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模式对住院儿童患者的疼痛感影响分析

时间:2022-09-18 02:15:34

不同护理模式对住院儿童患者的疼痛感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住院患儿疼痛感的影响,为临床患儿护理工作给予参考。方法 以2012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住院儿童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疼痛感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感为1.07±0.38,依从性为87.50%,家属满意度为92.50%,其中疼痛感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住院患儿;疼痛;护理;综合护理

疼痛普遍存在于住院的患儿中,对患儿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住院期间,甚至可以造成长期负面的影响,干扰患儿的生长发育,极大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而在临床上,普遍存在忽视儿童的疼痛而造成治疗不足等问题。因此,对患儿疼痛进行积极的预防、评估及控制,优化疼痛管理方案以尽可能的减少患儿疼痛,这对住院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作者对我院部分住院患儿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疼痛感的影响,以作参考依据。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2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住院儿童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7-13岁,平均10.53±3.17岁。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住院时间超过1周,持续性疼痛超过1d,年龄超过6岁,生命体征及临床相关指标平稳,具有沟通、交流能力与自主行为能力;排除既往手术史或疾病疼痛史患儿,认知功能障碍或意识障碍患儿,伴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及体征患儿,治疗期间使用镇痛、镇静药物患儿,主要器官严重受损或功能障碍患儿[2]。所有患儿及其家长在本次实验前均对实验有充分的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8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8-13岁,平均10.76±3.04岁;对照组患儿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7-13岁,平均10.34±3.25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内容如下:

开设冥想训练,让患儿自行选择冥想的对象,可以是一个故事、一张画、一段经历等,注意是较为愉悦、欢快、能带来正面情绪的内容。确立冥想对象后,护理人员陪同患儿共同构思,将所想内容记录下来,并提醒患儿在每天训练时反复想象该内容。训练内容包括5min身体放松、5min呼吸调整、15-20min注意聚焦,3个阶段。训练时保持室内安静,患儿呈平卧位,闭上双眼但保持清醒的状态,逐渐放松各处肌肉,护理人员使用柔和的引导语言,将患儿注意力集中于触抚部位上、放松;帮助患儿调整呼吸的节律,让患儿跟着数数使呼吸平稳,调整好后将注意力集中于冥想的对象上;给患儿一张图画,让其自己观察,辨别出其中花草等各物质的准确位置以及颜色,然后让患儿想象自己置身其中,并想象自己最为向往的景象。

建立情景游戏室,在游戏氛围的基础上带有医院的特征,可分为电脑区、黑板区、病室模拟区等多个功能区。在病室模拟区中添置正常病室中的各种设备模型、医护用品玩具模型、检查仪器照片、人体立体图册以及各型娃娃等。患儿在入院当天或进行有创操作前,在家长陪同下进入情景游戏室,将将要进行的医护操作在娃娃上展示给患儿看,并让患儿进行模仿,同时在每步操作的同时告诉患儿将会产生的感受;护理人员及家长可以扮演适当的角色或使用图册、提问等方式与患儿进行互动,使患儿了解、掌握相关医护操作的具体内容。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疼痛感、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疼痛感使用视觉模糊评分(VAS)进行评估,由患儿从0-10中选择一个数字表达其对疼痛的感觉,0表示完全无痛,10表示最难以忍受的疼痛,分值越高表明疼痛感越高;依从性与满意度分为3个级别,非常依从/满意、一般依从/满意、不依从/满意,其中前两个级别之和为总依从性/满意度[3]。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为0.05,可信区间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疼痛感为1.07±0.38,依从性为87.50%,家属满意度为92.50%,其中疼痛感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

3 讨论

疼痛一直是难以克服的临床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发展等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患者,而这又常会被临床医师所忽略,往往对患儿产生较大的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并影响近远期预后。

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患儿的心理因素可以影响疼痛的分辨、程度、性质及反应等各个方面,而疼痛信号在传递的各个环节中会受心理因素调控,注意力、心理暗示与情绪状态等均能明显的对患儿疼痛感受形成影响。冥想训练可以使患儿机体放松,在将注意力从疼痛上转移的同时,获得良性暗示,调节愉悦、欢乐的情绪基调,以减轻患儿的疼痛感。

游戏在儿童的生活环境中必不可少,而游戏又是儿童与外界交流的最好载体,对其认知、活动、情绪/情感、社会交往等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的适应、创新、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而情景游戏室可以是患儿了解、熟悉医院内各项医护操作所涉及的步骤与器物,消除其陌生恐惧感,学会对医护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控制,能有效的减轻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进而减轻患儿的疼痛感。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疼痛感为1.07±0.38,依从性为87.50%,家属满意度为92.50%,其中疼痛感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刘慧莲,刘群,谢红英等.应用冥想训练减轻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45-747.

[2] 白锦兵.舒适“行为”量表在儿童疼痛镇静评估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1):43-45.

[3] 周佳丽.分散注意力缓解患儿操作性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1043-1045.

上一篇:针刺放血加拔罐治疗慢性老年性大面积带状疱疹... 下一篇: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