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 穿越梦境中的苍翠山水

时间:2022-09-17 08:08:18

张家界 穿越梦境中的苍翠山水

编者按: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提出“美丽中国”的新概念。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十精神,本刊从本期开始将开设“美丽中国”栏目,宣传那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前列的生态和人文典范。

“我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和家人一起到大自然中享受森林雨露的滋润,这份感觉是在城市中永远找不到的。今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我们就来到了张家界。”,来自上海的游客老王一边排队购票,一边对记者说,“这张家界真是太美了!还没有进景区就感受到了,高速公路两边的风景都非常漂亮!”。

1982年9月,经国家计委批准,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它的建立成为吹响我国森林旅游发展的第一声号角,成为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中国现代旅游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此,林场从过去的扛“木头”转到了森林公园旅游的数“人头”。美丽的张家界也从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林场,发展成今天世界著名的风景区。据统计,仅张家界森林公园建立之初的6年时间里,每年游客就从8万人次增加到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加到了1982年的16倍。现在张家界每年接待游客近三百万人次,成了当地民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秋季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层林尽染,风景如画。虽然已时至深秋,但公园内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依然吸引了大批游客。记者看到,黄金周期间,景区售票处排起了长长的购票队伍,旅游车辆、游客在各景点不停的穿梭。

张家界与一脉相连的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三大自然保护区组成武陵源,是张家界的核心景区,面积达264平方公里。在张家界,不管是山的巍峨挺拔、树的瑰丽苍翠,还是水的清幽都呈现出一种梦的色彩。在2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和山水构成了一幅幅丹青水墨画卷滋养人们的心灵。而星罗棋布的山峰和溪流更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向人们集中展示出森林之美。

梦境山水

如果让中国的山水画家们共同推举一个写生的绝佳去处,恐怕最后的答案非张家界莫属。因为张家界的风景兼具南方山水的秀美和北方山水的雄奇。张家界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过去叫做大庸。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闻名,经国务院批准,湖南省原大庸市从1994年4月4日起,正式更名为张家界市。它与天子山、索溪峪自然保护区连成一体,构成武陵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的武陵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距市区32公里。最高处兔望月峰海拔1334米,最低处水绕四门海拔426米。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1228.5mm,属中亚热带北部气候区,森林公园小气候明显。

公园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木本植物93科517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珍稀树种7种。其中“珙桐”、“银杏”就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称。这里鸟类、兽类丰富,而且很珍贵。鸟类有41种,兽类有28种,其中属国家保护动物的珍稀动物有7种,被誉为“天然动物园”。

这里的自然风光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郁,以水见秀,以云见神。其间翠峰有3800柱之称,相对高度100米至300米。群山绿丛覆盖,四季常青;峰石如人如兽,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气势壮观。峰间,溪流潺潺,峡谷幽深,浓荫蔽日。有“三千翠微峰,八百琉璃水”之美誉。春天山花烂漫,万象更新;夏天林茂树密,凉风习习;秋日天高气爽,遍善红叶;冬天冰雪覆盖,银山素裹。

森林是大地的皮肤,人类心灵的家园。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了森林和水,也就有了灵气,有了支撑人们美好生活的源泉。而张家界是从深闺走出来的一位翩翩少女,是武陵山脉腹地的一颗风景明珠。随着森林公园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张家界,接受群峰的祝福和大自然赐予的生命绿荫。人们在森林公园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树木、花草和万物的神奇,这大自然的美使人心情放松愉悦,让生活充满了美好和幸福。

记者在微雨中欣赏张家界的风景,的确别有一番韵味。笔直而陡峭的山静静的站立着,呈现出圆润的曲线,岱青色的草木中偶尔夹杂着一两点淡粉的花,再加上一条条激流清澈的小溪,悠然转动的古老水车,让人不得不沉浸在水墨丹青的境界里。

导游告诉大家,来张家界先要看山,这里号称有三千奇峰。来这里的人,无不被武陵源奇特的峰林地貌和壮丽的喀斯特景观所倾倒,这里山奇岭峻,植被茂盛,绿树成荫,山峰形状奇特,仿佛置身于仙山仙境之中。

是否仙境很难判定,但张家界的山却如丹青高手的恣意狂草,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车过十里画廊,细雨用巨大的帷幔将山体凸现,林中的鸟鸣,透过画布一样的车窗远远传来,仿佛神的呼唤。山风轻轻撩起雾纱,朦胧的画面逐渐清晰。无数的翠峰、幽谷、溪流,全在画页上起伏、流动、闪烁,耳畔只有阵阵风声。漫步山峦之间,曲径通幽、空气宜人的林间小道,攀登云雾缭绕的奇峰异石,仰望那峭壁千仞上气势磅礴的座座山峰,无不对那里的树发出感慨,每尺瘠土,必定有苍松翠柏。当游人看到山峰巅、石缝中、绝壁上那一株株苍翠多姿、刚劲挺拔的树,脊背总会生出一些力量。因为生命的顽强才展现出现实的美丽。

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美丽的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溪水自西向东弯弯曲曲流着,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走进金鞭溪,满目青翠,连衣服都浸染了淡淡的绿色。流水潺潺,伴着声声鸟语,走着走着,似乎让你走进了精致的幻景,微风习习,送来阵阵芬芳使你不由得驻足品味。

在张家界的水中,金鞭溪可谓典范。金鞭溪峡谷窄而且陡,中间一条溪流左冲右突,在峡谷中寻找着缝隙。两边的山崖笔直向上,抬头仰望只能看到一条细细的白线。正像工作人员所说,金鞭溪如今已是国际旅游目的地,自是充满了神奇。

来自北京的游客老张说:“在张家界的森林中,一个个涌动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勃勃生机。走进森林,我们不仅可以和自然对话,清洗都市的烦躁和不安,还可以和自己的心灵低语。偶尔传来的鸟鸣天籁让我们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家园。”

一位自然学爱好者告诉记者:“森林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在这里,各种珍奇的动植物资源争奇斗艳,展示着各自的风姿和美丽。它们与姿态各异的奇石、蜿蜒流淌的溪流、珠串垂挂的瀑布等共同组成了大自然的合唱。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而森林就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在森林中,不管是参天大树、奇花异草,还是飞舞的鸟类、爬行的昆虫,在它们身上都传承着物种的基因、地球的密码。而张家界就是一个动植物的王国,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关于自然的奥秘。”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说,森林公园尤其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着高品位高质量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更拥有众多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是祖国壮丽河山的精华,山川秀美的代表,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资源,是林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建立森林公园的首要任务。建立森林公园,就是要把青山、绿水、蓝天留给子孙后代,就是要把凝结在森林中的中华优秀森林文化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神秘的土家风情

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的先辈亲近自然,纵情山水,把自己放逐在天地之间。茂密的森林,仿佛人类生存的伞盖,保护着我们的自由和幸福。

张家界地处湘西,一条酉水穿境而过,两岸生活的土家族、苗族较好地保留了当年的文化传承,使来到这里的人更多地可以了解神秘的土家族、苗族风情。

张家界居住着146.65万人口,其中土家族人口为93.64万、白族10.33万、苗族2.74万,此外还有少数的满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 土家族是张家界的主体民族。张家界土家族属于古代巴人一支,一说是古代庸国人的后裔,也有一说是世代繁衍于此的古代土著先民。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旧志说:“民情淳朴、土厚而风淳。”“楚风刚劲,其弊多流于愤激。永定隶属楚边,俗尚淳朴,犹存中土之遗风。”一位汉官曾感叹道:“僻陋于深山,而有此醇静之俗,所谓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盖风之古也!”这便是历史上对土家族民族性格的基本评价。

张家界土家族人讲义气,重感情,热情好客,吃苦耐劳,忌欺骗,易轻信,好打抱不平,能歌善舞,尚武好斗,崇奉覃后王、向王天子、梯玛、以及五谷神、公王神、土地神、社神等。

张家界的土家族与湘西和恩施等地的土家族一样,都住吊脚楼。由于历代朝廷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脚楼。

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意境。

走在细雨中的街道,看着雾蒙蒙的吊角楼,游人会忽然有一种到家的亲切感。特别是河边翘起的吊角楼如同琴键插入水中,舞动出属于水和木的清音。那些由江边爬入吊角楼的石板路,大概已经承受了几百年的风雨,暗青而圆润的光韵返照在青砖木柱的两层吊角楼上,像一双时间的眼睛在关照着历史的步履。走在幽深窄窄的小巷里,耳边不自觉的就会响起遥远的卖花声。

土家人对生死看得很淡,他们认为人生来奔波忙碌,而死后是去享受安宁,是另一种人生境界的完美。因此,土家人有人去世像办喜事一样,是必须要饮酒歌唱的,有的人家还请一些巫师手持法器在死者灵柩前跳丧,用欢快的形式处理死亡的悲伤。这种生死观不是哪一个民族都能够做到的。

土家族由于地处深山,常年在山野间耕作生活,养成了他们刚烈、强悍的民风和饮酒的习俗,以及对山川树木的珍爱。据说,在土家山寨里有风水树之说,每个山寨都会有至少一棵百年以上的古树护佑村寨里的人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古人很好地诠释了森林的意境。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保护资源和开发旅游并举的姿态回应了古人。森林中,清澈的流水、遒劲的松枝,以及遍地的野花,诉说着一个个土家人与自然和谐的故事。

有人说北半球的北纬30度线是一条神秘的地带,在这一线上有许多人类未解之谜,也有许多人类古老的文化现象。张家界就在这条北纬30度线上,而这神秘的土家族风情也正是古老文化的遗存。这里的山川、森林和土家风情正像一首写给未来的赞美诗,以珍视自然的态度护卫着这一片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上一篇:城市残疾居民的福利需要及其满足 下一篇: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