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鹿鸣书店“老店新开”谋多元发展

时间:2022-09-18 03:38:39

上海鹿鸣书店“老店新开”谋多元发展

蜚声海内外学人的鹿鸣书店16日在复旦大学南区新址重新开张。

郁郁葱葱的百竿翠竹,圈出数百平米的独立空间,仿佛能听见呦呦鹿鸣之声。当天,书店特邀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陈子善、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傅杰共谈“书与书店的过去和未来”,作为新店开业庆祝活动。

手摇书架推到一边,幻灯荧幕缓缓放下,不大的店堂内居然也辟出可观的空间坐进百余人。傅杰回顾说,受网络冲击,复旦周围的书店从最多时的七八家到如今几乎绝迹。书店的消失如同剥夺了读书人的“湿地”。在他看来,书店是读书人闲时落脚的适宜之所,他们在此可以比较各种版本,与同好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这是新媒体无法取代的。

“我们这代人是电子的移民,下一代是电子的原住民。”徐俊幽默的话语,引起现场读者会心的笑声。他表示,希望实体书店能借助数字时代的各种优势,通过新手段构建学术氛围,实现书店的再发展。傅杰则建议通过系列文化讲座活动,将实体书店构建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据书店老板顾振涛介绍,此次老店新开,将考虑到读者多元化的需求,在保证学术型定位的前提下,转型成一个独特的人文空间,继续用专业眼光选取纯粹的学术图书,并计划创办电子杂志、微信公众账号等,为新书、学术活动等服务,以建立鹿鸣自己的品牌,而不是简单效仿“书+咖啡”的“诚品模式”。

“鹿鸣书汇”每半月将邀请复旦文史哲名师品读经典国学书籍。

思考

新媒体无法取代实体空间,营造独特现场体验成为公共文化场域的发展趋势。城市社会学认为,特定的城市空间在塑造人的认知和互动模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人们会根据空间形态及其所含内容的提示来调整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对于像城市独立书店这样文化意象鲜明的公共空间而言,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体验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模式。新媒体使阅读更趋向电子化和个人化,物理形态的书籍不再是书店和图书馆的优势,书店将更多地成为知识和文化得到系统有效发展的空间――网络环境下讨论的无序性和分散性时常使得个人思考的疑惑更难得到真正有用的探讨。由此,未来的独立书店的分众化发展也会更明显,无论是“诚品模式”还是“鹿鸣模式”,都服务于特定文化偏好的人群,其他城市公共文化场域的建设也需谨慎对待“大众”和“分众”的分层设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文化服务是不合理的,毕竟很多时候空间的大门已经让一个人知道他该进去还是离开。

上一篇:认识失眠,选对药 下一篇:欧洲科学家展示高科技在艺术研究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