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不刺骨

时间:2022-09-18 12:45:32

微风拂过脸庞,让人感到惬意、畅快;和风掠过肩头,让人感到清新、舒畅;狂风横冲直撞,让人畏惧三分。但是寒风好像被人们遗忘了,它既不能让人感到舒适,也不会让人对它感到畏惧或崇敬。当寒风拂过人们的脸庞、掠过人们的肩头时,它只能不住地向路人道歉:“对不起,我也是身不由己啊!让您感到寒冷也不是我的本意呀!”而路人只是轻蔑地瞟它一眼,对它充满了厌恶之情。

翻开词典,在褒义词中我没有找到寒风的影子;唯一能给人一点安慰的是:贬义词中也没有它的身影。也许是因为它太卑微了,以至于人们完全忽略了它;也许是人们虽然厌恶它,但还是能理解它的苦衷。

风常常和雨同时出现:和风细雨、暴风骤雨……这些就好像一场场音乐盛会,有主旋律,也有协奏曲。而寒风呢,只能独奏吧,没有谁与它唱和。

让我们给予寒风一点同情吧!

寒风其实也很孤独。这让我想起了李白。李白曾写过《月下独酌》,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之感。但寒风与李白又不尽相同:李白虽然表面上孤独,但他的内心其实并不寂寞,他毕竟还能“对影成三人”;而寒风呢,无论从表面上还是从内心里来看,它都是孤独的。没有人愿意和它接近,人们只记得它的冰冷刺骨。

寒风同时也是善解人意的。其实,寒冷、刺骨并非它的本意,它只是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向人们问好,不幸的是,它被寒冷的冬天所利用,成了寒冷的载体。但是,我们若能理解寒风,体谅它,便能透过它表面的寒冷,感受它内心的火热,和它畅快地交流。所以有时,当我们慢慢地适应了寒风以后,甚至能从这个看起来冷酷疯狂的家伙身上感受到一丝春天的温暖气息。是的,过不了多久,当严寒被驱散,它就会成为第一个报春的使者。

寒冷只是寒风的一面,它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到孤独。它在发泄,四处乱撞只是它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寒风就像一个孩子,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委屈。

我要试着去理解寒风,哪怕理解它的人只有我一个。我要说:寒风不刺骨,因为它虽不能温暖人的身体,但能唤起人们对春的期盼。

(指导老师:惠军明)

[简评]本文立意新颖,作者运用逆向思维大胆地提出“寒风不刺骨”,令人眼前一亮。事实上,寒风当然是刺骨的。若只是一反常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能自圆其说,那无疑与事实相悖,只会让人觉得荒谬。但很多时候,许多看起来毫无争议的事实,只要我们换种眼光去看待,也能获得不同的感受。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不但提出了新观点,而且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因而本文算得上是一篇比较成功的出新之作。作者在文中赋予寒风以人的性格特点,将它写得性格鲜明,这点也比较出彩。不足的是,作者较多地强调了寒风的委屈、被人误解,而真正落笔于“不刺骨”的文字其实并不多。

上一篇:古诗词中的“空” 下一篇:对比衬情雪舞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