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道共养 纯嘏性弥敦

时间:2022-09-18 02:54:02

从古人第一次在大地母亲那里获得玉石开始,它就再也没有离开人们的视野。古人喜玉,玉被用于饰物、器具、乐器、礼器,是吉祥、尊贵的象征。现代人爱玉不仅因为它美丽的外表,更重要的是传承几千年具有浓厚中华民族特色的玉文化浸润其中。当代著名玉雕大师李东,在潜心研究玉雕技艺的同时,一心向道,将参悟所得的道家文化理念倾注到他的作品之中,在百花齐放的当代玉雕界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凡是开宗立派之人,其行为必然是旁人的表率,其言论也势必能开启民智、振聋发聩,有着深远的影响。李东以道家文化、理念治玉。形成自己独特的作品风格和文化氛围。正是一个在玉雕领域开宗立派的实践者。在李东看来,当今社会中一些收藏家和琢玉人有些误入歧途。在玉质上,苛求白润,不容微瑕,非和田籽料不玩、不雕;在工艺上,追求精工细做、锦上添花。李东认为。过分追求工艺的高难度,其实是一种倒退。玉雕工艺的细巧在清乾隆年间已经做到了极致,今人若凭借先进的现代工具与古人拼技巧,则毫无新意可言,而且随着一个玉雕艺人年龄的增长,当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就开始走下坡路,渐渐被后人超过、遗忘。但人的创新精神不会随着人体的衰老而衰退,反而可以凭借着日臻先进的技术进步完成一个质的飞跃。

和田玉诞生在“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脉,它静静地深藏在大山的腹中,孕育了几亿万年。它是自然界里最完美、最精彩的结晶。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能量。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能够读懂它的玉雕艺人的双手呈现到世人面前。好的作品蕴含着极大的能量,它能吸引周围和你、我―般的普通人的小能量。李东的作品并不是“第一眼美女”,他的创作也不力求人们给他诸如“美丽、精巧”之类的评价,他所追求的是一种“震撼”的效果,气场互通便内心撼动、灵魂激荡,让人看一眼就不愿再放手,这即是被玉的能量所吸引。

一个制玉大师也是一位调气大师。在李东看来,玉雕并不是在琢玉器,而是修“玉气”。玉雕艺术。不能只注重玉器外在的雕工,而应该提升其内在的“玉气”。所谓“玉气”。就是指雕玉者通过雕琢玉器所要传达给人们的某种精神。“器”与“气”二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以气补器”,用内外兼修来弥补现在玉雕“器有余。而气不足”的缺陷。李东说,玉雕作品要避开俗气、摆脱匠气、远离市井之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逸自然之气。李东赋予他的玉雕作品的“气”,是一种天地浩然之气。赋予玉以思想的启迪,禅的意味,使玉既能“修心”。又能“养性”、“开智”。这才是李东雕玉所寻求的“气”的本质。

在李东看来,工艺再精湛而缺乏创新精神仅仅只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手艺人,而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达到作品之中。永远保持着变幻无穷的新想法的才是一代宗师。他说:“我希望别人看到我的作品后能够承认作者是个有艺术功力的人,而不是承认这是个工艺高超的人,这样才是成功的”。

李东从来不做“命题作文”,即别人让他雕个花他就雕个花,让他雕个人他就雕个人。这对他来说是种侮辱,这和他一直所追求的逍遥无恃、精神自由的道家风骨是相悖的。命题作文使琢玉者的精神和想法的被禁锢住了,在本来就空间有限的玉石上又给自己加上了更多地限制,创作起来会束手束脚。这种作品的生命力并不长久。而李东的创作是随着自己的思想任意发散、幻化,然后在玉石上找到精神的落点,这样的作品总会给人以新鲜感。

《天工开物》是明代一本介绍各种手工艺门类的百科全书,现代琢玉者也经常借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雕刻玉石的过程,现在李东赋予了这个词新的内涵――“天工开悟”。在琢玉的过程中不要总想着能得到多少物质回报。而是把整个过程看作是“悟智”的经历。即创作时把这块玉石原料是花多少钱买来的,可以雕刻出几件成品,成品又可以卖多少钱~件等等这些物质世界的问题全部忘掉,一心只想着如何能创作出一件一诞生就能占据观者心灵的作品。这样才能在创作时在创作中挥洒个性,并敢于打破传统、打破自我、勇于改变。以前的玉雕创作,原料为先、技艺为二、创意在最后,而李东始终认为当代玉雕艺术中创意才是主导。由于玉雕原料越来越稀缺。琢玉师不可能对玉料有太多苛刻要求,应利用玉石原料,比如有瑕疵的原料,要在创意上发挥智慧与想象力,然后巧施工艺,最后完成其独有的特质与品性。琢玉师应把受材料所限制的被动状态转换成一种主导状态。不仅仅注重高超的绝技表现,更要重视怎样传达文化和思想内涵。

近期李东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无不深刻地体现着他“悟智”的过程,提升“功力”的决心,通过他对道家那深奥莫测、通天接地、包罗万象的思想的参悟,感受到他的作品所凝结成的强大“气场”。

例如作品《泰和》,选和田白玉撒金黄皮籽料,玉质温润细腻。精雕细琢中传递着一种吉祥和顺的祝福。古语有云,“否极泰来”,泰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的和顺状态。古人以壁礼天。故璧代表天,而作品中又将璧与日晷巧妙结合寓意天时,顺应天时者即顺应自然的规律,以自然的法则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必得到上天的保佑。琮礼地,故玉琮代表地,牛为地之象,有厚载之德。牛与玉琮的结合寓意地利。得地利者必得万物的资助,做任何事情都游刃有余。天时、地利都有了。而人和何在?将玉把玩掌中。感悟天时地利之间,玉与把玩者已融合为一体,此即为人和――得到此玉者就得到了人和。作者在创作时尝试着有所突破和创新。在玉雕作品里融入古圣先贤的智慧的同时,在表现手法上也有所发展。这件作品中的疏与密。动与静、虚与实、藏与露、黑与白的辩证法即是阴阳五行思想在构图中的应用。玉璧、玉琮、日晷、璇玑、神牛、神面等诸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和富含深厚哲理的符号。以玉雕艺术的手法集合在一件可以把握掌中的作品之内。彼此又有紧密的联系,融会贯通,共同阐述着作者欲表现的主题。把玩作品于掌,开悟先哲智慧在心。作品名为《泰和》。通过人与玉的对话。使把玩者体会天时、地利、人和的人生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始终处在和谐的状态中。

又如作品《福报贵人》,作品采用优质和田白玉籽料为体,玉质洁白高贵,与贵人文化相吻合。创作手法上使用抽象与具象相结合。写实与写意相结合。高浮雕与浅浮雕相结合。创意上大胆创新,以“伏豹”寓意福报,螭龙雄居于下,寓意贵人内心执有自强不息的信念,必有天相助。贵人垂目凝神,心生善念,安详从容之态把何为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诠释。

人生的本质是能量的消长。能量充盈则人生通达,而善念是能量的源头,是能量之母,心有善念则会吸收宇宙中的正能量,汇聚天地间万物的灵气。从而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精进。故善念者与天地相合,有万物相助,必有福报。福报万代的人达官、显贵。

作品《三羊开泰》选用优质和田白玉籽料精心设计雕琢而成,造型朴素端庄。器身光素无纹,可以凸显材质的洁白、细腻、油润。灵芝相聚为壶把,羊首前伸为壶流,两只小羊相戏为壶盖,其上留皮雕琢为太极图。三羊聚于一器,故名“三阳开泰”。三阳开泰出自《易经・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i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兴盛之象,故称三阳开泰。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上一篇:开封开出民间收藏最大奖项 下一篇:顾铭:做一个永不止步的“玉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