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情缘 17期

时间:2022-09-17 11:56:43

不知不觉中,研习书法已有十几载,虽时断时续,而终未放弃。我曾不止一次问自己,为何始终无法割舍这份执着,是骨子里沉潜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还是“唯笔软而奇怪生焉”的书法艺术使然?思前想后,可能是源于灵魂深处的挚爱吧!优秀书法作品中千变万化的线条,就像是高低起伏的音符,演奏华美的乐章,又像打开了时空的隧道让我与古贤对话――名家书法时而藕断丝连、延绵不断,给人以无限遐想;时而粗大厚实,让人滋生沉稳、厚重之感,令人羡慕不已、钦佩不已。

其实回顾与书法的情缘,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银行的工作性质让我变成了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变得更加有责任心,同时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机械和刻板。是书法给了我灵魂的栖息地。然而十几年来,我却未曾真正静下心来钻研过书法的技巧、历史,也未曾真正领略过书法的艺术魅力,只不过是把书法当作修身养性,又或是打发时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已。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压力,自然也就缺乏进步的动力,当然也就进步缓慢了。

凡事贵在坚持,虽然进步较慢,十几年的坚持还是让我在书法方面有了些收获。康有为在文章中写道:“吾谓书法,亦犹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练习书法是素养的提高、心灵的修行。长时间的书法练习,使我的文化修养在练字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书法作品的内容大多是古文和古诗,或是些至理名言,接触多了,知识面自然就开阔了许多,对一些古诗文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书法家的每一幅作品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汗水,透过作品,我能体会到他们对书法的执着和热爱,能感受到他们锲而不舍、忘我练习的精神。欣赏古人留下来的字帖、碑文,就如同含英咀华,韵味悠长,回味无穷。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下,我觉得自己的精神和思想也得到了升华。更值得欣慰的是,我的性格也慢慢变得沉着稳重,头脑也变得冷静、敏锐,思考问题能渊思寂虑,遇事能够处变不惊。练字的时候,就好像在和古贤对语,他们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如水一般流入我的心田,心灵似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此时的自己,去留无意,荣辱皆忘。

练习书法使我的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时常练习书法,自然对字帖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慢慢地,我不再仅仅满足于与对字帖的研究和分析,走在街上或是到某个景点,但凡有书法作品的地方,我都会驻足观望,细心品味一番。天长日久,我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大大超出了自己的书写能力,以至于越到后面,越感觉自己写的字差,甚至有放弃练习书法的念头。后来,偶然在一篇书法文摘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如果你总感觉自己的字越写越差,那恭喜你,说明你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又有了新的突破,也就意味着你的书写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会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假如你正在为自己目前的字写得好而沾沾自喜,那非常抱歉,你的字将很难再有提高。”我细细品味了这番话,觉得非常在理,便又有了些信心和勇气继续前行。虽然自己期盼已久的飞跃迟迟没有到来,但信念却与日倍增。

书法是我生活中最真挚的朋友。不过,谈到我对这位朋友的态度,那可真是汗颜之至,真可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来形容――兴趣来了便挥毫泼墨,自我陶醉一番,对她如同挚友,形影不离,倍感亲切;倘若忙碌起来,就长时间把她丢在一边置之不理。可不管我怎样对她,她对我始终是那么真诚。当我独在异乡,感觉形单影只时,是她为我排忧解难、缓解孤独;当我事业上举步维艰,情绪跌落低谷时,是她鞭策我要锲而不舍、坚强以对。这么多年来,她对我始终不离不弃,陪我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伴我度过无数个独影孤灯。我时常在想,倘若自己对她有她对我一半的真诚,自己早就成书法家了。

虽然现在人们对书法的重视日渐消退,练习书法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我却愿意坚守自己的这份挚爱,享受这份执着,不求功成名就,但求无怨无悔。

上一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下一篇:基层动态 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