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竞技体育实力分析

时间:2022-09-17 09:13:47

上海竞技体育实力分析

摘要:对上海在历届全运上竞技运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5~10届全运会比赛上,速度力量性项群、准确类、难美类和格斗对抗性项群能稳定地发挥其竞技实力,而速度、隔网对抗、同场对抗与耐力类项群竞技实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名次的变迁;举重、划船、射击、乒乓球、花样游泳等项目有望成为上海全运会新一轮的制胜项目。

关键词:竞技体育实力;全运会;运动项群;上海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120-03

在全运会各省市之间的长期激烈竞技运动中,上海作为一个独立的竞技体育整体,表现出竞技实力雄厚且竞技布局独具特色。但关于上海竞技体育特征的研究资料较为少见。为了解其整体竞技体育实力,进一步完善其竞技体育布局,本文以全运及奥运成绩为依据,全面分析上海的竞技体育特征,并对上海竞技体育的布局和资源配置提出建议。

1 上海在全运会上竞技体育的特征

1.1 历届全运会上各比赛项群竞技实力的变化特征

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后第5届全运会为起点,对全运会的主要夏季奥运项目按项群分类进行分数统计,为了更好地反映上海的整体竞技体育潜力,故在进行分数统计时,取前8名并采用全运会的记分方法(1~8名分数为13、11、10、9、8、7、6、5分)进行赋分,把第5~10届全运会各项群成绩与历届全运会奖牌名次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从宏观上可以看出,体能主导类项群与名次的等级相关程度明显高于技能主导类项群,且全运会的成绩平均值明显高于技能主导类。可见体能主导类项群成绩在整体竞技体育实力中占了很大比重,其成绩的变化可能直接影响到名次的变迁,因此可以把体能主导类项群看成是影响名次变化的主要因素,理应加强对体能主导类各项群的投入力度。而技能主导类项群则随着名次的跃进,其竞技实力却呈加强之势(与名次的变化呈等级正相关),提示该项群竞技实力的发展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体能主导类中的快速性项群、耐力性项群以及技能主导类中的隔网项群、同场对抗类项群对名次的变化较为敏感(尤以耐力类项群为甚),说明这些项群成绩的好坏直接和名次相关,因此以上各项群的竞技实力已成为了上海队克敌制胜的关键。其它各项群(速度力量类、准确类、难美类和格斗对抗类)与名次变化的相关程度不高,一方面可归纳为该项群竞技实力薄弱,其项群的成绩不能影响整体名次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可认为该项群已有足够雄厚的竞技基础,是整体竞技实力的支柱,在历届全运会上发挥稳定并不受名次变迁的影响。耐力类项群与隔网类项群竞技实力的变化与名次的变迁呈完全负相关(R=0.812,R=-0.754),可见其在历届全运会上有着较为强劲的竞技优势,但从八运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下滑趋势,有下降趋势的还有速度类、同场对抗类与隔网对抗类,它们的竞技实力与名次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其它项群,这种下降趋势说明上海竞技体育实力开始削弱,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为了进一步分析上海队整体竞技体育实力,对其竞技体育布局作更为科学的安排,故把第5~10届全运会上8个项群分为3个亚项群,并算出它们在整体竞技潜力中的贡献率(贡献率=历届全运会各亚项群得分和/历届全运会体能类与技能类得分和×100%)的大小。其中第一亚项群为快速、同场对抗、隔网对抗和耐力类亚项群(贡献率为66.24%);第二亚项群为速度力量、格斗对抗类亚项群(贡献率为21.17%);第三亚项群为准确类和难美类亚项群(贡献率为12.59%)。

第一亚项群是上海队竞技体育潜力的重要保障,只有在保持该项群竞技优势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上海的竞技体育地位的日益巩固,而关于第一亚项群的投入与关注理应是摆在第一位的。因此在安排上海竞技体育布局时,应做到在保持传统制胜项群(速度力量、格斗对抗、准确和难美类项群)竞技势力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和巩固同场对抗类、隔网对抗类和耐力类项群的竞技实力显得至关重要,因为隔网对抗类与耐力类亚项群既是整体竞技实力的主要体现又是对名次变化极为敏感之因素,是所有项群中的重中之重,可见加强该项群的投入力度对上海整体竞技体育实力的提高,显得尤为关键。第二、三亚项群是构成整体竞技潜力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对它们的经济投入和关注程度,应放在第二和第三位。而相对于名次变化而言,竞技实力日益消减的项群(耐力类项群)和日趋增长的项群(准确类、难美类和速度力量类项群)应给予充分的保护和扶持。以保证在提高整体竞技实力的基础上防止原有竞技实力的退步。

1.2 全运会竞技体育的现实对比

(1)十运会上海竞技体育潜力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队在国内整体竞技实力中所处的地位,本文取十运会奖牌榜上上海队前3名、后1名代表队(北京、辽宁、浙江和福建)作为上海队的比较对象,以各项目得分的百分比(取前8名,计分方法同前)为指标,分析上海竞技体育的现状特征。

从表1可看出,上海与其它各队相比,在体能主导类的各项群中,除短距离游泳与径赛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外,其它各项目如长距离游泳、田赛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可见,上海队体能主导类各项目的整体竞技实力不容乐观,提示除游泳外对体能主导类各项目关注的必要性,这一点与上海体能主导类项群的历史特征相符;在技能主导类的各项群中,与其它代表队相比,只有手球、垒球、水球、射箭、击剑、跳水和蹦床具有明显优势(尤以新增项目蹦床最具有优势),而其它各项目如摔跤、篮球、网球、柔道、羽毛球和体操等都表现出明显不足;虽除羽毛球外其它项目都优于下位代表队,但篮球、射击、摔跤、柔道与上位代表队的北京、辽宁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另外,羽毛球弱于辽宁;网球弱于北京。整体而言,上海除田赛、羽毛球、自行车差于下位外,其余各项目均比下位队强,说明上海的整体实力高出福建很多。与上位的浙江相比,除田赛、长距离游泳及体操外,其余各项目均强于上位的浙江队,这说明上海的整体体育实力也高于上位浙江队,所有这些都与上海竞技体育实力的历史特征相吻合,从其竞技实力的历史和现实特征可知,提高各弱势项目竞技实力有着较大的难度,但竞技实力明显不足的各项目的提高,是赶超上位各代表队和提高上海整体竞技体育实力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上海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运会竞技中,逐步形成了以体能主导的短距离游泳、短距离跑、现代五项和技能主导的足球、手球、垒球、水球、射箭、击剑、跳水、马术为主要制胜项目的竞技格局,且以其明显的优势表现出重点突出的特点。与历届全运会的优势项目比,游泳与射击继续上升的空间还较大,但其余项目上升的空间较为细小,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上海队要想在优胜劣汰的全运会竞技中继续保持前沿地位,就必须保持其原有优势项目并开辟新的制胜项目。

(2)有待成为新一轮制胜项目的挖掘。

除前面提到的各制胜项目外,体能主导项群的举重、长距离径赛、划船和技能主导项群的射击、摔跤、乒乓球和花样游泳与其它各项目相比,在十运会上表现出较为强盛的竞技实力,为保持上海队前沿的竞技地位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可以把这些项目看成是上海队新一轮的制胜项目。另外,纵观这几个项目在第5~10届全运会的表现(各项目得分和,赋分方法同前),乒乓球和花样游泳的竞技实力基本上随时间的变化呈递增的趋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举重、划船、射击这些项目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说明其具有挖掘的潜力。

另外,从训练学的角度审视这些项目,不难发现各项目与现有的制胜项目有着特殊的项群渊源,从而提示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可借鉴现有制胜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如同属快速力量类的跳跃和举重、格斗对抗类的摔跤和击剑以及表现难美类的花样游泳和蹦床,均可依其项群的归属,在各方面借鉴现有的制胜项目,在投入足够人力和物力的前提下,有望成为新一轮的制胜项目。上海队要巩固自己前沿竞技地位,这一点应充分予以重视。

1.3 上海队历届全运会获得奖牌变化特征

竞技体育中,前8名的成绩表现出一个整体的竞技潜力,而奖牌数量更体现其竞技实力,为充分了解上海队的竞技实力变化情况,以历届全运会上上海队所获得不同奖牌的数量来对上海整体竞技实力的发展进行分析(采用金、银和铜牌分别取4、2、1分的方法计分)。

第五届全运会上海队充分显示了其竞技体育实力,奖牌占全运会奖牌总数的11.7%,但此后,奖牌数量呈递减之势;在第八届全运会上上海凭借主办全运会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在足够重视和投入的前提下,达到名次的巅峰;之后又出现了下滑,在第十届全运会上奖牌整数虽然出现了历史性突破,但金牌数比八运会少了16枚,从而影响了上海的金牌榜的名次,这说明全运会上别的代表队夺金势力越来越强,竞争日趋激烈。从整体上看,上海竞技体育布局日趋完善,竞技实力日益巩固,在全国的竞技体育地位始终位于前沿。估计在下一届全运会上,上海队在合理安排自身竞技格局,在保持足够重视以及投入的前提下,凭借其大量具有夺金潜力的优势,其金牌数量有可能较大程度地增加。

2 结论与建议

(1)体能主导项群是上海整体竞技体育的强势所在。

(2)速度力量类、格斗对抗类、难美类和准确类为上海队整体竞技实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快速类、耐力类、同场对抗和隔网对抗类项群是影响上海在全运会上名次变化的关键项目。

(3)相对于名次的跃进而言,耐力类的竞技优势日趋消退,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速度力量类和难美类的竞技实力表现出逐步增长势头,须大力扶持。

(4)举重、划船、射击、摔跤、乒乓球、花样游泳项目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望成为上海队新一轮制胜项目,并将成为上海队获得新的竞技体育实力的源泉。

(5)上海队应根据各项目的竞技现状合理地安排资源,做到重点突出而又统筹兼顾。

上一篇:广东男排后备人才现状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第15届女排世锦赛中国队进攻实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