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会做错的算术题

时间:2022-09-18 04:55:33

一定会做错的算术题

美国创造教育基金会主席帕内斯教授在给学生讲学时,曾列出一道简单的口算题。而这道只有加法运算的题目,却有70%的人发生了运算错误。你是否有兴趣一试?试题是这样的――

1000+40+1000+30+1000+20+1000+10=?

如果你的得数是5000,那么你一定算错了,正确得数是4100。而大多数人在得出最后得数之前,都会因为重复了3次加“1000”的运算,就不知不觉形成思维定式,最终把“100”当做“1000”加上去,得出错误的结果。

著名的《纽约时报》在期号排序上曾犯过类似错误。1898年2月6日,《纽约时报》的期号输入员要对当天报纸输入期号,前一天期号是14499,他需要进行加“1”的运算,由于在个位、十位都逐渐进位,那天他输入的期号是15000,整整跃进了500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错误竟然没有被人发现,而且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2000年元旦,《纽约时报》的期号才被更正,减掉了500期。

“思维定式”就这样造成许多低级错误发生。而在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更会制约人们的发明眼界。我们往往受固有知识和过去经验的影响,不自觉地用与以往相同的方式来认识事物和解释问题,突破这种“思维定式”,就可能产生新的发明创造。

譬如,“航天飞机”是举世公认的高科技产物,而美国航天局负责人说,“阿波罗”航天飞机的技术没有一项是新的突破,全是现有技术,关键是我们能够恰如其分地对这些技术进行有机组合,并且实行“系统管理”。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具有“原创性”的发明愈来愈少,愈来愈难,更多的发明创造属于“组合式”发明。就像美国的航天飞机,只是将众多现有科技组合在一起,最终使其产生了“质”的飞跃。而要成功实现这种组合,首先要破除“思维定式”。比如,A物质有A用途,B物质有B用途,而当人们破除了对A、B物质的习惯性认识,将A物质与B物质组合在一起,是否就可以产生出C用途?

有人创造出这样一种思维方法:首先制定出一个坐标图,在纵坐标上和横坐标上依次排列出若干物品,用线任意连接纵横坐标的各点,以此来寻找不同物品的组合,并考虑是否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效用。比如,当我们以纵坐标上的“奶锅”为起点,连接到横坐标上的“电热器”时,就会考虑是否生产一种带电热装置的专用奶锅,给千家万户热奶创造方便。

“思维定式”是懒汉的思维方法,有意识地破除它,我们会有更多发现。

(老北摘自《启迪》)

上一篇:感恩瓷盘 第7期 下一篇:爱的动力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