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实践探讨

时间:2022-09-18 03:33:24

临颍县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实践探讨

摘要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撤建更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但没有发展壮大反而被边缘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名无实。临颍县农业局通过区域站运作模式的探索,较好地解决了有站无人、有人无事的问题,很好地使农业资源、人力优势得到了深度融合,解决了基层农技推广“线断、网破、人散”的不利局面,使农技人员的潜能和技术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关键词 区域站建设;整合资源;创新管理;河南临颍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309-0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撤建更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但没有发展壮大反而被边缘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名无实。近年来,临颍县农业局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有益尝试,推进了农技推广区域站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为其他地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供宝贵借鉴。

1 临颍县区域站建设情况

临颍县位于河南省中部,辖15个乡镇367个行政村,土地面积821 km2,耕地面积5.7万hm2,人口75万人,是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农业县。临颍县农业局下设有农技中心、植保站、种子站、农广校、农经站、能源站、原种场等9个职能部门,现有农业技术人员110余名,其中研究员1 名,高级农艺师22人,农艺师15人,肩负着县域内的农业技术推广、相关法规落实、农业产业规划及发展等工作。

临颍县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建设的总体要求,于2014年3月相继建成9个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其中设在高标准粮田示范区1个,乡镇政府所在地2个,社区6个。每个区域站建筑面积367.72 m2,设有办公区、咨询服务大厅、培训室检测化验室和休息室、餐厅等。县农业局在区域站人员选配上,按照“自愿申请、统一调配”的原则,每个区域站设置9名工作人员,其中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机技术人员各1名,其余为县农业局下属二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站内工作人员来源复杂,业务工作不好协调,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与成立区域站的初衷相背,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2015年初,农业局为加强对区域站的管理,按照临颍县农业发展需要和农技推广工作实际,把9个区域站移交给县农技推广中心管理。经过1年来对运行机制的探索,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初步成效,确保了区域站职能和作用的发挥[1-2]。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高标准配置基础设施

为了规范对区域站的管理,发挥好区域站的职能,区域站交付临颍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管理以后,县农业局成立了区域站工作领导组,并由县农业局科教中心对区域站的工作运行进行监管。为完善区域站人员的办公、生活条件,在省统配办公、交通、培训设施的基础上,由县财政出资100余万元,为9个区域站配备了检测仪器设备和生活所需设施,工作人员可在区域站就餐、休息、住宿,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技术服务的后顾之忧,确保了技术人员安下心、沉下身,投身到农业科技服务中去。同时,为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临颍县农业局还出台了参与区域站工作人员在职务、职称晋升,业务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优先鼓励政策,为农技人员职能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提供广阔平台。

2.2 整合项目资金,保障区域站工作有序开展

为确保区域站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解决好区域站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树立区域站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地位,在区域站移交农技推广中心管理后,县农业局首先对所承担的农业科技项目进行了资源整合,把“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测土配方施肥”“粮棉油高产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喷三防”等涉农补助项目,让农技中心主持或参与实施,通过项目资金整合,解决区域站日常业务工作开展经费不足的瓶颈。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中配方肥推广任务的分解,在确保配方肥推广任务完成的同时,也弥补了区域站日常办公、生活费用不足问题;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既对农民开展了培训,又使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了提升;通过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财政补助项目,科技人员在“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平台”记录当天的下乡服务日志,农业技术及涉农产品信息,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通过绩效考评,发放下乡补助资金。1年来,通过项目资源的整合,推广小麦、玉米配方肥800余 t,建成“百千万”高产示范方20余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余项,开展技术培训18期次,实训6次,培训科技示范户720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人[3-4]。

2.3 突出示范带动,推进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为使区域站人员干真事、真干事,解决有人不会干、有事没人干、人浮于事等现象,结合县域小麦、玉米、小辣椒三大主导产业,围绕基层农技推广财政补助项目、粮棉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提升等项目活动的开展,对每个区域站都下达了年度农技推广目标任务,要求每个区域站在本区域的各个乡镇建立1个6.67 hm2高产示范方,每人选择10个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或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并对其进行物化补贴和技术跟踪服务。通过区域站这个平台,每个区域站都以抓典型、树样板为抓手,做“盆景”“现身说法”,引领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手把手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同时,在区域站之间开展示范展示田高产竞赛、达标、星级示范站创建活动,通过组织测产验收、综合评估,评出一、二、三等奖,由县农技中心出资,对区域站技术人员进行奖励。

为确保全县区域站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让农民看有样板、学有榜样,真正解决好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集中精力,打造了设在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内的杜曲区域站核心示范展示区。该站由县农技中心从土地流转大户租借耕地13.33 hm2,集中开展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不同种植模式效益对比”“水肥一体化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化肥零增长技术示范”等试验研究、推广项目,通过核心示范展示区建设,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集中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农民与现代农业技术零距离接触,也让领导看到了农业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作用,提升了农技人员在领导、群众中的形象,树立了农技人员的良好口碑。2015年,临颍县被确立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区域站技术人员在省级以上刊物6篇;合作完成的“小辣椒规模化种植配套技术集成及应用”农业科技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农技中心主持完成的“大蒜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及应用”项目,获漯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区域站工作的技术人员有13人次获奖。

3 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实践与思考

按照区域站管理“三权归县,服务基层”的运作模式,如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各地区域站建成后应突出解决的问题。一是在工作职能上,区域站人员应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端正工作态度,由单一技术推广型技术人员提升为全科技能复合型技术指导员,需要在农业生产技能、农业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二是在经费保障上,区域站经费应全部纳入当地县级财政预算,确保区域站建设定编定岗改革到位。三是针对现阶段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和特点,应制定区域站管理制度、工作考评制度、人员录用制度及轮岗激励机制。在推广方式上,整合项目资源建立科技示范园区,以此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同时把农业技术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在推广方法上,扶持和引导家庭农场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加入到农技推广中来,构建以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结构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在运行机制上,探索出“行政推动,项目带动,技术集成,企业参与,专家带领,农技唱戏”的多元素互补共赢运行机制。

4 参考文献

[1] 郭晶,郑佩佩,袁伟民,等.县域农技推广区域站站长选拔案例研究:基于迁安市的调查[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4):279-284.

[2] 蔡江波,陈曦,杨忠娜,等.河北省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发展的SWOT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17):3897-3900.

[3] 仵树大.加大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力度[J].乡村科技,2013(11):13.

[4] 王海滨,刘志峰.建设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的几点体会[J].中国农技推广,2004(4):8-9.

上一篇:高校健美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下一篇: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