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在中国:学得之痛与习得之痒

时间:2022-09-18 09:02:17

克拉申在中国:学得之痛与习得之痒

摘要: 克拉申的习得/学得理论对中国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我国学者也对其产生误解:将习得与学得截然分开。习得与学得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只有将两者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才能真正拨开习得/学得之迷雾,重新呈现阳光。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克拉申理论;教学反思

1.问题的提出

Krashen是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其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假说: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1]。

位于习得理论之首的习得/学得假说从传入中国的那一天开始,就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阶段,广大英语教师常常将习得/学得假说作为教学指导模式。

但我们在充分享用这一理论带来的丰硕的教与学的成果的同时,也常常想当然地将习得与学得分开来看。一般认为,在我国,大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系统化学习,对他们的教育属于成人教育。因此,大学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应该以学得为主,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另有学者则认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出于升学的需要,很多老师有意或无意地采用填鸭式的学得教育,学生没有较多的机会充分发掘自己潜能,这是对人才的埋没。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应全面放开,让他们自由发展,在学习上要大力增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习得能力)。毫无疑问,这两种观点将习得与学得的理论的应用推向了极端,是对克拉申理论的误解。

我认为,作为一种学习理念的习得/学得假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英语教学只有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拨开习得/学得之迷雾,重新呈现阳光。

2.习得与学得

早在上个世纪,Krashen就提出成年人学语言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情况就是下意识地从语言环境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组织后存储于长期记忆中,以供随时取用,不受理性或意志的控制。另一种是自觉的“学习”,就是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于所学东西,通过逻辑的、分析的按部就班的方式来进行。[2]前者就是常说的习得(acquisition),后者则是学得(learning)。

“习得是一种无意识、自然而然地学习语言的过程,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常意识不到自己在习得语言,而只是在自然交际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语言”[3],它是一种潜意识的语言发展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目标语而潜意识地获得该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同时,语言习得的结果也是下意识的。学习者对自己所习得的语言规则通常没有明确意识。他们所具有的只是判别正误的语感。”[4]

“学得则是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从而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以及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5]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是学习者为了掌握目标语而有意识地学习和研究该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得的核心是语言形式。

3.学得之痛与习得之痒

3.1学得之痛

进入大学的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已经形成,智力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具备了自觉接受、储存、加工信息的能力,能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科学地分配力量,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比较多的知识。大学生在学习尤其是英语的学习方面适宜于有意识、有计划地学习。学得是有意识的,通过明确的,即正式的教学而发展起来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其内容是总结前人经验,经过优化组合安排的,而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缩短了学习的周期。[6]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学得为主,教师有计划地、有系统地进行课堂讲解,学生大量有意识地学习和练习,就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于是,课堂教学看似达到了老师眉飞色舞地讲,学生认真做笔记,教学秩序井然,课堂纪律良好境界。而整个教学过程却一片死寂,毫无生气。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生由于受中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认为大学英语的学习也是一样,课堂认真听讲,努力做好笔记,下课背笔记,做资料,这样就自以为把英语学到了家。另一方面,由于对学得理论的片面理解,许多学生不从平时有意识(学得)和无意识(习得)两种学习方式同时入手,而是将考试(包括过级考试)的目标寄托在死记硬背或培训机构的强化复习的基础之上,总想一口气吞下所有知识。其结果可想而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也许是当今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差,过级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如此,这种做法还使学生厌倦学习,害怕考试,也经不起考。近年来,我国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屡屡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将学得/习得理论掌握得过死,忽略了学得与习得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特点。

3.2习得之痒

与此同时,在本该习得的地方,当代大学生们却显得过于被动功利。他们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几乎完全是被动的功利性学习。

大学英语的学习,在强调全面系统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语言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过程。通过对大量语言信息潜移默化地练习而习得。在这个习得过程中,口误笔误等不仅难以避免,而且是学习的一个必要过程。尽管高校扩招,但当代大学生仍然被认为是天之骄子。他们享受着在高等学府学习的光荣和尊严,当然就不能容忍自尊心受到伤害。在本需要通过反复实践而习得的英语自主学习环境(如口语练习等)中,为了保住那因出错而“被损害”的“尊严”而免开尊口。这样,把本该习得的知识通过学得来完成,结果造成“劳”(被动学习)而无功,甚至出现英语专业学生讲不出一口流利英语的现象,岂不悲哉?

4.痛定思痛

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语言的习得过程有别于语言的学得过程。如果说两者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的话,那么至少两者是相互关联、互为基础的。我们无法准确判定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是来自于“语言习得”,还是来自于“语言学得”。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或者是“学得”,或者是“习得”某一种语言。这两种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界限很不明显。事实上,以任何方式获得的知识都会不断与已有的知识进行融合,新的知识会对已存在的知识进行修改,有意识学得的知识经过一定的使用练习可以变成我们很熟悉的东西而被无意识地使用。

进入大学后,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完善,可以容易地处理复杂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因此要注重语言的学习。但在学得的同时,不要忽略习得的作用。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而是为了自如地应用。语言习得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巩固所学知识,反过来促进语言学得,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因此,从这一点上看,习得在某种程度上是必不可少的。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口生,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加强学习修养,就会使学得知识转化成习得的过程,从而达到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的至高境界。

故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习得与学得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将两者整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其整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佳效率。

5.结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和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个体需要,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意识。为此,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系统设计的同时,还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引导他们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下自主地创造性学习。鼓励学生运用英语知识通过主题讨论等方式畅所欲言,须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认真听讲,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英语学习的同时,还要进行大规模的无意识听说读写译练习,日积月累,就能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

参考文献:

[1]秦杰,田金平.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8:23-25.

[2]Alan Maley.Whatever Next? Some Recent Current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2):39.

[3][5]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 Ltd,1982.

[4]王守平.评Krashen的习得—学习假说[J].外语学刊,1999,(4):46.

[6]易斌.大学任务型外语教学中“学得”与“习得”的整合[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178.

上一篇:论现代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下一篇:故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