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被这些现代怪“病”缠住了

时间:2022-09-18 05:58:34

你是否被这些现代怪“病”缠住了

前段时间,香港演员杜汶泽患罕见怪病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杜汶泽所患的这种极罕见的怪病叫做“米勒费雪症候群”,是一种后天的多发性神经炎疾病,病因至今仍不为医学界所知。社会在进步,“病”也在进化,恐惧症、脸盲症、强迫症……这些原来听都没听说过的“病”,现在却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有看见人多就腿软的,进入密闭空间就心惊胆战、直冒冷汗的,有看见生肉撒腿就跑的,还有经过隧道就惊慌失措的……这些“病”在医书上找不到,就连医生可能也说不出病因,可它却真的存在,而且还被越来越多地总结出来。

脸盲症

自述 (薛雪,女,27岁):我超级不会认人,经常出现别人叫我,我愣是认不出对方是谁的状况。见过一次面的人,基本上过目就忘。见过很多次的人,哪怕是熟人,如果换个场合,换个造型,我也有可能认不出谁是谁。还有,在我看来外国人长得都一个样,看国外的电影,经常被那些“相同”的脸扰乱。

诊断及表现:脸盲症,又称为“面孔遗忘症”,临床表现为看不清别人的脸,对别人的脸失去辨认能力。

不安腿综合征

自述(张小娟,女,28岁):我坐在沙发上,7岁的小侄子看着我,幽幽地说:“你跟我爸真是亲兄妹啊!”啊?我还没反应过来,他拍拍我的腿说:“你们都会抖腿啊!”没错,本姑娘贤良淑德优雅端庄,可是,在十分放松的场合,就是忍不住会抖腿。我跟我哥都等着抖出一个“共振”来,我妈说我们家的财都被我们兄妹俩抖光了。

诊断及表现:不安腿综合征。腿的某个部位出现一种异常的、难以形容的,不是痛也不是痒,类似蠕动感的不舒服感,那是一种非常“深沉”的不舒服,不是发生在皮肤表面,所以没得抓没得挠,非要马上动一动才舒服。

密室综合征

自述(默默,女,31岁):甭管在家还是单位,我一进去,必须先把窗户打开,不然,闷、闹心、头痛等情况接踵发生,好像只有吹到风才安心,那种有窗打不开的场所,总觉得会把自己憋死。

诊断及表现:密室综合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感觉胸闷、气短、头晕,不安。越小的空间越觉得憋屈,甚至有快要窒息的错觉。

选择

自述(赵萌,女,32岁):一翻菜单就不知道该点什么了,这个菜没吃过想试试,又怕不合胃口,点以前吃过的吧,又有点不甘心,这款厨师推荐菜不错,就是分量太大,那款呢,荤多素少,不行……最后交给朋友决定。买衣服也一样,碰到换工作什么的更纠结。哎,我就在过一个纠结的人生啊!

诊断及表现:选择。在各种选择面前纠结,最后即便痛苦地做了一个决定,仍然会疑虑其他的选择是不是更好?

被害妄想症

家属描述(虞眉,女,35岁):我妈曾经反对我弟和他女朋友交往,后来他们分手了,一年多之后我妈接到打错的电话还坚信是我弟前女友打来骂她。有次我妈一天都没给我好脸色看,原因是她觉得保姆在我面前说她坏话了。老家店面租给别人,她总觉得吃亏了甚至担心店面会被那个租客抢走,让我每星期都回去看一看。

诊断及表现:经常处于恐惧状态,感觉自己被人非议,被人欺负,被人陷害等。

皮肤划痕症

自述(向竣,男,27岁):作为一个男人,我一直被女同事嘲笑“皮薄”,即便是用手在皮肤上轻轻一划也会出现几条超夸张的杠杠,又痒又难受,看着像被虐待了一样。同事开玩笑说,如果在我后背刺上“精忠报国”那一定比广告牌还立体。

诊断及表现:皮肤划痕症。是皮肤血管的过敏反应,此类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此类蛋白质如与过敏原相结合,机体就会引起一系列反应,最后导致皮肤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释放出大量的组织胺,组织胺会引起皮肤血管扩张,血清渗出血管外,产生肿块瘙痒。

我爱数数

自述(李诗诗,女,26岁):我每看到一句话,就会控制不住去数有几个字,明知道数了也没意义,但就是忍不住去数,不数就难受,就焦虑。

诊断及表现:强迫症的一种,比起强迫自己的行为这更像是在强迫自己的意识。有研究称,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具备这些不良个性特征的人更容易患强迫症。

看到密密麻麻就发麻

自述(菲菲,女,28岁):看到排列得密密麻麻的东西就头皮发麻,有次,朋友送了我一件衣服,拿出来一看,都是圆点,立马一身鸡皮疙瘩,直接把衣服丢出车外,朋友大惊,说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波点”,管你什么,吓死老娘了,好不好!

诊断及表现:密集恐惧症。对密集排列的相对小物体很敏感,感觉头晕、恶心、头皮发麻,程度因人而异。

人多我就难受

自述(冯芉,女,28岁):一直害怕人多的地方,特别是什么展销会、展览会,打死也不会去。坐公交车,就算等了很久才来,人多的话也绝不会挤上去。印象很深的是小时候有次老妈带我去逛街,老妈起先拉着我的手,后来被人群冲散了,我几乎被淹没在人群中,那感觉就好像掉进海里,几乎窒息,令我终身难忘,后来老妈从人群中“救”了我,回家我连做了好几天噩梦……

诊断及表现:广场恐惧症。特指在公共场合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的极端恐惧,也指怕到公共场所或到人多拥挤的地方。最怕去开会或去商场购物。

小猫让我受不了

自述(李池,女,26岁):说我怕狗比较容易理解,可能小时候被狗吓到过,但怕小猫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但就是很怕,只要一想到猫在我腿上擦来擦去就受不了。有几次在外面吃饭,有猫从桌下过,我就整个人跳起来,脸都白了,吃饭都没了胃口。如果去朋友家玩,事先知道家里有猫,我就不会去。

诊断及表现:动物恐惧症。多源于少儿期,表现为对蛇、蜘蛛、兔子、猫、狗等的恐惧,部分动物恐惧症患者在进入成年期后自然缓解。

尖锐物是“死穴”

自述(喻慧,女,28岁):只要有人拿着一支削尖的铅笔对着我,我就会立马冒汗、腿软、心跳加速。如果是对着我的眼睛,那么不夸张地说,我会害怕得哭起来。有次跟朋友一起吃饭,碰巧有个桌角对着我,我马上要求换位子,朋友直呼“也太夸张了吧!”

诊断及表现:尖锐物体恐惧症。物体恐惧症的一种,指对一些尖锐的物体感到无法控制的恐惧。医学界已知恐惧症似乎有遗传性,假使父母中有一人曾患恐惧症,则子女可能也有患此症的倾向,但未必是同一种恐惧症。

各种强迫各种虐

小雾上午8点半上班,6点她就会起床,有时甚至更早,这已经成了小雾的“生物钟”。家里到单位其实只有15分钟的路程,而且小雾平时基本不化妆,洗脸刷牙吃早饭,总共也就45分钟吧。那为什么起这么早?“用来各种磨叽,各种强迫,各种纠结啊!”小雾说。

早上起床后就一定要把老公叫起来,不管老公今天是不是休息,休息的话就让他去客房继续睡,因为主卧的被子必须先叠好她才能去刷牙。刷牙的时候,牙膏一定要挤得跟牙刷头一样长,牙膏不能从中间挤,一定是从后往前。挂在架子上的毛巾一定是从左到右颜色由淡至深排列的。洗漱完毕,小雾还要把镜子旁吊柜里被老公“弄乱”的东西重新收拾一下,每一样东西在小雾心里都有“精准”的位置。洗漱完毕,小雾去厨房热牛奶,牛奶放进微波炉,时间一定是1分钟(有次老公替她热的,1分10秒,小雾找借口没喝)。牛奶热好了,拿出蛋糕配牛奶吃,蛋糕袋子一定是用剪刀剪开,绝不会用手撕开,而且一定要剪整齐,看着才舒服,一遍不行就剪两遍,两遍不行剪三遍……吃完早饭,一定要洗碗,水槽里绝对不能有东西,否则别想出门。接着去阳台收衣服,看到晾衣架不是同一侧的就浑身不舒服,先摆好再说,衣服收进来也要马上叠……出门前,看看茶几上、烟灰缸里、桌上、地上,此时如果出现不应该摆在这些地方的东西,即便是老公刚刚吃完粽子放在台面上的一个尼龙袋,小雾都不会放过……终于要出门了,把家里整个扫视一遍,满意之后,最后要做的工作,是把所有的开关、插座检查一遍,都妥当了之后,还要检查冰箱门、橱柜门、鞋柜门是不是都关紧了,最后锁大门,大门锁好后,要再去拉一拉,拉上几次觉得锁住了,走到电梯口,不放心又得再回来拉下,有时候走到楼下,上了大街了,总觉得门还没锁好,又得回来确认……

小雾说,这些事其实做起来很累,特别是上班回来本来就累,有时真是懒得动,但她就是“看不惯”,即便是累得腰腿都要“断”了,她还是会死撑着扫除眼里的“障碍”,不但虐自己,就连老公也被虐得够呛!

怕的不是表格,是办事员

前段时间张丽去某银行办了一次贷款,这是她人生第一次坐在银行的贵宾室里。可是,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张丽没能维持住她那光鲜靓丽的形象,因为她要攻克一沓的表格。开始第一张,个人基本信息表格,还好。接下来她步步为营地攻下“个人资产详情”、“贷款申请”之类的表格,再接着被要求办信用卡、水费、电费卡什么的时候,她已经举步维艰了。表格越填越多,张丽越写越慌。她几乎每次下笔前都要问办事员这个怎么填那个怎么填,每问一次或者写错字、填错行,她心里就紧张一次,就像上发条似的,越上越紧。渐渐地,笔越握越紧,字越写越乱,连自己的名字都会少几个笔划。翻证件找材料,包里的东西散了一桌。她的状态是满头大汗,全身燥热,心跳加速,脸通红……极端狼狈,还有无助。这些都在预料之中。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张丽发现自己恨表格,在表格面前她显得特别弱智。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她都充满疑惑,就是一些姓名、身份证号、住址什么的内容,她都会写错字。表格上的字总是惨不忍睹,字体笔画或夸张或草率,如果看字可以识人,那些字看起来就像精神不正常。填快递单、开发票,如果需要多写几份,她也会出现这些症状。每次填表格之前,她都需要深呼吸,告诉自己要冷静,慢慢来。下笔的时候,她需要把问题和答案默念一遍。写错了就重新填,安慰自己说没关系,没关系……

可奇怪的是,她用自己的电脑填电子表格,时间充裕,无人监视的状态下就完全没这些症状。张丽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有她这种症状的人也不少,如果自我诊断没错的话,张丽觉得其实自己真正怕的不是表格,而是办事员。在需要填表格的场所,你碰到的办事员大多端坐在柜台窗口里面,冷冰冰的脸,你对她的话总是俯首听命,她对你的不利落总是面有难色,你们的交流是有“上下”之分的。渐渐地,很多人在柜台面前出现不自信、唯唯诺诺的状态,或者直接像张丽一样,有了表格恐惧症。

外地口音综合症

此病症状为一觉醒来突然满嘴外地口音,医学界认为是大脑受到冲击造成,据悉,全世界只有60个病例记录在案,第一宗案例发生在1941年的挪威,一名从未去过德国的妇女说话时突然冒出浓重的德国腔,结果被驱逐出村子。

司汤达综合症

是指在艺术品密集的空间里,观赏者受强烈美感刺激,导致心跳加快、头昏眼花、混乱甚至产生幻觉。《红与黑》作者19世纪法国大作家司汤达曾在自己的一篇游记中描写自己有此症状,所以此病以他的名字命名。

爱丽丝综合症

此病多发于儿童时期,患病者长时间观察一种事物,就会突然像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觉得周遭的事物忽然变大或者忽然变小。

大雄——胖虎综合症

这是日本对先天性脑机能障碍中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及注意力缺失症这类精神官能障碍的称呼。

盒饭综合症

久吃快餐等食品会引起营养不良、头晕目眩、缺铁性贫血、口腔溃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专家们称之为“盒饭综合征”。

光源综合症

长时间在过于明亮处办公会造成视神经疲劳,荧光灯发出的强烈光波可导致体内大量细胞遗传变性,扰乱生物钟,造成心理节律失调,精神不振,且因缺乏阳光下的紫外线,使缺钙所致的老年性骨折、婴幼儿佝偻病不断增多。

心理素质好就不会“对号入座”

有些人一旦发现自己有怪行为,就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还有人觉得这跟胆量有关。实质上与这些都无关,主要还是一种心理暗示。就好比最近说得比较多的密集恐惧症。在这个说法被提出之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看到密集的东西会有什么反应,结果有人把这个当事说,你就觉得真是这样的,然后再看这类东西,心里毛了,头皮也麻了。甚至有人连草莓、杨梅都不敢看了,那么你以前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有心里发毛过吗?所以很多时候,是自己把自己给带沟里去了。另外,心理素质的好坏,也有一定影响。心理素质好一点的人外界的影响对他相对就小一些,也不太会“对号入座”。

不影响生活的都属正常

那这些古怪的行为要不要改?怎么改呢?如果不妨事的话,改不改无所谓!如果真是已经成症了,就是病了,那么病人的心里肯定不好受,这说明已经对他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了。这类人,你不用说,他自己也会寻求办法,会看心理医生。如果只是一些小问题,比如喜欢抖腿啊,爬楼梯喜欢数台阶啊,拿了东西一定得原样放回原位啊……这些可能只是在旁人眼里比较怪,但如果你很享受这些行为,又觉得不会影响生活,OK,那你就继续好了,有什么关系?所以有些人说想改改不掉,其实也是借口,是本来自己不想改。还是那句话:平常心对待,别太当回事,有时这只是一种习惯,如果没有对生活造成影响,都是正常的。 【编辑:安然】

上一篇:别拿离婚威胁人 下一篇:阳台种菜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