05-18)

上一篇:展望推荐 11期 下一篇:浅谈开展功能毒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