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低碳道路

时间:2022-09-17 07:12:29

中国式低碳道路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严峻,“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大力倡导低碳经济。我国高度关注低碳经济,同时面临着投入过热、缺乏核心技术、高度污染等限制因素。立足国情,探索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低碳道路迫在眉睫。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新能源;核心技术;低碳道路

伴随着哥本哈根全球气象大会的结束,2010年我国两会中“低碳经济”也成为焦点。“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这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全球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度达到空前水平。

一、国内现状

提到“低碳经济”,无论从国家政策到地方规划,国内大部分目光都聚焦到新能源的开发使用上。各地方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产业、天然气等,电动产业也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同时,国内出现了盲目投入、技术受限、高污染等严重问题。

(一)盲目跟风、新能源投入过量

近年来,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出现了投资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现象。2008年底,我国已安装风电机组11638台,总装机容量1217万千瓦。200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为800万千瓦。目前,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超过80家,风叶生产企业50多家,塔筒生产企业则有近100家,还有许多企业准备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2010年,我国风电装备产能将超过2000万千瓦,每年风电装机规模为1000万千瓦左右。从企业产能计算,已远远超过市场容量。“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不是过热,而是严重过热。”这句话,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二)巨资引进国外核心技术,成本颇高

第一,风能发电产业。风电设备的技术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国外大规模风电开发已经有30多年历史,所用的风电设备都经过长时间、多方面的检验、调试和修正。而我国近几年才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开始风机设计、生产,风电开发提速更导致一些企业盲目扩产,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设备进行检验和调试。

风能领域的电机制造技术同样如此。目前2.0至3.0兆瓦的风机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机型,但国外风机生产巨头为保持其技术的垄断性,不愿意输出2.5兆瓦以上级风机制造技术,也没有在我国设立合资企业。因此,我国风机制造商多数采取购买国外风机公司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引进的机型主要集中在1.0至1.5兆瓦。我国对核心技术的缺乏处于非常严峻的状况。

第二,太阳能光伏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多晶硅和单晶硅的提纯技术,这一技术长期以来基本上依靠日本和德国。即使在日本和德国开始向我国输出硅提纯技术之后,我国还是面临着“技术租借”这一瓶颈。因为德国和日本与中国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签订的协议是:只要采取类似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流程,就必须向出让国交纳技术转让费,在这一工艺流程下进行的任何改造创新,即使取得专利,其专利归属权仍然属于出让国。这相当于用太阳能光伏每发一度电,国外技术就会从中拿走0.1元钱。

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较高,一台能满足家庭日常电器需要的200W的光伏系统,市场价为15000元,如果燃煤发电成本为1,则光伏发电大约是煤电的11倍-18倍,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的7倍-12倍,风能发电的6倍-10倍。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它的原料硅晶,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德国等只有不到10个国家掌握这项技术(并且核心技术也一直都掌握在几家公司手中,具有相当的垄断性);而且由于硅材料严重短缺的制约,我国95%的高纯多晶硅材料依赖进口,因此太阳能电池价格高昂,使太阳能发电价格很难有所下降。

(三)限制我国新能源开发的其他因素

第一,我国风沙伴存,风电设备受风沙磨损大,上马太多风电项目不符合我国国情。国外有风地方没有沙,比如说海洋风。我国是有风的地方就有沙,风沙对风力发电设备磨损非常厉害。现在风能发电风机应该是20年的寿命,但是如果有风沙的侵蚀寿命还到不了20年。

第二,光伏产业中,多晶硅是高污染的项目,我国多数多晶硅企业环保不完全达标。生产多晶硅的副产品――四氯化硅是高毒物质。用于倾倒或掩埋四氯化硅的土地将变成不毛之地,草和树都不会在这里生长。它具有潜在的极大危险,不仅有毒,还污染环境,且回收成本巨大。

第三,电动产业中,电动汽车实现了高效能低污染零排放,常被视作新能源技术的代表,但是电池里面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来自于可再生低污染且成本低廉的新能源,那么电动汽车就是高效环保的。如果依旧来自于传统化石能源的发电,那么就并非如此了。比如用煤炭发电,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将比直接使用汽油或柴油至少增加一倍。我国已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此不能走这条路。

二、低碳经济的中国式路径

面对国内外众多限制因素,我国应该如何开展“低碳经济”,这不仅关系到我国自身产能经济的发展,还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低碳经济,不能急于开发新能源,我国当前的技术水平尚未达到标准,盲目跟风只会带来更多额外的经济代价。我们需要审视自我,从技术的基础理论着手,同时立足国情,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从点滴做起,加强对现有能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才是长期健康有效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一)从教育入手,逐步实现高科技的研发

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教育水平,特别是高精尖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点滴积累,争取在高科技领域取得进一步的突破。提高企业的整体科研实力特别是基础理论领域的教育培养。

(二)以绿色技术创新为核心,实施绿色贸易增长战略

大力推广绿色产业,制定相应的鼓励、扶持政策,促使企业提高环保意识、不断开发绿色产品。积极推广出口产品的绿色生产和清洁技术。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设计观念,以生态需要为导向,努力研发绿色产品的技术,进行清洁生产,实施绿色设计,进行绿色包装,申请环境标志,塑造知名绿色品牌。对于绿色技术创新方面,政府要加大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力度,设立绿色技术创新的专项基金,并加强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服务组织建设;企业要健全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机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创新。

(三)谈低碳生活,从身边做起

1、戒除高能耗为代价的便利消费,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2、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3、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奢侈消费”的嗜好。

4、节电节水,植树造林,珍惜地球的每一份资源。

(四)积极开展环境外交,为涉外经济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国际上,要通过开展与各国政府间的谈判,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参与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注重环境外交策略运用,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利用相互的国际协议、公约的有关规定,积极参与谈判,关注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壁垒。

(五)改善政府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国家及各地政府应鼓励自主研发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政策支持,对于既有的成果,加大实际推广应用力度。国家应建立新能源研发基地,深入基础研究,开发新技术,并制定长远目标。

第一,政府应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分别制定在2010年、2015年及2020年前后自主设计和研发在关键技术方面的具体目标。

第二,尽快增强核心技术方面的研究力量。包括风能电机制造技术、光伏产业的晶硅提纯技术、能量转换效率高的叶片设计技术、整机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减排技术等。

第三,完善相应的法规。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包括可再生能源价格分摊管理办法在内的许多措施,但从完善政策体系角度考虑,还远未达到“封顶”状态,下一步应积极推动相关管理办法的落实。应进一步落实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来促进风电开发利用,采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研发和推广应用活动;对开发商或制造商应提供优惠贷款,地方政府应对本地风电场提供补贴;税收政策包括对风电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给予适当优惠,对风电机组制定专项进口税收政策,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同时,取消相应整机的进口免税政策。

第四,建立部级风电机组技术公共试验平台和完善相应的认证体系。由国家建立风电机组整机试验场等公共测试手段。尽快建立国内的风电机组整机和零部件的认证体系。

(六)制定新能源领域的限制条例

政府应尽快制定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与科技规划,在调动发展积极性的同时避免盲目;尽快完善壮大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拉长产业链,更要注重培育自主创新,加快研发、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针对制造过热,国家应确立行业发展门槛,尽快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在技术先进性、相应的运行成本、投资性价比等方面来进行规范;同时,在市场准入上应该设立审查制度,搞好整体规划和区域布局,避免各地一哄而起的盲目性,真正把产业做成良性循环,才有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为谋求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我国目前技术含量、环保标准和附加值都比较低的出口产业结构,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在保持出口贸易适度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另外,也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一定时期对缓解就业压力仍有较大的作用,我们要抓住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充分挖掘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创业优势,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总之,如果没有节能作为前提,没有公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没有符合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模式的相关措施和长远目标规划,低碳和发展的双赢仍然难以实现。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在国际领先,不但要在传统的生产方式方面与外国竞争,而且要在新的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先行一步。一句话,发展低碳经济,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型道路。

参考文献:

1、宗文春.我国太阳能发电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J].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06(8).

2、褚君浩.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两根支柱[EB/OL].,2009-12-15.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上一篇:关于推进唐山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