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下初中数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9-18 04:52:33

浅议新课程下初中数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摘要:随着初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思维分析能力已经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识。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通过一定的原理让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一般的数学概念与数学规律,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等,对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对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本质

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简单的讲就是让学生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式的思维活动,都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但是我还认为,创造性思维不能脱离其他的思维,它是多种思维结合的产物固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必然遵循它思维的活动规律,可以说是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

1. 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对立统一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基础

逻辑思维是指通过遵循逻辑规律,对事物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和结论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则与逻辑思维基本相反,它不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与推导,而是依靠灵感和顿悟,快速地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活动,例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互相联系,逻辑思维是直觉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直觉思维又是逻辑思维高度成熟的产物,因此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基础。

2. 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对立统一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重要条件

集中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思路朝一个方向进行,形成唯一的答案;发散思维则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从一个目标出发,思维呈扩散状,从而实现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探索出多种方式的解决办法。有学者认为创造性思维只包含发散性思维,我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发散思维纵然可以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不会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所以我的看法是创造性思维还包括集中思维,集中是为了更好地发散,发散是为了进一步集中,只有发散度高,集中性好,学生的创造性水平才会高。

二、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航天航海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数学在科学领域的作用也来越重要,各国教育界纷纷出台新政策,制定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以提高国民的数学素质。由于世界上的国家国情不同,教育改革的力度也不同,但是呼吁改革,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声音却是一致的。例如早在1989年英国就出台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渐变而不是突变,进行课程改革,要稳扎稳打;德国则是坚持利用数学教育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并且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等等。

面对新的形势,教育部在1998年成立了“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明确提出:“用大众数学的思想改造传统的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2000年开始制定高中数学新教材,2003年实验稿推出,2004年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开始实施改革实验,2005年又扩大到九个省份。目前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数学教科书,都符合21世纪战略人才培养的需要,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在教学试验中不断完善初中数学新教材。与以往的初中数学教材相比,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不仅注重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而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并强调了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开发学生的能力和智力,使学生改变以往通过课堂来实现知识的消化、认识理解等。

三、新课程下用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办法

1. 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

每个学生其实都有潜在的创造性思维,要想将其激发出来,必须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数学教师要有创新精神,这是因为在教师的带动下会极大鼓舞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热情;轻松的课堂气氛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这可以为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提供宽松的条件;主动创造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从多方面出发

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学习中由于受到一些方法的限制,形成了定性思维,对知识的使用不会活学活用,从而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学会从多方面出发。例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有关梯形的各种问题中,一般学生在解答的时候会做辅助线:延长两腰使其交于一点、作底边上的高、平移对角线。如果教师让学生自由探索,他们就可以灵活地做出各种辅助线。

3. 让学生学会敢于猜想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需要有高质量的问题,不断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质疑,让学生学会猜想,勇于创新。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高质量的提问,能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例如在函数教学中,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往往会让学生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决定好上限和下限后,对假设的两个端点进行思考,然后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判断,这样先猜想后验证,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很有意义。

4. 善于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和惊讶开始的。教师将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一块四周带有草坪的花坛,长15m,宽12m,如果中央长方形花坛面积是120m2,那么草坪的宽度是多少?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通过观察列出方程式并且对照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后让学生讨论一次项系数、常数项是否也有限制?二次项系数为什么不等于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曹一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及其争鸣问题[J].数学通报,2010(3).

[2]李恭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 2009(5).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新教学模式 下一篇:提高学生初中英语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