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连珠 生动有趣

时间:2022-09-18 07:24:35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五百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其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罕见的自然奇观。纵古观今,不少文人墨客都对钱塘潮进行过描写,如唐朝文学家刘禹锡《浪淘沙》中:“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就对钱塘潮盛景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读后令人仿若身临其境。

周密的《观潮》虽然只有短短两百余字,却表现出了钱塘江潮袭来时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和游人观潮的盛况。下面我们就从全文的描写方法角度来分析作者的语言特色。

全文着眼于“潮”上,立足于“观”上,用分镜头的表现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气势宏伟、波澜壮阔的“钱塘弄潮图”。在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对钱塘江潮的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了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如“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一句便运用了比喻及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产生了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而文中其他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段落,即便是最简单的白描,也将钱塘盛景描写得简洁生动。如对吴中健儿的描绘中,高超的弄潮场面与钱塘潮的壮观紧密相联,好不紧张刺激!此外,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水上表演的纷繁头绪,如织的观潮者,如此宏大的场面,作者都能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写作结构布置得精巧,以海潮为线索,运用了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等手法;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精练所形成的效果。

【妙语品味】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开头一句总述,然后描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短短一段文字,却突出了“奔腾分合”之势,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习活动。在对比和映衬之间,白浪滔天的钱塘江潮映衬出了水军操演特征的从容不迫。

【即学即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1.为下列黑体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昧( ) 揖( )

瀵( )涌 璀璨( )

2.选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文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见下期

上一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单课训练 下一篇:理思路 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