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时间:2022-09-17 11:08:27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选择6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统计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42.1±5.4)分,焦虑发生率为1.7%。护理满意度为100.0%。结论 心理护理能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减少患者焦虑发生状况,且患者满意度高,效果显著,可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白内障手术;焦虑状态

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多在老年人发作,随着当前人口老年化现象加重,白内障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升高状况。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白内障,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焦虑、紧张等诸多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此次研究中,对6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以探讨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影响。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选择6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白内障诊断均参照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眼科疾病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排除存在其他眼科疾病患者;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均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4.5±6.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1.7)年;白内障类型:老年性白内障56例,外伤性白内障4例;合并症:高血压28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4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血常规检查、眼部检查、生命体征检测、病史询问等,并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①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访视,及时采取温和语气,与患者家属及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及时了解患者职业、学历、病史、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相关一般资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时根据患者实际文化程度及理解水平,给予患者针对性疾病健康知识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宣传方式对患者进行白内障相关知识教育,及时向患者讲解白内障发病原因、影响因素、手术方法、手术注意事项等,促进患者对白内障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患者正确看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过程;护理人员需在术前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观测,及时从患者的神态、行为等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辅助患者疏解不良情绪,保持舒畅心态;加强对患者的安慰、鼓励,积极回答患者的疑问,了解患者的需求,积极辅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患者治疗信心[2]。②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在患者麻醉过后,及时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病房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检测,及时祝贺患者手术成功,并告知患者术后需加强休息;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病情监测,及时观测患者伤口状况,出现渗血、渗液状况时,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术后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讲解,指导患者避免触碰患眼、按压患眼等;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及时根据患者喜好状况,给予患者音乐疗法等相关方法缓解患者疼痛,避免患者因疼痛导致不良心理状况的出现;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给予患者针对性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及时向患者讲解成功病案,缓解患者焦虑状况,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过程[3]。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u价患者护理后焦虑状况,总分均为100分,SAS>50表示焦虑。

使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状况,包括入院、环境、饮食、手术、用药、心理、出院等,总分100分,评分>90分为满意,80~90分为基本满意,评分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42.1±5.4)分,60例患者中出现1例忧郁症状患者,1例焦虑症状患者,焦虑发生率为1.7%。60例患者护理后满意48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

患者术后出现1例角膜水肿,1例前房渗出,症状均较轻,采取针对性处理后,症状缓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

3 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增加,不良用眼习惯及用眼方式使得眼科疾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白内障是因多种因素导致的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引起患者视物时视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而常出现视物模糊状况。白内障患者常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生活质量较低,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失明,是当前临床常见的致盲眼病[4]。

手术治疗是当前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有效治疗方法。但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因对白内障相关知识了解不够、认知错误而导致诸多不良心理状况,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5]。因此,此次研究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中焦虑发生率均较低,仅为1.7%。说明采取心理护理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其主要原因分析为:①采取术前心理护理时,能有效改善患者对白内障的认知,缓解患者因错误认识引起的紧张、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过程,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②术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时,将人性化理念融入护理过程,术后严密观测患者临床表现,积极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稳定,且术后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给予针对性生活指导、饮食指导等,并及时向患者讲解成功病案,有效提升患者康复信心,使患者正确看待疾病,进一步保持舒畅心态[6]。

综上,心理护理能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减少患者焦虑发生状况,且患者满意度高,效果显著,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付春霞.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544.

[2]王淑和,陈木标,任葵顺,等.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30-31,29.

[3]郭俊红,齐天梅,陈妍鹏,等.心理护理对老年人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23):3581-3583.

[4]阚浩玉.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6(21):2920-2922.

[5]王召格.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焦虑和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85-586.

[6]刁丽娥.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311-312.

上一篇: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 下一篇: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宫内节育器取出后继发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