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时间:2022-09-18 12:04:25

制度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摘 要: 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制度厚度则描述了一个区域通过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搭配产生协同作用而使得该地区获得经济动力,可见制度厚度对于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近几年关于制度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测量体系,并以长春市工业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和测量长春市区域创新能力,再通过制度厚度的构成要素,探讨制度厚度对于区域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 制度厚度 区域创新 测量体系

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贸易壁垒日益减弱,更多公司开始施行国际化战略,使得地区间的交流逐渐加强,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的竞争力强弱,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发展的根基所在。区域的制度因素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制度厚度在区域的机构存在、政策支持、机构间合作三方面影响区域的创新能力。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研究制度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1.文献综述

在制度厚度的研究方面。Amin和Thrift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制度厚度”(Institutional Thickness),他们认为,在“全球—地方”联结下,除了区域自身的环境条件与产业特色外,区域通过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搭配以产生协同作用(synergy)而使得该地区获得经济活力。通过制度化过程,该区域各机构间产生信任,拥有同一愿景,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行为、支撑和操作规定,使每个个体能够充满活力、高速有效地发展。

Amin和Thrift在《制度厚度与地区经济》(“Institutional Thickness and the Local Economy”)中认为“制度厚度”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1)密集的制度存在,包括该区域内的企业、志愿组织、行业联盟、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等,这些机构的存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制度厚度的重要条件;(2)各种组织间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其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reflexive networking)的形成,这种交流合作使各机构间产生信任感。在地区制度安排层面,产生显著的同构(isomorphism);(3)在各机构间产生高度相互作用后,主体结构对其他机构形成管辖结构,通过联合建造和集体存在,将部门主义和制度之间的冲突降到最低,也降低了社会成本;(4)一个地区共同的愿景,这是一种集体动员,让各组织形成相适应的行动步调,使各部分围绕特定的议程、项目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达成共识。

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的创新能力研究上,在国家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中,Furman等认为以罗默(Romer)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理论和以纳尔逊(Nelson)为代表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1992年,英国学者Cooke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支持并产生创新的组织系统,这个组织系统在地理上相互联合、分工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组成。从此,创新系统的研究开始从国家创新系统向区域创新系统演变,随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区域创新体系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Wiig(1995)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包含进行创新性生产的企业群体,进行创新性知识与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有创新性人才培训的培训机构,有金融服务群体,有制定法规和监督的政府机构等。之后Asheim,Morgan,Cassiolato,Carlsson等都从各方面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过研究和界定,但尚未达成一致认识,他们的研究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应包含有:(1)有足够的空间;(2)有主要的创新主体,如科研机构、创新生产企业、高等院校、金融服务组织、政府机构等;(3)不同的创新机构间应有足够频率的互动以形成新的创新系统和社会系统;(4)要有制度约束和监督。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区域创新体系,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国内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创新主体要素刻画区域创新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模型。

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由创新的主体,如企业和科研组织与创新的物质条件和环境通过各种关系、政策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胡琴(2003)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26项指标,包括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将湖北省2000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与8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

孙敏霞(2008)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及科技进步基础为四角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钻石模型”,并以此模型为框架,进一步设计适合福建特点的三级共计1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朱孔来、王忠辉(2008)认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由该区域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创新投入等六方面要素构成,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由六大要素、25个指标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各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际评价和比较分析。王芳(2009)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投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经济绩效四个方面选取24个指标,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做了定量评价,并通过苏南和苏中、苏北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许崴、林海明构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首先对应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信息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四大区域创新行为主体,将区域创新能力划分为区域知识创新能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区域环境优化能力四大模块;再据此分别设置各模块能力评价子指标体系。

2.区域创新能力的测量

根据上述众位学者的研究,我们梳理出区域创新体系总的结构特点应该包括有以下方面:(1)有足够的空间支持创新体系的构建;(2)有一定数量的创新性生产企业群体、科研单位、培训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和政府部门等;(3)不同创新主体间具有沟通和关联的渠道;(4)具有一定的创新环境能够支撑区域创新的发展和延续。

在区域创新能力指标选取上,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刻画出区域创新能力,我们在参照之前学者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和创新能力测量模型的同时,提出以下选取原则:(1)系统性原则,能够反映区域创新体系各个主体要素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涵盖范围,能系统全面地体现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状况;(2)可行性原则,首先体现在数据能够容易获得,如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其次获得的数据可以量化统计,进而得出定量的结论;(3)有效性原则,所搜集的数据能真实有效地体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4)可比性原则,数据口径、范围等保持一致,确保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在测评时尽量采用相对数据。

鉴于以上几点,参考以往学者们提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通过可行性筛选,关键因子筛选,制作出一套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方面衡量区域创新能力,每个方面选取4至5个关键指标,再由专家给出指标权重,通过实地访谈、问卷测量、检索统计局数据等方法刻画出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雷达图。

2.1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根本源泉,因此将它作为衡量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而知识创造的能力又取决于当地高等教育投入水平和政府科技投入水平,直接体现在论文数量和专利发明等几方面,因此我们选取这四个指标。

2.2知识获取。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除了取决于自身创造知识的能力外,还取决于其引进知识的能力,我们通过考察企业群体和科研机构科技合作、技术转移、技术引进水平和本地国外投资的程度综合度量该区域的知识获取能力。

2.3创新绩效。一个地区的创新绩效反映在其将知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之上,我们采用人均GDP水平、劳动生产率、居民生活水映其知识技术的转化效率,采用出口额、产业国际竞争力来测量其企业群体的竞争能力。

2.4技术创新环境。资金充裕度、融资的便利程度、政策投入水平、劳动力水平等都制约着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而这些就构成了区域的创新环境,因而我们采用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劳动者素质水平、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来考量这些方面。

2.5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也尤为重要,其中企业间有效的沟通能力,产品设计能力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而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水平体现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我们用新产品产值这一指标直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

表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对于每个指标我们设定满分为100分,其对应权重如表所示,为Xij(i=1,2,3,4,5;j=1,2,3…);

其中第i维度其各项指标权重之和■Xij=1(i=1,2,3,4,5);

经测得各指标得分为Yij(i=1,2,3,4,5;j=1,2,3…);

第i维度总分为Wi=■XijYij(i=1,2,3,4,5)。

权重的获得可通过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我们采取专家咨询法得到上述权重,将这5个维度得分绘制在雷达图上即可直观分析该地区创新能力强弱,通过雷达图分析该地区的创新能力强弱,雷达图是日本企业界进行综合实力评估时采用的财务评估方法,首先将圆五等分,每一块扇形代表一个方面,每个方面根据其指标数目的多少和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分割,以每个小扇形的面积大小代表其在该方面所占权重大小,每个指标线长度代表100分,通过调查得出该地区各项指标的得分,将其标在对应的指标线上,再将这些点顺次连接,即构成该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雷达分布图。

图 区域创新能力雷达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春市区域创新能力的五项指标得分所形成的五边形比较对称,说明长春市区域创新能力这五项指标的发展比较均衡,五边形的面积很小,说明长春市区域创新能力还比较差。

3.制度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制度厚度的构成要素有以下三点:制度存在、政府政策支持及各组织间的交流合作。这三点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制度存在上,研究机构学术中心有利于制度厚度的形成,如英国的剑桥地区。吉林省拥有良好的科教资源,4个中科院所属、14个国务院部属和53个省属共计71所研究与开发机构,41所高等院校,8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有利于制度厚度的形成,而制度厚度反过来能很好地将该地区内的企业、行业联盟、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研究与创新中心等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

在政府政策支持上,政府制度对于地区制度厚度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从而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如长春汽车、轨道客车、农产品加工这三大优势产业:汽车业以300万辆整车扩能工程为契机,中小汽配企业积极扩大规模,直接推动了汽车配套产业集群扩大;轨道客车业依托1000辆高速动车组和1000辆城轨车项目,以长春轨道客车产业园为平台,36个轨道客车配套项目于去年集体开工,使园区内的轨道客车配套企业达到65户,轨道客车配套产业中小企业集群正在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利用打造又一千亿级支柱产业的时机,以生物化工产业、畜牧产品深加工产业为重点的加工体系日益健全,玉米、肉鸡、肉牛、生猪、肉鹅、鹿产品、大豆、稻米、蔬菜和乳制品等10大加工业迅猛发展,一大批现代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相继建成。

各种组织间合作、交流,这种沟通使各机构间产生信任感,形成一个地区共同的愿景。各组织以该地区及自身经济发展为目标,步调统一,合作共进。这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区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绩效,从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66-691.

[2]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2)[M].科学出版社,2003.

[3]甄峰,黄朝永.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6).

[4]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Z].2004,31.

[5]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6]黄鲁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1):95-98.

[7]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9.

[8]RiddelM,Schwer RK.S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oy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the US[J].Th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2003,33(1):73-84.

[9]StermS.,Portor M.E. and Furman J.The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Capacity[C].NBERWorkingPaper,2000.

[10]颜晓峰.试论国家创新能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3):23-25.

[11]M.E.porter on Competi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12]甄峰,黄朝永,罗守贵.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6):16-19.

[13]Cook,Braczyk,Heidenreich.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 World[M].London:UCL Press,1998:49-67.

[14]AMINA,THRIFTN.Living in the global,in Globalization[A].In AMINA,THRIFTN,eds.Situations,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C].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94:1-22.

[15]COOKEP,MORGANK.The associational economy:firms,regions and innov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98.

[16]STORPERM.The regional world: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M].New York:Guilford Press.

[17]MARTINRL.Economic theory and human geography[A].In DGRE-GORY,RLMARTIN,GESMITH,eds.Human Geography[C].Basingstoke:Macmillan,1994:21-53.

[18]Sunley P.Context in economic geography:the relevance of pragmatism[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338-55.

上一篇:树立创新理念,培养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下一篇:王雪红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